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信息科?

作者:李楠 发布时间:2021-03-23
浏览次数:

上周五,丁香园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名为《医院鄙视链大全》的文章。这篇文章在医疗圈里传播很快,截至发稿时,阅读量已经超过10万+。


当我看到此文标题时,心中便有一丝不好的预感:玩归玩,闹归闹,可别拿信息科开玩笑啊(潜台词:我们已经很辛苦了!)。


几秒钟后,我内心的担忧就成了让人尴尬的现实。点开文章链接,一张图呈现在眼前:



带着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我看完了这篇文章,决定说点什么。


先来谈谈自己感受:很坦然,也很尴尬。


很坦然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鄙视链”这种东西,简直无处不在。比如说,上学时,重点班鄙视普通班,普通班瞧不起体育特长班。再比如,打游戏的玩家内部也有鄙视链,打星际的鄙视打魔兽的,打魔兽的看不上打Dota的,打Dota的鄙视打王者荣耀的。


表象之下,涉及社会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社会认同。即,个人认识到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因此,人们热衷于在鄙视链上定位自己所属的群体和标签,并会对自己所在的标签和群体产生一种认同感和优越感,这是鄙视链存在的逻辑基础。


因此,在我看来,鄙视链这种东西,调侃攀比的成分居多,没必要太当真,更没必要上纲上线。


很尴尬


文章的标题是《医院鄙视链大全》。既然是大全,那么文中提到信息科,并没有什么不妥,文中也说了:“纯属娱乐”。


但是,让我尴尬的是,在这篇文章中,信息科处于医院鄙视链的底部,被贴上“被全院鄙视”的标签。除此以外,在评论里,信息科被“吐槽”的次数也格外多。


这就像一帮关系不错的小伙伴坐一桌吃饭,大家有说有笑,即便是调侃,也是点对点、1V1、点到为止,毕竟面子重要。结果,轮到你时,你突然发现,一桌的人竟然毫不留情地将矛头对准你,进行轮番“群嘲”。


互联网的本质是杠杆,一顿饭的“群嘲”,你只需要面对一桌朋友,席间的尴尬,饭局结束后也就化解了。而丁香网的这篇文章,是一篇10w+的爆款文章,可谓是自带杠杆,并且杠杆拉满。这篇文章的传播和催化,不仅会进一步打压信息科从业者的士气,也会让很多原本想来信息科工作和发展的求职者望而却步,毕竟,谁也不希望刚到一个岗位,就被整个单位的人鄙视。


建议


当然,无奈和抱怨,不应该成为工作和生活的主旋律。有句话说得好: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给信息科的建议:不要因为处于鄙视链底部,就憋在科里生闷气,气坏了身体可不好;更不要因为被“群嘲”,就站在其他部门的对立面,伤了群众基础也不好。


首先,正确看待“两个差距”,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是和别人比,正视IT和医学的差距。IT是行业,医学是学科。限于篇幅,不展开讲了。关于两者之间的差距,我在《医院信息科,你为什么没有存在感》中,举过一个经典的例子:在书店里,IT类的书架上,到处是类似《7天精通某编程语言》《两周成为***高手》这样的书。但是,你再去医学类书架看看,绝对找不到类似《一个月教你成为外科主刀医生》这样的书。


当下更是如此,技术在持续进步,用户在持续进化,小朋友们都在学各种AI课,网上到处在卖9块9的Python网课,但我从来没见过有人卖过9块9的那种....就是你学完了就可以当医生的课。


这说明:IT的门槛在持续降低,普惠价值在提升与此同时,医学作为一门学科和科学,它的护城河依然非常高。


二是和自身比,正视院内和院外的差距。当下医院信息化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传播路径,是先从厂家到临床使用科室,再从使用科室到信息科。当信息科听完临床科室需求里夹杂的各种时髦IT词汇,瞬间发现,自己落伍了。


这没什么内疚的,你落后不是因为你不爱学习,而是由工作性质和场景决定的:厂家处于行业前沿,任务分工明确,更加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相比之下,信息科的工作比较琐碎,主要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运维上,形势所迫,只能刻意训练“什么都懂一点,快速解决问题”的生存之道。


其次,心平气和地面对“群嘲”,没什么过不去的。


如果你仔细看上面这张图,你会发现,财务科处于鄙视链的顶端。对于财务科,图中给出的评价是:财神爷,yyds(网络用语,永远滴神)。


职场的残酷就在于,你看不见摸不着其中的残酷,但是你可以无时无刻、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它。


“看人下菜碟儿”是职场常态,“下菜碟儿”的标准,主要集中在对方手里的资源和口中的话语权。信息科作为一个IT文化浓重的科室,非常容易出现一种现象:痴迷于技术的优雅和可控无法自拔,陷入一种沾沾自喜,甚至孤芳自赏的心态,下意识地把人分为“懂二进制”的和“不懂二进制”的。


对于这种心态,我在《信息科文化漫谈》一文中有过总结。


我是不太赞同这种心态的,沉迷于这种心态,意味着你占有的资源仅限于机箱里那块硬盘,你的话语权也仅限于键盘上的回车键,屏幕上的鼠标指针。


相比之下,我倒是比较喜欢“平衡”,并且自觉远离任何让人上瘾的东西,包括心态。


所以,我的建议是:思维动起来,脚下走出去。


思维动起来:你需要去争取的资源,更多地在院里,在机关,在临床科室,反正不在信息科的硬盘里。


脚下走出去,去哪里呢?


去科里。去科里做什么?很多医院信息科采取的是划片包干制,对于工程师来说,除了要了解分管科室有多少终端等基础信息,还应该了解科里的业务开展情况、科室特色等,这样才不至于被科里当作外行,也能多少积累一点谈资。


谈资是沟通中比较关键的内容,你如果没有谈资,自然不知道跟对方聊什么,沟通起来,要么公事公办,要么相互嫌弃。


相反,我见过很多人,都具备很好的沟通和共情能力,谈笑间,就把一件很棘手的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每个信息科工程师跟他(她)分管的科室之间的关系都能融洽一点,我想,整个医院对于信息科的印象,就会好很多。


除此之外,很多潜在的合作机会,都建立在彼此了解的基础上。如果对方觉得你只会修电脑,那他也就只会在修电脑时想起你。相反,随着你对临床科室的了解增加,在一些合作和出彩的机会上,你被惦记和想到的几率也会相应的增加。这样既可以对冲日常运维带来的烦躁,也能丰富信息科自身的形象。


除了走出信息科,我还希望你,走出医院。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人才流动,都可以作为衡量行业生态与变迁的标志之一,对于个人来说,长期被一种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主导,容易陷入思维僵化。前些年行业生态不好,很多我认识的信息科年轻人,流动的去向都是“改行”,要么考公,要么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对个人和行业是损失。


这几年情况不一样了,医疗信息化的行业生态日趋向好,医疗信息化公司和医院信息科之间的人才流动日益频繁。我有空回到母校,也会有其他院系的老师们跟我说,如果有想考研的信息科人员,推荐一下。他们看重的,正是医院信息科这种跨界的工作场景和人才属性。


当然,积极的流动性和科室的稳定性并不冲突。人才能流向公司和院校,本来就是对这个行业和科室的认可,这种流动是双向可控的,很多流向公司的朋友,兜兜转转又回到信息科;流向院校读研的朋友,毕业后也有很多回到了医院信息科。有些从事更有挑战性和价值的工作,或是去了医院新成立的部门,比如大数据中心、医学创新中心等等。


总结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加满了杠杆的互联网,全民参与信息传播的机制,让信息科防不胜防,接二连三的被黑,这是我们没法控制的,尽量忍一忍;另一方面,行业生态好转,机会也非常多,这是我们应该把握的,需要搏一搏。因此,对于个人职业发展和社会认同,不应该“人云亦云”,而应该有一个清晰而积极的认识,帮助个人成长,助力科室地位提升。



作者简介

李楠,CHIMA青年委员。先后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和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现供职于某公立三甲医院,从事信息化工作。作者观点仅代表个人,纯属技术交流,与供职单位无关。公众号:Lefty17。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