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资中县人民医院-“互联网+”提升医院服务能力【CHIMA2018案例分享】
资中县人民医院是我县唯一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国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和“爱婴医院”,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远程教学远程会诊网络医院、四川省内江医科学校教学实习基地,是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120”急诊急救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辐射到周边多个县区。2012年11月我院成功创建四川省首批一星数字化医院,2016年10月我院成功创建四川省三星数字化医院。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等文件要求,为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我院利用信息化技术,以“互联网+”为抓手,在惠民便民利民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有效提升了医院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了患者的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促进了医院的发展。现将具体开展的工作和下一步工作思考分享如下:
一、2016年8月上线实施了微信和支付宝服务平台项目建设
1、在线挂号:病人可通过我院微信和支付宝服务平台实现在线预约挂号和当日挂号,所有号源纳入号源池进行统一管理。
2、在线支付:病人可通过我院微信和支付宝服务平台实现挂号、检验、检查、处方、诊疗等项目的线上费用支付,住院病人可实现住院预交金的缴纳。
3、报告及费用查询:病人可通过我院微信和支付宝服务平台对门诊检验检查报告,住院日费用清单等进行查询。
4、信息发布及推送:医院通过微信和支付宝服务平台对专家专科坐诊时间表、医院动态、来院导航、科室及医生介绍等信息进行及时的发布和推送。
5、满意度调查:病人可通过我院微信和支付宝服务平台进行满意度问卷填写,方便病人对我院的满意度进行测评。
6、扫码支付:对于未通过我院微信和支付宝服务平台进行信息绑定的病人,可用手机扫描就诊医师打印出来的导诊单上生成的二维码,用微信或支付宝进行诊间扫码支付,方便快捷,真正减少排队等候时间。
二、自建无线局域网络,开展临床移动医护业务
通过建设无线局域网络,搭建起临床移动医护平台。从2015年5月起实现了临床医生的移动查询,方便查房医生对病历的调阅和床旁医嘱的及时下达及调整。2015年12月上线运行了护理手持终端(PDA)和护理电子小白板,护理手持终端可对病人腕带进行扫描,从而实现身份的核对,还可实现三测数据的及时录入、输液及医嘱的执行签字等,电子小白板可及时展示当前病区住院病人情况及医生下达的特殊医嘱。移动医护业务的上线运行,真正提升了医疗护理质量,减少了医疗差错和纠纷的发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利用“互联网+”,搭建移动双向转诊平台
基于国家分级诊疗的政策,我们利用“互联网+”,于2016年11月搭建了移动双向转诊平台,实现了我院医生与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医生通过手机或台式电脑终端进行双向转诊业务,截止2018年5月31日通过该平台我院成功接收转诊患者7370人次。该平台的上线运行,体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病人少跑路的理念,真正方便了双向转诊患者的就诊,从而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四、利用“互联网+”,开展区域远程影像和远程心电诊断业务,并实现院内120救护车移动心电系统的全覆盖
依托资中县卫生计生医疗专网,我院分期实施上线了区域远程影像和远程心电诊断业务。它们的上线运行,有效加强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提高了疑难重症救治水平,实现了“分散拍片、集中诊断、数据共享”的目标,真正让乡镇患者足不出镇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诊疗技术水平。利用移动4G网络,实现120救护车辆移动心电系统的全覆盖。
1、区域远程影像诊断业务:该项目于2015年8月实施建设并试运行,2016年3月正式运行,以我院为区域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向7家具有DR设备的中心卫生院提供远程影像诊断服务。同时,针对疑难病例,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等省级医院开展远程影像疑难会诊服务。2015年8月至2018年5月接受远程诊断88130人次,向上级医院请会诊45人次。
2、区域远程心电诊断业务:该项目于2018年元月实施建设并上线运行。以我院为区域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向25家乡镇卫生院配置常规心电图机、动态心电图机、动态血压机各1台,并提供远程心电诊断业务。截止2018年5月共完成常规心电图远程诊断17007人次,动态血压远程诊断149人次,动态心电图远程诊断363人次。
3、利用移动4G网络,实现医院120救护车辆移动心电系统的全覆盖:该项目于2018年元月通过建设院内统一电生理平台,在每台救护车上布署一台常规心电图机及配套系统软件,利用移动4G网络技术,将院前急救做了心电图的病人信息及图像及时传至心电中心,心电中心诊断医师出具诊断报告后即时将其回传至救护车,为急诊急救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五、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便民利民措施
1、2017年5月开通运行了电子图书馆。注册用户可通过电子图书馆门户网站或者手机APP以及两台电子图书借阅机进行学术资源一站式搜索,帮助用户了解与获取其它更多的文献信息资源,搜索范围包括图书、期刊、报纸、标准、 视频、词典、论文、法律法规、课程、文档、考试辅导等。病人或病人家属可通过电子图书借阅机进行各种图书和刊期的在线查看,也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免费下载。
2、2016年11月开通了医院食堂微信点餐系统。需要点餐的人员只需办理一张就餐卡并关注资中县人民医院食堂微信公众号,便能及时了解当天的菜品供应情况,随时可以进行微信点餐,食堂会根据点餐人员的要求进行及时的准备,并将菜饭送到指定的区域。该系统的上线运行,极大的方便了医院职工和病人及病人家属,让他们不出病区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提高了职工及病员对医院的满意度。
3、2015年6月医院上线运行了全院检验检查自助报告打印系统。该系统上线运行后,患者只需用就诊卡或条码在自助报告打印机上扫描,就可以轻松便捷地取得自己的报告单及影像胶片。既优化了医院的业务流程,改善了患者就医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护了患者的隐私,为患者节约了就诊时间。
4、2015年8月我院与农业银行合作开通了银医通自助服务系统。病人在自助终端机上可实现自助办理就诊卡、自助挂号、自助交缴各种门诊费用和住院预交金,自助查询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清单等。银医通系统的成功开通运行,有效实现了人工窗口排队人群的分流,大大减少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排队次数和等候时间,缓解了挂号难、排队长等方面的问题。
六、下一步工作思考
1、优化入出院流程,推进床旁结算,真正实现病区一站式服务。
2、积极向相关部门呼吁,开放医保接口,实现门诊个人账户费用脱卡线上支付,真正实现医保病人的医疗消费支付多元化。
3、积极推进商保平台的上线运行,方便商保病人及时联网报帐结算。
4、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诊疗服务和分级诊疗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