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55、江苏省中医院-互联网+中医药服务于世界【CHIMA2018案例分享】

发布时间:2018-06-30
浏览次数:

CHIMA 2018 医院互联网应用典型案例推荐
案例提交:江苏省中医院

项目简介

为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中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创业创新活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建设健康中国。江苏省中医院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的技术,将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健康养老、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等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实现了个性化、便捷化、共享化、精准化、智能化的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2017年1月,江苏省中医院联合中国移动、中国农业银行、杭州创业公司正式启动互联网医院项目,充分借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医院、医生、大众及健康产业间的无缝连接和全面协同,形成围绕实体医疗机构的健康服务生态圈。

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院,2017年门诊量达到508万人次。为在如此大的门诊量压力下,持续改善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和医护人员接诊感受,多年来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上发力,通过HIS、EMR等系统的不断升级改进,来减少业务流程中的盲点,为医院各项业务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但由于医院实体资源的限制,单纯依靠已有系统的更新优化,已无法满足患者日益增上的医疗健康服务需要。为此,医院启动了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通过医院网站、APP客户端、微信等形式,提供智能导诊、分时预约挂号、在线支付、在线云诊室、远程会诊、报告查询、健康档案、慢病管理、健康资讯、健康商城等服务,使线上流程与线下流程充分融合,实现“把时间还给病人,把空间留给医院”的效能,为百姓提供更好的环境,更优质的服务,使百姓就诊更方便、更快捷。就医流程优化举措,持续改善患者就医流程,做到无负重就医、无排队就医、不出门问诊等服务。

服务对象

服务患者,江苏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系统,从分时预约、掌上支付、实名制就诊、复诊直接候诊等角度入手,优化门诊患者就诊流程,实现门诊就医无纸化;通过云诊室建立,实现患者在线预约、在线问诊、在线支付、在线快递、在线病历查询等一条龙服务,实现不出门就诊;搭建慢病病人管理服务体系,方便专病患者通过互联网渠道快速寻找医生,与医生建立互动联系,持续改善慢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服务医生,通过互联网医院系统,改善患者就医不实名问题,对接分时预约、排队叫号,达到按时问诊的效果;预约患者提前查,可以辅助医生提前做好问诊准备,提升医生问诊效率;云诊室独立空间问诊,复诊患者远程问诊、续方,给医生私密的问诊空间,结合视频录制、病历留档,保障医疗质量。

服务基层医疗机构,促进分级诊疗,使用互联网医院平台,搭建国内、国际远程会诊平台,实现省中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级中医院;远程协作国内其他省市中医院;组建海外惠侨中心,与国侨办、省侨办、英国、瑞士、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地方诊所形成友好互助关系,为不方便来院的外地患者,提供远程会诊服务。

覆盖范围

江苏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覆盖范围:

人群方面,覆盖所有性质患者,自费、医保、公费医疗皆可使用;也支持国内外患者使用(身份证、护照),支持各年龄段用户使用,支持家庭化健康管理。

地域覆盖全球,目前已累积部分国外用户,并在持续增长中,云诊室服务成功实现跨时区覆盖。

服务内容

江苏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的建立,旨在优化门诊就诊流程,向患者提供便捷快速的分时预约、预约后付费、来院免取号、支付转医保、掌上支付、在线快递下单、手机报告查询等服务。

统一挂号、收费平台,通过改造原有HIS系统,将门诊原有线下流程搬到了线上,广大患者可以利用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医院网站等途径完成原来人工服务的功能,减少了排队挂号缴费和候诊的环节,大大缩短了在医院等候的时间;同时,优化了原有人工窗口、自助机的服务功能,增加了微信、支付宝等无现金支付手段,平均缴费时间由45秒降低到25秒,极大地提高了门诊窗口的工作效率。

APP 微信 自助机

云诊室为患者搭建“不出门就诊”的新的就医模式,云诊室从周一到周六上午,每天都有专家在线服务,医生与慢病、复诊患者可以通过视频、语音、图文等方式进行远程沟通交流咨询、病历查询、在线续方,药品配送与第三方物流系统对接,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江苏省中医院专业的中医视频复诊服务。

远程会诊平台,为协作社区、分院、友好医院、国际医疗机构等,提供便捷、高效的远程协作服务。发挥中医特色特长,通过与医联体各单位的合作,将互联网中医药服务延伸到社区,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根据国务院侨办的部署,我院成立了全国首个中医惠侨基地,通过互联网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与英国、法国、瑞士、澳大利亚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医诊所、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协作,此项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海外华文媒体的广泛关注,惠侨基地作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搭建中医与海外华人华侨的桥梁纽带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健康管理与慢病管理平台,搭建具有中医特色的体质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系统,为慢性病患者、手术出院患者,提供随时随地的关怀、随访、健康跟踪服务。帮助患者评估与鉴别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慢病门诊,帮助病人在家庭,工作等地进行健康跟踪,建立慢病健康长期历史档案,运用穿戴式设备记录病人健康指数,监测数据异常系统自动报警并通知专家及时上线指导;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远程预约专家,在线远程咨询与治疗,减少疾病复发或延缓病情恶化,必要时,及时预约或者加号专家进行现场诊疗;对生活中遇到的健康情况随时留言专家,得到专家专业指导与建议;及时了解专家动态,对专家的知识讲座(现场与网络视频),健康知识分享文章及时了解与学习,提高疾病知识,有效抵抗疾病。

国际远程中医教学,除了开展远程医疗,还创新性地推出远程教学,开展国际中医药教学与培训,医院与英国淑兰学院合作,联合开展硕士研究生远程培养与指导,通过与海外医院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不断创新模式服务于世界。

关键技术

江苏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系统采用目前互联网主流技术,为此我们采用接入层、应用层、业务层、数据层、框架层等进行框架系统搭建,系统采用集中部署方式,与外网互联通过网闸隔离,应用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采用集群方式部署,实现业务负载均衡。

为满足高并发、大用户量的高可用术架构要求,系统采用F5硬负载和ngnix软负载相结合的方式。各应用采用集群部署。各业务可用根据用户量、访问量、并发数、重要性等灵活切分,可用切分成独立服务发布,也可以合并多个业务服务一起发布。框架服务独立发布,各服务之间通过rpc调用,尽量保证各服务器的原子性。各数据库根据业务服务、框架服务独立设计,尽量保证各服务的独立性,保证不会因为某一个服务的问题导致整个系统发生问题。同时尽量避免服务的跨库访问。

成果分享

截止发稿日,江苏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系统,已上线平稳运行8个月,累积了近44万实名认证用户,且每日保持用户注册高增长率。目前每日通过在线预约并且实际来院就诊量超过4000人次,每日支付宝、微信支付笔数近10000笔,每日皆有用户通过云诊室进行复诊、续方,覆盖面已达海外!远程会诊已连接超10家机构,覆盖国内外,为国内外患者定期或者不定期提供专业中医会诊服务。

目前,江苏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主要门户APP、微信等,维持着高用户使用率,日活10000以上,APP装机量也早已突破20万,微信公众号关注量突破30万。

下一步发展计划

江苏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的建设,不会止步于目前所取得的成绩,我们会持续吸纳用户意见、学习友院创新方案、了解国内外医疗信息化最新进展,持续发力门诊流程优化,改善门诊患者就医体验,为患者、医生塑造一个更加安全、高效、健康的就医环境。

同时会借助互联网技术方案,将部分住院服务进行优化,响应住院患者、医生等实际需求。依托互联网特色,形成中医专项交流圈,为患者、医生进行服务。

用好远程会诊平台,不断拓宽服务种类,结合我院优质的医生、教育、科研等资源,开展远程开题、会诊、教学等服务,不断拓展机构间协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