疫情期间线上问诊亲历及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21
浏览次数:

前言

  近期,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催生了线上诊疗咨询的大量需求。在统筹疫情防控和保障就医需求方面,线上诊疗可以发挥独特优势,这已成为共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也于近日发布《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具体部署落实这项工作。

  那么,实际应用效果如何?一次就医经历,让我对线上诊疗有了更真实的体验。

起因

  上周末,邻居家老人来敲门,说他家出生不久的小孙子最近有消化不好等症状,孩子父母在外工作,最近这个形势,他们又不敢贸然前往医院。

  看着老人焦虑又充满期望的眼神,我一下明白了,他大概率是知道我在医院工作,想让我帮他问诊。

  可是,正因为我在医院工作,所以深知医疗是非常严谨的专业服务。忙可以帮,但是话不能乱说,药不能乱吃。于是,我想到了互联网医院。

  在简单说明情况,并征得老人允许后,我们决定试试互联网医院。

  第一回合:

  老人提到了一家他们心目中不错的公立三甲医院,我找到官方公众号,打开其中的互联网医院栏目,一切似乎按照我预设的路线发展。

  然而,很快我就遇到门槛。弹窗提示:该业务仅支持三个月内在本院就诊过的部分慢病患者,开展在线复诊续方等业务。(原话记不清了,大概意思)

  第二回合:

  出师不利并没有影响我对互联网医院的态度。我一边给老人解释门槛背后的政策依据,一边打开了另一家公立医院的公众号。

  这次运气不错,在支付了12元挂号费后,我们与互联网儿保科门诊的一位医生建立了联系。我把老人的需求整理成病情描述,医生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微信图片_20221221094204.jpg

图1:填写提交互联网儿保科门诊就诊卡

微信图片_20221221094209.jpg

图2:患者与互联网儿保科医生交流问诊

  眼看着互联网诊疗方案“跑通”了(而且还是首诊),我心里一下轻松了,甚至还有点小小的成就感。

  但是,老人家开始犯嘀咕了。

  阿姨说,啊?这就完了啊,这才说了两句话,就把我打发了,这要是在医院的话,我能和医生聊好几分钟呢。

  叔叔想得更远一些,接着说了句:这该不会是他(她)的学生,或者手底下的医生回复的吧。

  我瞬间认识到问题出在哪儿了:对,没错,医生是对接了,道理是讲清楚了,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叔叔阿姨在诊疗方面,需要的可能不仅是应对疾病的方案,更需要心理上的确定性,这种确定性是由他们多年来在线下的就医习惯决定的。

  我心想,看样子老人家对这次问诊并不满意。

  第三回合:

  既然公立医院试过了,那么试试第三方平台?我边想边打开了某第三方问诊平台,上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坐诊,我也是通过朋友的就医经历,认识了这个平台,详见《互联网家庭医生产品逻辑:如何构建持续稳定的线上医患关系》一文。

  我打开第三方平台,简单给老人做了介绍。屏幕上各种专家头像显然激发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老人说:小伙子,你给咱找个好一点的医生,最好是首都北京的、大医院的。

  接下来,新的门槛出现了,服务价格。

微信图片_20221221094214.jpg

  我找出平台上北京地区的儿科医生,其在线问诊价格,基本百元起步,最高的要接近千元。对比之下,之前花12元挂的公立医院互联网号,简直是业界良心。

  价格让两位老人陷入了犹豫,阿姨在反复念叨,怎么这么贵啊,刚才那个才12块钱。叔叔问我,这个能用医保不?我说,用不了。他随即陷入沉思。

  这时,叔叔的电话响了,是儿子打来的。父子俩在电话里沟通了一番。挂了电话后,叔叔跟我说,小伙子,钱不是问题,你给咱找一个态度好点的、有耐心的专家,咱把孩子的事问清楚,心里就踏实了,拜托你了!

  这下事情变得有意思了,老人和子女达成了意见上的一致,也为接下来的问诊扫除了障碍。同时,压力给到了我这边,选什么样的医生,才能满足二老的需求?

  我想到了几个参考指标,一是专业相符,二是高资历,三是活跃度。前两个指标确保问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第三个指标确保老人心理上的需求,避免刚才那种“三言两语就把人打发了”的情形发生。

  刚好,该平台上对于医生的评价,有一个类似于活跃度的维度指标:总交流次数和医生回复次数。

微信图片_20221221094219.jpg

  综合这三个指标,我为两位老人选择一位儿科医生,在支付了212元费(200元诊疗费+12元平台费)后,双方很快建立了联系,开始沟通,期限为2天。我则退居二线,做好技术和文字输入等基础保障工作。

  这个时候,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平时在微信沟通时,是比较反感接收语音消息的。但是,在老人和医生沟通的过程中,医生发来的语音消息,居然成了一个加分项。

  语音信息配合真人头像,让老人打消了之前“是不是本人回答”的疑虑;语音表达自带语气和温度,加上医生接地气地表达,在解答问题的同时,很好地舒缓了老人的焦虑情绪。

微信图片_20221221094222.jpg

  在确认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我便起身告辞了。回家路上,我甚至在想,这要是再配上一副VR眼镜,搭配上虚拟形象和环境,岂不是一个元宇宙的问诊场景?

讨论

  这次互联网问诊,作为一次“不打招呼、直奔应用场景”的随机测试,虽然几经周折,但最终取得了让人满意的效果,也证明了互联网诊疗服务在疫情防控的“主战场”,确实有它的独特优势,既能够满足基本的问诊需求,还能减少患者的聚集,降低病毒的传播。

  在肯定的同时,我又想到以下几个需要优化完善的问题:

  一、商业模式问题。在上述案例中,老人家借助于第三方平台,以自费的方式对接医生资源,满足了自身需求。而几天后,一则该平台即将转型、裁员的消息开始在网上流传,并得到了平台方的确认。

  解决了用户的问诊焦虑,自己却陷入裁员焦虑,这或许是行业的真实情况写照。互联网医疗服务到底由谁来买单,是各方从业者在探索商业模式路上绕不开的核心问题。

  在浙江日报近期的报道《抗疫的“第二战场”,互联网医院》中,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能不能刷医保”是各地患者呼声较高的一大需求。如果医保支付大面积覆盖互联网医院,不仅线上问诊的需求量有望迎来新的高峰,也会给从业方注入一针强心剂。

  二、用户体验问题。当就医这件事从线下宽敞明亮的诊室搬到智能手机的屏幕前,当用户咨询的对象从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一个隔着屏幕闪烁的头像,他们需要的可能不仅是应对疾病的方案,更需要心理上的确定性,这种确定性是由他们多年来在线下的就医习惯决定的。

  值得肯定的是,很多医院都意识到这个问题,致力于优化用户体验。比如北医三院在介绍自身业务《线上发热诊疗,支持首诊!》一文中,对于疫情期间线上诊疗的退费、接诊的时效性等细节给出了全面解答,而底部落款的互联网医院办公室,更是体现了院方对于这项工作的重视。

  三、自身定位问题。之前有个现象,疫情一旦严重,线上问诊就被推到前台;疫情缓和之后,线上问诊就逐渐淡出。似乎线上问诊被疫情倒逼着前行。

  可以考虑,将特殊时期线上诊疗中好的做法加以完善,让线上诊疗成为常态化时期公众获得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渠道。

总结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一次就医经历难免有主观性和片面性,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一个行业、一项业务的真实情况,也不能作为其他人的诊疗建议,仅供参考。不到之处,还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