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术空心化”现象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2-07-20
浏览次数:

  “技术空心化”一词原本来源于产业,是经济全球化引发的社会现象。它的含义是产品技术或核心技术不在产品制造者手里。这个概念延伸到单位的信息部门,就是尽管我们管理着众多高技术设备,但是这些设备并不具备使用、开发、运维、管理的能力,而必须依靠外部的技术力量支持。“技术空心化”是空心化的一种现象。对于空心化,可能关注时政的人会对中国的“农村空心化”或者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有一些了解。中国的“农村空心化”是指现在农村多为老人孩子,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缺失的现象;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则是指美国制造业外移至中国或其他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导致美国制造业能力下降,对低成本国家或地区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的现象。由于空心化会导致社会或者产业危机,因此中美两国政府都极为关注空心化现象。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农村建设计划;美国则是自2009年前总统奥巴马就提出“重振美国制造”,特朗普当政时提出“美国优先”计划,目前美国总统拜登搞了一系列的“制造业回归”举措,无不是想解决在经济全球化带来收益的同时引发出空心化带来的问题。

  当然,医院信息化快速发展,云大物移智技术快速引入,医院信息科不得不依赖于外部技术力量,因而导致信息科“技术空心化”现象,也必然致使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发生,包括对医疗机构信息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掌控能力的影响。“技术空心化”现象是发展的必然,这种必然引发出的新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并思考如何破解这些信息化发展中的新难题。

  近年来,医疗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支撑作用已然形成。毫无疑问,现在再没有谁会说信息系统是无用的东西了;也不会出现当年笔者毕业工作时,说起信息科,临床大夫会一脸懵逼地问,“信息科是什么科,啥时医院还有这个科的?”,这种尴尬的情况随着信息系统触角的延伸,早已消失了。

  2020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三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平均级别由2019年的3.23提高至3.65。91.26%的三级公立医院达到3级及以上水平(占比较2019年提高8.02个百分点),65.26%的三级公立医院达到4级及以上水平。上海、北京、浙江3个省份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平均级别超过4级;山西、宁夏整体提升相对较快。(详见:《2020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

  从各种公开发布的中标信息看,医疗信息行业正在不断壮大,中标金额持续攀高。不时有医信公司上市;初创企业也出现了不少吸金能力强、发展势头强劲的“独角兽”。

  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行业应用在不断深化。

  然而与之不成正比的是,信息科的能力却相对弱化,甚至有些医疗机构的信息科已经转变成为了纯粹的技术管理部门,失去了高技术含量的的部门特点。这一方面代表信息科地位的提升,但是另一方面,却预示着这本该以技术立足的部门,逐渐丧失了其技术特性,成为了动手能力不足的跛脚先生。有医院院长发出感慨,“我也不知道信息科到底能干什么?”

  具体表现在不会编程、不会写SQL、不会网络管理、不会做项目管理、不会做需求分析等等,就是二传手,任何问题都指望公司完成。更离谱的,甚至在招标参数的制定上,堂而皇之的出现某某公司的名字。愚蠢而低级错误的背后,是严重的不负责任,是得过且过的混日子心态。

  近年来,行业主管部门利用互联互通和电子病历评审为抓手,大抓医院信息化建设,要求三级医院必须通过电子病历四级评级和互联互通四级测评。本质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这些评审往往是要准备很多材料,于是科长交代科员,科员拉来公司,最后做材料的就是一两个乙方的工程师。一些公司甚至以帮医院通过评审为卖点,成立了专门的迎评团队,专门帮医院准备材料,一时大受欢迎,甚至业务太好,出现张冠李戴把医院的名称混淆了的情况,这也让原本评审的初衷发生了变异。

  评审、检查、项目答辩的现场,经常也是公司全场主力,信息科成了配角助攻,甚至仅是“友情出演”。回答问题,公司上;功能展示,公司上。信息科呀,咱们到底在干啥?!

  管理和技术是信息科安身立命的两大支柱。医院信息化不仅需要信息管理,更需要信息技术。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医院管理、医院业务深度融合的产物。要保证信息化的效益就必须有与管理相一致的流程、制度,就必须有相辅助的绩效评价。这些特点都要求信息科掌握必需的信息技术,熟悉相关的管理政策,懂得沟通协调技巧。

  但是,业务发展太快,学习能力跟不上,出现“技术空心化”现象,导致了医院信息科处于如下尴尬局面。

1因为无为,所以无位

  从全行业普遍情况来说,信息科属于新成立的科室,原本基础就较弱。很多医院信息科甚至就是配菜,基本上属于边缘区,类似打酱油的存在。十几年前的我们,会做网线,会安装个系统都会被认为业务很不错。但是这几年信息化突然受重视,上了大量系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大物移智”每一项都有很多知识点,消化起来吃不消,只有靠公司驻场了。新系统不断推进,新技术快速应用,原本业务能力就弱,加之学习能力不够,逐渐被专业化团队所取代也是无可奈何。

  业务越来越多,信息科地位却依然不高,尤其薪酬没有竞争力,难以吸引到更好的人才,能力缺失的短板更是补不起。医院主营业务是医疗,很多医院尚不能认识到信息工程师的作用和价值,因此普遍也缺乏价值认同,在绩效上更是低一等。

  经常听到临床开玩笑说,还是信息科好,工作轻松,天天玩电脑;信息科也不用啥高能力,也就是修个电脑牵根线,是个人培训几天都可以。

  虽然是玩笑,但还是说明信息人的价值没有被认同。既有隔行如隔山的现实鸿沟,也有信息人本身学历层次较低,动手能力不足,逐渐蜕化成后勤修理工的无奈。IT人才本来是抢手货,在医院却得不到高薪酬,自然也就不会有能人来。

2因为无位,所以平庸

  对于医院来说,信息人价值没有被认同,自然也就失去了很多的培养机会。某医院院长吐槽到,上平台十几年了,信息科都没有人能管理平台,到现在也没有真正用起来,也没有人会用,更谈不上利用平台去完成系统互联的工作了。有为才会有位,碌碌无为,自然也就很难被认可;很难被认可,医院自然也不会投资信息中心能力建设。

3因为平庸,所以失位

  信息中心失位,为公司提供了机会,医院更乐于花钱买服务,让公司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进而,进一步失去了培养工程师的动力,省心省事,反正有人做事,何乐而不为。于是乎,信息科成为甩手二老板,面子里子都由公司做。这种现象表现尤为突出,如评审文档公司出人写、评审答辩公司出面回答、一个公司代表多家医院等尴尬场面层出不穷。信息科基本上成了传声筒,能力得不到提升,地位更不可能提高。能力不行,脾气不小;事情不做,牢骚不少;眼光不低,动手很少。

4因为失位,导致埋下“技术空心”祸根

  对于产品制造者而言,技术或核心技术不在自己手中,必然受制于人。而对于医院信息化建设而言,当仅有业务用户侧(临床需求、管理需求、患者诉求)和产品侧(厂商、社会趋势)构建的信息系统,即使是与有良知的公司合作不被误导,但是也存在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为医院方面没人知道“信息化大厦”内部结构。特别是,当这个“信息化大厦”又是由多家公司共建的情况下,信息化升级和发展必将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因而,对于医院信息化而言,应用需求总是在不断升级,信息技术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快速的升级与换代。

  因而,信息科“技术空心化”问题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雷”埋的时间越长,其危险和破坏力将会越来越大。为此,信息科作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承建者,应该代表医院发挥积极作用,帮医院把好质量关,选择更适合的产品,并做好升级、管理和运行维护工作。

  为此笔者呼吁:“技术空心化”现象最终会影响医院信息化建设,也呼吁国家行业主管单位能以建立示范信息科为指引,梳理标杆,建立规范,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培训机制,强制提升信息科能力;在工程师能力培养上,可以借鉴住培模式,对信息科工程师提出必须具备的能力,并持续评价;在各种测评中严格控制公司人员的服务范围,将以评促建的责任落实到医院系统实际使用者和管理者身上;社会层面,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认证管理,利用学术团体的力量提升信息科工程师的能力。

  对于现代化医院,信息科以及信息科工程师逐渐会成为重要岗位,因此建议医院能够对信息科在编制上给予明确,在培养方案上给予倾斜,让大家看到希望,看到努力的方向。

  对于信息科而言,回归技术,信息科主任也应该是一个会管理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做好团队建设规划,协调各方资源,解决人员能力提升的难题,这也是作为主任必须承担的责任。也许你不是信息类专业的背景,也许你尚未从原有工程师思维中走出来,还不能得心应手管理科室,但是凝心聚气,带好团队发挥好科室主任的作用是你的本职。营造学术氛围,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学习型科室,坚持特色发展,发挥数据的价值,才能彰显出信息科价值。

  唯有努力干、唯有脚踏实地望着目标前行,才能让医院信息科成为一个学科,信息科也才能在人才扎堆的医院众多科室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