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家庭医生产品逻辑:如何构建持续稳定的线上医患关系

发布时间:2022-02-16
浏览次数:

  这是我撰写的第五篇关于互联网家庭医生的文章。

  在前四篇文章中,我们探讨的重点是院外的场景下,如何借助技术,缩小时间和空间的鸿沟,建立易于沟通、持续稳定的医患关系。

  最近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让我有了新认识。

缘起

  节前,我去医院探望一位朋友,他因为运动受伤,刚做完手术。

  这位朋友之前在运动场上,总是给我一种勇往直前的硬汉形象。然而,随着一场意外发生的疾病,他的心态也变得微妙和敏感。

  在病房陪他聊了一阵儿,我明显感受他话多(背后自然是焦虑),反复跟我念叨两件事:一是他还年轻,希望这次疾病不要影响他今后的工作和运动;二是住院期间,为他实施手术的医生,无论是医术还是医德,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陪他度过了很多难熬的时刻。

  聊着聊着,我朋友提出一个问题:这不马上要出院了嘛,他希望继续与主刀医生保持联系,问我有什么好的办法?

  这问题不太好回答。以我在医院工作的经验,有些医生其实不太愿意把个人联系方式(比如手机和个人微信)留给患者,因为这种工作场景之外的碎片化、非正式咨询,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容易导致工作和生活边界不清,带来诸多隐患。

  我正在犹豫如何回答他的问题,一位医生走了进来。朋友小声告诉我,这就是他的主刀医生。

  医生跟我朋友进行了简短交流,告诉他今天还需要做一些检查,如果检查结果符合预期,那么就可以考虑节前出院,回家过年了。

  这时,我朋友顺势问了一句:医生,您方便留个联系方式?我出院后还想继续与您保持联系。

  朋友说完这句,我心里暗自担心,他这样问有点儿唐突,医生会不会礼节性的给他一个办公电话,甚至是婉拒?

  但是,接下来我看到的,让人眼前一亮:

  医生并没有婉拒或者给他办公电话,而是很自然地掏出手机,亮出贴在手机后盖和手机壳之间的一个二维码,请我朋友扫码;扫码后,拉起的并不是个人微信,而是一个第三方平台的小程序;这个小程序并不是医生的社交主页,而更像是医生的个人工作平台,屏幕中可以看到的内容和功能,都围绕诊疗设计和开展。

  比如,我朋友在关注小程序后,在首页医生的患者列表中,看到了他自己的名字(我猜是医生团队预先维护进去的),点击自己姓名后,可以补充和完善病历资料。也可以在小程序内部,就自己的病情与医生进行沟通交流。

  出于兴趣,随后的日子里,我会时不时地问一下朋友,他在出院后,通过这个小程序和医生沟通的情况。

  根据朋友反馈,小程序里会根据沟通的频率,持续赠送与医生免费沟通的次数,基本够用。为了更好地沟通,朋友直接购买了3个月的私人医生服务。

思考

  这个案例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有以下几点。

  一、线上医患关系之所以能够稳定建立,根子上还是来源于双方在线下的共同经历:患难与共、感同身受等等。以本文为例,我朋友在出院后,与医生进行线上联络、主动购买服务等等,其实都是线下互信关系的线上延续和拓展深入。

  相比之下,我在前文中提到,我为家人购买的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由于缺乏信任和相互了解,难以找到建立互信关系的任何交集,线上医患关系和熟悉度甚至比不上点赞之交的网友。

  二、线上医患关系之所以能稳定维系,离不开合理的产品设计和对人性的理解。如果直接添加医生的个人微信,在嘈杂和碎片化的社交环境里,很难产生高质量的沟通。如果单独打造一个App,又离用户熟悉的环境太远,影响即时性和便捷性。从本文的案例来看,产品设计者还是要在用户最熟悉的环境里,打造一个专业、封闭、边界清晰的诊室和工作间,让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习惯尽可能合理匹配。

  三、在这个故事里,有一点很可贵,医生团队在小程序里预留了对应患者的位置,但是,医生并没有主动去宣传二维码,或者主动要求患者添加。据朋友反馈,在线上沟通的过程中,除了朋友提问、医生回答之外,朋友没有接到过任何来自医生的科普、推送或者带货之类的讯息。这种克制更让我觉得,这个小程序的定位是以严肃医疗为主责主业的线上工作室,而不是单纯的流量变现和互联网思维,也避免了我在《警惕互联网医疗的三个“过度”倾向》一文中提到的互联网医疗的几个不好倾向。

  以上便是本文全部内容,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李楠,CHIMA青年委员。现从事医院管理和信息化工作。作者观点仅代表个人,纯属技术交流,与供职单位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