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互联网医疗助力公立医院发展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为减少人员聚集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各地公立医院的门急诊和住院重新进行了调整。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委会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信息工作调查报告》的分析(以下简称“调查报告”)显示,96.5%的受访者表示医院业务量呈下降趋势。在此疫情期间,医院信息化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尤其在互联网医疗、大数据分析、远程会诊等技术应用方面,依据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互联网咨询、预约分诊、远程会诊、健康码通行证、远程协同办公、音视频会议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举措中排在前列。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医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中,适时指出应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医疗资源,在政策和技术的双轮驱动下,互联网医疗俨然成为疫情防控的第二战场,在短短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互联网医疗服务应用快速地走进了公众的视野。互联网医疗平台的用户数迎来爆发式增长,众多公立医院加入线上问诊服务。疫情之下,北京安贞医院结合自身发展,于2020年4月取得“互联网诊疗”资质,在保持原有京医通就诊流程不变的前提下,利用现有HIS平台,增加手机客户端视频、图文接诊环节,完成互联网慢性复诊过程,以保证整个流程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1.1统筹协调全局,建全互联网医疗组织管理
公立医院互联网医疗的建设是“全院一盘棋”的系统工程,需要坚实的组织保障。为此,北京安贞医院成立领导工作小组,进行互联网医疗的整体规划设计、协调推进和组织实施,对内涉及院办、信息中心、门诊部、医务部、药事部、医保办、绩效办等部门,对外应与医保、公共卫生、通讯、民政等数据实现更大程度的融合。由此可见,公立医院互联网医疗建设需要“领导有思路、组织有保障、医生有动力”,远远不是一个信息系统的简单问题,要从全局角度完善医务人员管理、诊疗操作规程、在线处方管理、服务质量评价等多个维度考量。除此之外,还要有必备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等。
北京安贞医院结合自身特色,充分考虑患者互联网诊疗需求,定位着力于解决疑难危重症病例,充分发挥国家重点优势学科引领示范作用,初步建立起以心脏内科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血管外科、神经内科、高血压科为中心的互联网慢病复诊项目,并尽快完善与医保系统的对接调试,为患者提供医保复诊费用的脱卡拆分服务。以心血管疾病为例,很多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凝血化验或超声心动等检查。在互联网医疗中,北京安贞医院充分考虑患者实际需要,在对患者进行复诊时,可以开具相关化验检查,并将互联网诊疗与医院预约检查平台系统进行对接,对需要复查超声心动或动态心电的患者,在手机上缴费的同时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检查预约,并把预约的信息提示给患者,这样的措施会在医保支持脱卡结算后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1.2开展线上处方、续方与药品配送同步实施新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多地实行了不同程度的封闭措施,面对居家隔离、社区联防联控措施,不少非新冠肺炎患者在是否去医院、是否会产生交叉感染、是否能买到药品等顾虑下,去医院看病成为一大难题。同时考虑到药品的安全性、时效性以及严格的物流规定等特点,对药品订单履行提出了较高要求,由此互联网医疗线上线下渠道融合的新模式优势尤为凸显。为了满足患者多样化的需求,北京安贞医院依托互联网医疗,拓展药事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于2020年3月正式启动门诊患者“代取药品-送药到家”的惠民服务。医生为患者在互联网药品目录中开具处方,待线上缴费后,患者完成地址填写,药师审核后将药品发给快递公司(具有药品配送资质的快递公司),由其将药品送达患者手中,整个过程不仅节省了患者去药房取药及在快递柜台办理业务的时间,而且患者无需来院,进一步减少了感染风险。
与此同时,随药品邮寄的还有一张用药指导单和用药咨询中心的名片,患者用手机扫描指导单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获得个性化的用药指导信息和详细的说明书,如果仍不清楚药品的使用方法,还可以通过名片上的电话联系医院用药咨询中心的药师,获得详细的指导服务。服务上线当日“安贞医院药事部公众号”发布配送信息,阅读量突破1.6万次。北京安贞医院线上处方、续方与药品配送同步实施新模式详见图1。
图1 北京安贞医院线上处方、续方与药品配送同步实施新模式
1.3创新“患者云科普”平台,促进健康教育服务
公立医院是健康教育的前言阵地,疫情之下北京安贞医院“患者云科普”平台-新冠肺炎应急健康教育板块的开展是公立医院公益性与服务性的体现。基于以往“健康大讲堂”丰富的工作经验,疫情期间由疾控处牵头,并联合医院感染办、医务部、护理部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相关专家讲师团队,制定相应的卫生应急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内容涉及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知识、诊疗相关知识、个人防护知识与技能几大板块,充分利用了大型公立综合医院自身丰富的健康教育科普团队教学资源,为公众提供一种正规的居家健康科普学习渠道,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在家接收防疫相关的健康知识。
2.1 法律政策问题
互联网医疗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尚不完全明朗。公立医院需要全方位掌握医疗卫生行政机关制定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并对自身进行整体性规划和设计。
2.2 信息安全问题
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建设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目前最为常见的互联网医疗平台是“医院(医生)-患者”结构,所有诊疗环节均与平台相关联,在除发生大规模服务器系统故障外,互联网医疗模式往往缺乏系统的安全保障。例如对医疗数据的主权、患者隐私、数据传输备份等有效保护,这就要求公立医院在自身网络信息安全建设上下足功夫。
2.3 线上线下医疗质量监管的挑战
在信息技术和医改政策的推动下,“以医院为中心”的传统诊疗模式正悄无声息地变化。在防控常态化的后疫情时代中,公立医院管理者如何实现线上、线下同质化医疗质量监管,如何真正做到创新医院综合管理模式,转变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的思路等挑战呈现在大众面前。
3.1公立医院应把握政策方向,完善互联网医疗规范制度
公立医院开展互联网医疗,需建立在吃透政策的基础上开展,因此合规永远是第一要务。例如《互联网医疗管理办法(试行)》监督管理条目对执业医师要求为“具有3年以上独立临床工作经验,且经其执业注册的医疗机构同意”,北京安贞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将准入标准限制为“主治医师以上、具有本院门诊工作经历”。为确保互联网医疗“仅限复诊”,不管是公众号还是APP,对接院内HIS时,选择互联网诊疗的患者均需满足复诊条件,即在规定时间期限内曾在线下同一临床科室就诊,这样从技术手段上确保了业务的合规与安全。与此同时,只有保证制度先行,流程规范,才能做到互联网医疗全流程管理有据可查、有规可依。诸如制定《医院互联网医疗患者隐私保护制度》《医院互联网医疗处方审核工作流程》《医院互联网医疗药品配送服务制度》《医院互联网医疗线上诊疗管理制度》等,都是开展互联网医疗业务必备的配套制度。
3.2公立医院应加强信息安全建设
公立医院开启互联网医疗时代,标志着医疗服务数字化转型时代的到来。线下的身份认证、电子签名等技术主要针对医院内部医务人员与业务流程,而在开放的互联网医疗环境中,需要对参与该过程的每个实体进行可靠的身份管理和有效的资源访问控制,涉及到相关患者、医生、药师、物流配送、管理人员等。目前北京尚未推出统一监管平台的情况下,对本院开展的互联网医疗活动往往通过可靠电子签名追溯行为主体责任。北京安贞医院利用现有的电子认证服务,实现医生、药师的身份认证;并计划引进人脸识别技术对患者身份进行实名认证,从而实现对电子处方的生产、流转、配送等进行全流程留痕监管,有效地保证互联网医疗活动的行为可追溯性和责任抗抵赖性。
3.3公立医院应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质量监督体系
公立医院互联网医疗质量管理应包括诊疗业务范围监管、服务人员资质监管以及在线处方监管等内容。通过监管确保在线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生、护士及药师的合法资质,确保在线开具的处方规范安全。北京安贞医院通过线上处方点评、患者满意度、服务质量评价、电子病历管理等关键指标,不断完善服务质量监督体系,对在线提供的诊疗服务进行全面全程监管,保证了线上与实体医院具有同样的医疗质量。同时,医院下一步应在对患者线上诊疗情况、服务人员、流程状态及结果等关键信息进行实时记录,实现患者在线就诊信息的结构化,便于随时掌握线上诊疗全貌,进一步强化线上医疗服务质量。
新冠肺炎疫情为传统的就医模式竖起了一道屏障,而互联网医疗又为现代医疗打开了一扇窗口。在防控常态化的“后疫情时代”,公立医院互联网医疗将进入常态化运营。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对医院诊疗服务的改变上:从“线下+线上”的松散结合模式,开始转向深度融合的诊疗模式;预约挂号、线上问诊、处方流转、在线支付、医保结算、药品配送、健康随访的互联网医疗闭环服务正在被打通。通过确保所有业务数据的留痕与可追溯,从而达成对线上诊疗行为、处方流转、服务质量等的监管目的。同时,公立医院应继续细化互联网医疗规章制度,落实互联网医疗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互联网医疗流程,逐步推出互联网随访,持续推进分级诊疗。积极发展服务质量的评估监管系统,提供多渠道诊疗、全渠道一站式服务,实现从线上到线下、从诊前到诊后为患者提供全套医疗方案的闭环服务,创新转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和医院综合管理的新模式。
来源:《中国医院》杂志9月刊
作者:刘博、郭幽燕、林阳、吴兴海、魏永祥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