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高质量的技术研讨会是怎样炼成的?

发布时间:2022-07-19
浏览次数:

  7月16日,我在线收看了CHIMA大讲堂《医院高值耗材管理研讨会》,收获颇丰,借此文谈谈自己感受。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高质量的在线研讨会:首先,会议主题是近期颇受大家关注的行业热点问题;其次,会议内容充实,议程紧凑,观点实用,把大家关心的问题聊透了;最后,会议全程组织严密,从活动策划到会议预热,从现场主持到后台答疑,体现了一个行业学会专业的组织能力和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一场高质量的研讨会是怎样炼成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逻辑?一起来复盘。

  一场高质量的研讨会,源自CHIMA第三届委员群里的深度讨论。

  7月15日,CHIMA公众号发布了研讨会的预热文案。文中整理了近期发生在CHIMA委员群中,一次关于“高值耗材”的技术交流。从这份讨论纪要看,参与者都是行业大咖,讨论内容干货极多,质量很高:有极富价值的经验分享,有新颖独到的观点表述,有中肯精辟的意见建议,有围绕焦点的见解交锋。

  这段技术讨论,既体现了各位行业领军者的专业水平,也展示了行业学会的专业价值。我在手机端看完了这段讨论,大呼过瘾,下意识地把文章收藏到印象笔记,作为难得的学习素材。

  正是这场高质量的头脑风暴,为后续的研讨会奠定了基础。

  一场高质量的研讨会,源于CHIMA的发掘创新。

  微信群有一个缺点,讨论内容得不到有效沉淀。尤其是很多高质量的群内讨论,随着讨论完毕就慢慢流逝,缺乏有效沉淀和二次传播。

  这场源自CHIMA委员群的头脑风暴,像是一场星星之火,任由熄灭还是燎原,根子在人。

  在这里要真诚感谢CHIMA的委员们,在群内的热烈讨论散场后,他们第一时间想到了,还有更多的人渴望听到、看到、参与到这场讨论中来,从中受益。

  想法固然重要,但是,想法唯有落地,才能体现价值。

  于是,当研讨会的热烈气氛尚未完全褪去,CHIMA的工作人员已经为下一个小目标而积极行动起来:有人忙着整理讨论内容,联系嘉宾,敲定议程;有人开始收集素材,制作讲稿等等。在很短的时间内,CHIMA就将一次热烈的讨论,升级孵化成一场在线的研讨会,并以CHIMA大讲堂的方式呈现给大家。这些,都体现了一个行业学会该有的责任担当和高效的组织动员能力。

  在这场在线研讨会的结尾,主持人邀请到一位神秘嘉宾,他为大家揭秘,这场研讨会是如何从一个火热的想法,逐渐落地成为现实。

  场高质量的研讨会,源于参会人员的无私分享。

  研讨会开始后,十余名参会嘉宾进行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各位专家来自信息、医工和设备等多个部门,都有着丰富的从业经历。

  在接下来的分享中,各位专家不仅展示了很高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很实在,秉承了技术人求真务实的风格,不只说好的,而是应讲尽讲:

  有专家展示自己医院独立开发的高值耗材管理系统,不藏着掖着,直接打开软件界面和后台,为大家演示细节;

  有专家分享自己医院高值耗材管理的建设经验,也不避讳,既说好的一面,也愿意分享不好的体验,尤其是自己医院在高值耗材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踩过的雷、尚未解决的疑惑等等。可以说是倾囊相授。

  这场研讨会还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以回看。

  如何做好一次技术分享?

  最后,说几句题外话,也是我在参加完研讨会后衍生的思考:如何做好一次技术分享?

  技术分享确实有很多好处,很多信息科也安排了定期的技术分享,将其作为提升团队的学习气氛、沉淀团队文化、提高自我沟通表达能力的一个手段。

  但是,真正实践下来,效果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好,有些选题随意,准备时间短,导致质量不高;有些自己搞懂了,但是讲不明白,听众失去兴趣等等。

  这次CHIMA的在线研讨会,也为技术分享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技术分享如何选题,分享人如何进行知识储备,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主持人如何控场和引导,在这次研讨会中,都有很好的示范。

  当然,与繁重的科室工作相比,技术分享可能只是一件小事,很多人甚至觉得,技术分享是额外的负担,所以轮到自己时,才会有应付了事的想法。

  但是我想说,任何事情,只要你肯花时间,多琢磨,一旦琢磨透了,会得到超出这件事本身的成长。技术分享不是最终目的,最终要让大家热爱技术,工作中充满主动。

  技术分享这件小事,应付容易,做好却很难,也很重要。在做好技术分享的过程中,你的组织动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控场应变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而这些技能,都是你以后想要从技术转管理的必备技能。

  以上便是我对此次研讨会的个人感悟,不到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李楠,CHIMA青年委员。现从事医院管理和信息化工作。作者观点仅代表个人,纯属技术交流,与供职单位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