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讲堂第六期:院长们畅谈他们心目中的信息化建设
在新冠疫情阻击战中,信息技术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为医护人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信息技术也从支撑作用逐步发展成为引领作用。4月30日举办的第六期CHIMA大讲堂以“院长心目中的信息化”为主题,进一步探讨了后疫情时期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走向。戴尔科技集团、江苏达实久信、InterSystems公司支持了本次活动。
本期大讲堂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兼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院长陈玉兵主持,邀请北京医院副院长杜元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书记胡建中、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院长李庆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周典、达实久信轮值总裁汤旭锋等医院领导和企业高管担任嘉宾,为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信息技术发挥的价值,以及下一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出谋划策。
推动信息化从支撑作用发展到引领作用
杜元太院长自分管医院的信息化工作后,一直在思考如何使医院信息化建设从支撑作用发展到引领作用。他强调,如果能够推动医院信息中心从一个比较弱势的科室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再发挥引领作用,医院信息化建设将走上一个好的发展道路。随着人工智能在医院的广泛应用以及5G建设,医院信息化必将从支撑走向引领作用。
信息化在疫情防控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国家层面看,信息化在追踪感染者、便民服务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医院层面看,信息化发挥的作用是史无前例的。北京医院信息化防控疫情的工作主要体现在无接触医疗,包括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预分检、落实非急诊全院预约以及加快推进互联网诊疗。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医院信息团队完成21项重要工作,将医院大量决策变成现实,强有力支撑了抗疫工作。
要实现信息化更强有力的支撑,北京医院开展了以下工作: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包括升级机房、高速网络、互联互通等级测评、电子病历等级测评以及5G建设;布局互联网医院,包括互联网诊室、远程门诊、医联体协作、健康教育、辅助服务以及药品服务;迈向云平台建设,推动混合云平台的应用,方便患者足不出户享受三甲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做好网络安全保障,首个等保2.0安全体系已落地,并规划了私有云安全建设网络。
要发挥信息化的引领作用,需要采取改变信息化被动局面、发挥信息化在医院管理中更大的作用、重塑医患诊疗习惯、助力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增加人工智能应用程度等措施。下一步,医院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是建设智慧医院。
构建全方位医院信息化体系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湘雅医院信息化建设正在迈向智慧医院。
胡建中书记表示,湘雅医院信息化建设关注的是以下六个方面:医院信息系统的集成、互联互通和信息的共享;区域共享和区域系统,实现注册、发卡和跨区域的电子健康卡的应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信息化建设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在深化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出台更多便民惠民措施,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探索互联网医院建设;构建信息化管理运营体系,支撑医院精细化管理;加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建设,建成了全方位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覆盖资产、网络、数据、行为等。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湘雅医院采取了系列信息化防控方案,确保了网络安全和信息服务质量。医院应急工作扎实有效,对全院近6000台终端设备进行检测和问题排查,并检查了网络机房等设备。医院整个信息系统快速响应,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发挥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优势,特别针对发热门诊、急诊、手术、疑似病人和确诊病人检查的检查室和实验室,按照疫情特点进行了流程改造,主要表现为以下4点:在电子病历中新设了感染留观室、儿科发热留观室、急诊发热留观室,临时增加自助机,实现急诊发热门诊的自助挂号;重新梳理改造上线儿科留观室的功能;增加儿科发热病房和呼吸科发热病房,配备了入院办理、医疗文书等医院工作站功能;调整了检查检验项目,计入电子病历系统。
下一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构建信息化建设顶级目标—智慧医院,值得进一步探索。
信息化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期间诊疗对信息化的支撑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防止人员聚集候诊,减少交叉接触;指导患者有序合理就医;与患者及家属及时有效进行信息沟通;提供便捷专门的就医流程,实现完全的信息化支撑好闭环管理;疾病诊治数据的挖掘利用等。李庆丰院长表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良好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中心在国内较早实现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已开通支付宝、微信、银联、网站、电话、候诊预约、出院预约、自助终端机预约等八种预约挂号方式,有效减少了人员候诊聚集。为缓解民众恐慌情绪,中心上线了新冠AI鉴别平台,通过人工智能给民众相应的指引。同时新冠肺炎在线AI鉴别平台集合大量疫情科普宣教内容,有效缓解民众焦虑。AI鉴别平台与在线问诊平台实现了相互连通,可相互引流,分担压力。疫情期间,中心互联网医院以患者为中心,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互联网诊疗需求激增,就诊例数环比上升52.30%,新增医务人员313名,为患者提供及时的线上服务。此外,中心的一体化电子病历、无纸化、多学科会诊云平台、远程音视频会诊系统、智能物流机器人、基于新冠防控指南的临床辅助决策系统、AI追踪随访平台、大数据等系统助力临床诊疗,防止交叉感染,支撑新冠诊疗闭环管理,对疫情防控起到了有效的支撑作用。
医疗信息化建设还有很多亟待加强的领域,包括以下几点:加强区域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医疗数据治理已成为医院信息管理的重点工作;远程会诊、远程宣教、远程探视、远程查房等各类远程、非接触式应用将进一步推广和应用;需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研发。
借助信息化打赢抗疫阻击战
作为安徽省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按照相关要求,全力做好疫情防治各项工作。周典院长表示,医院在抗疫过程中,贯彻了“五全”和“五主”两个方面:“五全”主要是指全院统一、全员行动、全面落实、全线督导、全景展现;“五主”包括主心骨、主力军、主战场、主人翁和主旋律。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医院制定了智慧医院规划,按照“1253工程”开展工作:一个中心,即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智慧平台,打造全院的数据中心;二个决策强调的是管理决策和临床决策;五个覆盖是面向临床、面向质量管理、面向绩效管理、面向科研和面向患者;三个目标是最终形成了高效诊疗、精细管理、智慧医院。安医大一附院互联网医院于2019年10月17日正式上线,成为安徽省首个请示建设、 首个投资建设、首个上线试运行、首批获得省卫生健康委执业许可的互联网医院。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过互联网医院,医院为患者自我筛查、患者常规医疗服务、常规培训和教学、多学科会诊、 对外交流等提供支撑平台:率先开通“往上发热门诊”;在省内率先完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自诊平台建设;率先开通互联网医院“线上门诊”;依托基于5G的远程移动医疗诊疗中心,实现异地多学科会诊、异地视频连线等多项主题活动。借助一系列信息化的支撑和引领,医院成功打赢了抗疫阻击战。
后疫情时代,医院信息化工作将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医院信息化要更加注重服务患者,强调医疗数据标准化建设;利用互联网医疗贯通医联体和区域医疗协同,完善好互联网医院质控;更加重视医疗大数据的治理和新技术的应用。
基于围手术期的整体智慧手术室
汤旭锋总裁介绍,目前手术室的现状和痛点是从单一视角看手术室的运营,提供每个点的帮助,却导致了更多问题出现,进入一个无限循环中。目前医院需要高度集成的智慧手术室产品,从而实现流程优化、资源最优调配、管理系统精细、安全可视可控、物资追溯有依有据、决策工具智能可靠。
未来的手术室系统应该是基于围手术期全过程的智慧数字手术平台,可以通过整合手术室设备、患者信息资源、医院各科室资源,使原来的“信息孤岛”变成无处不在,患者关联信息在一体化的思路下得到最佳融合,为患者提供高效的手术服务奠定基础。
达实久信创建了以围术期手术质控为核心的智慧手术平台,它以手术为单元,实现全过程数据记录和可追溯,为质控管理提供数据基础。通过整合各类手术室医疗资源和加强手术室业务流程管理,智慧手术平台全面提升了围手术期的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和整体效益,实现医院各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及多角度、多维度患者诊疗信息的集中展示与数据分析。
在大讲堂最后的讨论环节,陈玉兵院长和五位嘉宾针对需要改进的信息化项目和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等话题,和听众开展了热烈讨论。
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应用迎来一波高潮。互联网医院在组建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其管理规范体系又该如何构建?5月8日举办的CHIMA大讲堂第七期“走进阜外医院——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组建与管理”,将针对上述问题为您一一解读,敬请收看。
CHIMA大讲堂第一期回放:
https://live.chima.org.cn/watch/975050
CHIMA大讲堂第二期回放:
https://live.chima.org.cn/watch/997828
CHIMA大讲堂第三期回放:
https://live.chima.org.cn/watch/1093145
CHIMA大讲堂第四期回放:
https://live.chima.org.cn/watch/1112683
CHIMA大讲堂第五期回放:
https://live.chima.org.cn/watch/1254349
CHIMA大讲堂第六期回放:
https://live.chima.org.cn/watch/1321716
下一篇: 陆慧菁:广医二院互联网医院抗疫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