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坤:真诚互助合作,灵活多变管理—院方信息工程师谈医疗软件项目管理之道
“哪家公司的HIS系统好?下一家”。长期以来,在医疗行业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作为一名在医疗行业工作多年的软件工程师,不得不承认,这一说法确实有其真实性。不仅仅是HIS面临这样的问题,整个医疗软件行业都存在这一通病。
在实际业务开展时,医院方和软件公司在合作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以下问题。
1.“医院与公司双方,互不理解”
医院方抱怨,公司人员对软件需求的改动太慢。一个简单的问题,大半个月还不能处理好;公司方则抱怨医院用户太难“伺候”,各种不合理的需求,完全颠覆了软件开发的法则和规范。
2.“沟通不顺畅,驴对马说”
医院用户所提需求,讲出的各种医疗、财务和管理的术语概念,软件方不理解,开发出的软件功能并非用户预期;而软件方提及的各种计算机软件专业术语,医院用户也不理解,双方沟通不顺畅。
3.“互不配合,工程项目难以推进”
医院方用户态度强硬,对所提出的需求,拒不退让,通常限定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软件方则抱怨,医院用户个性化需求太多,完全不考虑软件产品的设计规则和软件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并且经常变动需求。
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说时常发生,甚至是家常便饭。无论是医院信息部门,还是医疗软件公司,都很有必要努力共同做一些工作,使这一现状得到改观。
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分析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从医院方角度看,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医疗工作的特殊性
临床医疗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医护人员大多时间都是在与生命赛跑,时间紧、任务重。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一些医护人员炼成了重时间、重效率的急性子。在与软件公司人员沟通时,有的时候会表现出不耐烦、暴脾气的态度。特别是在繁忙的系统上线期间,如果需要他们频繁参加需求沟通会,他们则不是特别愿意参与其中。
2.医疗与IT专业之间的差异
医疗与IT专业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临床医疗工作,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医疗操作,能够在较短时间完成并看到结果和成效。而软件开发工作完全不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很多复杂的流程,并且通常要经过多次反复和迭代。对IT行业了解不够的医疗工作者,很难理解软件开发工作背后的复杂性和苦难性。
3.院方与软件公司“地位不均等”
有这么一句话,“屁股坐的位置不一样,心态和态度就不一样”。这句话来形容医院与软件公司的关系,有时非常契合。对于一些大型三甲医院的工作人员,特别是手握处方权的临床医生,拥有一种强烈的甲方心态。这样一种不均等的合作关系,容易使项目进展不顺畅。
从软件公司方来看,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因素。
1.工程师缺乏沟通协调组织能力
软件项目的研发落地,需要依赖工程师完成。有理由这样说,工程师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软件项目的成败和整个行业的发展。那么何为优秀的软件工程师?对于好的软件工程师的定义,要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这是由软件行业的特殊性所致,不仅包括优秀的编程开发能力,还包括协调沟通能力,甚至是表达和写作能力,以及很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可以看出,一个好的软件工程师,对行业而言是多么重要。在医疗软件公司,这样的优秀人才严重缺乏。这成为阻碍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医疗软件行业盈利能力限制
医疗软件公司,大都有这样的体会,赚钱太难。项目工程跨度时间长,付出成本大,净收入有限。有很多医疗软件项目,甚至是亏本不赚钱。这就导致很多软件公司,疲于奔波在生死线上,无暇顾及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和人才积累,也没有资金用在这些方面。
3.缺乏规范的行业发展现状
超大型三甲医院,财大气粗,具有很强的行业优势。软件公司争得死去活来,就为了能做成项目,有的甚至赔本或者根本不赚钱,免费做项目。而一些小型医院,没有太多话语权,被软件公司技术绑架,不仅要投入相当经费,而且还不能得到理想效果,软件公司不重视。这一不规范的竞争现象,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有弊无益。
那么,面对这样的行业问题,应该怎么做才能改变行业现状?从医院方讲,首先要充分发挥信息部门的能动性,与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在需求调研、项目规划和方案制定时,如果遇到强大阻碍,信息部门要主动参与并主导工作。利用好自身院内职员的身份,积极与用户和相关部门沟通,尽快找到满意方案,以推动项目进展。在数据结构和技术规范上,信息部门要主导这些工作,并结合医院自身需要制定长远规划,让医院信息部门能主导整个信息化建设工作,权衡医院和各个软件公司的利益;第二点,信息部门要在医院内部积极推动和宣传信息化的巨大作用和价值,让医院用户能看到和切身认识到信息化的重大意义,主动加入到医疗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来。
对于医疗软件企业而言,要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增进盈利能力。公司管理层要想办法聚集和培养优秀人员,打造高水平软件工程师队伍;适当投入产品和技术研发,了解行业痛点和用户需求,做成用户和行业满意的医疗软件,使自身和整个行业走上更好的发展局面。
上一篇: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信息科?
下一篇: 彭建明:基于手机的智能语音查房系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