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MA 2019】申康中心借助信息技术攻克公立医院管理堡垒

发布时间:2019-07-09
浏览次数:

在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方面,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借助信息化手段,在所管理的38家医院搭建了互联互通平台,实现了跨医院诊疗信息实时交换共享、协同医疗服务,提升了医院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啃”下了公立医院这块医改中“最硬的骨头”,方便百姓就医。


CHIMA 2019大会设立了特邀上海申康现代化医院管理专场,邀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领导及其所管辖医院领导向与会嘉宾介绍了申康推动医院改革的经验。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党委副书记方秉华介绍了医院运行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构架与实践。他指出,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文件,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深入思考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监管和风险防控,并提出了目标和要求:公立医院实现平稳运行,并进行风险防控。“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层面上,医院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和精细化,需要一个良好的风险防控手段、平台、方法和路径。”



在此要求下,申康中心推出了现代医院风险防控信息建设平台,经过多轮筛选,选出了109项核心制度。方秉华指出,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经过气泡分析,把109项分成三大风险防控等级架构:红色、黄色和蓝色:红色部分共67项,属于高风险、高重要性的,关注制度制定后要转化成可执行、可监控、可监督、可纠正的;黄色部分属于容易向高风险、高重要性转变部分,在管理上要求有相关电子流程保存记录,可在后续被查询;蓝色部分是相对低风险、低重要性,只要求运行规范规则。


方秉华介绍,通过信息技术,把各个医院端涉及到决策、 质量安全、人力资源、医院文化、民主管理等的诸多防控点进行了整合,实现闭环监管,借助信息化技术为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提供了技术支撑。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规划发展与绩效评估部副主任鲁冰介绍了以绩效考核撬动市级公立医院改革。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设置了23个绩效考核核心指标,通过大数据的方法,将这些量化指标加强和引导医院行为、医疗规模、医疗费用和效率管理,从而形成了对三级医院的激励、约束和导向机制,极大推动了医院内部精细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胡伟国从八个方面,介绍了新科技在推动医院发展上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谈到,医院应用了医疗大数据技术,建立了区域医疗中心,实现了闭环管理。通过应用5G+远程医疗,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之间实现了跨院诊疗。尤其是该院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将语音识别、B超诊断、基于Waston的临床诊断、人机互动和AR教学等应用于临床,通过持续创新体现了瑞金医院数字化的内涵和质量。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党委书记杨新潮介绍了医院在借助互联网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方面所做的积极尝试。近几年,该院开展了以下便民惠民应用:建立网上患者服务平台;推动便捷支付;开通了移动互联网沟通工具—“直说”平台;将摇一摇、扫一扫等移动互联网方式应用于医疗场景,开展取号、签到、导航、科普教育等医疗服务。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将互联网+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在一起,推动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实现了医院的快速发展和转型。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赵列宾介绍了通过质量管理提升医院运营绩效的做法。他指出,医院通过3Q质量框架,结合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在内的信息化手段,让儿科诊疗插上人工智能翅膀。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根据新医改形势,围绕医院整体战略制度制定了适应医院的具体绩效考核和分配指标。该院副院长吕中伟介绍,医院借助信息化手段把医院的目标进行分解,把完成这个措施变成学科目标,然后学科完成措施变成医疗组的目标,环环相扣,整体提升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医院的精细化管理。



信息技术在撬动医院管理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董亮介绍了该院以信息化技术撬动包括业务、财务、科研、物资在内全路径管理。他指出,医院在制定信息化整体规划时,一定要基于医院的发展目标,同时,医院的管理要把握好安全、质量和效率的关系。“一般而言,安全的提升可能会带来效率的下降,此时要通过信息平台提供帮助,找到中间的平衡点。同时,信息系统要实现医院管理和运营的科学、规范和公开,这也是系统的本质所在。”



上海申康现代化医院管理专场由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联中心主任何萍主持。



在十四年的发展历程中,申康医院管理中心探索出了一套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其中信息化手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实现了医院的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为国内其他省市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




CHIMA 2019照片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