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祥:数字织梦,医路领航——HIS与我共成长的三十年(中)

发布时间:2024-11-12
浏览次数:

武汉抗疫亲历的几段感人故事

  在武汉抗疫期间,我和我们信息化团队作为这场没有硝烟战争中的幕后英雄,亲历了这段难忘而充满挑战的时光,见证了这座英雄城市从静默到复苏的全过程。那是一段既艰难又充满希望的时光,每一天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对生命、对人性、对团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时光回溯至2020年初,一个令人难忘的冬天,新冠肺炎病毒的突然来袭,让整个社会和医院内的氛围变得异常紧张。疫情如风暴般席卷而来,大家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手足无措”,面对这种全新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每个人都心中充满了不安与迷茫。在那个信息尚未完全明朗、国家相关部门尚未发布具体抗疫政策的特殊时期,医院领导迅速行动,果断制定了初步的防疫方案,为抗击疫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展现出了领导的非凡决断力与责任感。我在这里向同仁们分享几段感人肺腑的几段小故事。

  1.疫情封城,有召必回

  封城令下!腊月二十九的夜晚,紧接着便是大年三十,多数外地同事已踏上归乡的路途。我接到紧急通知,匆匆赶往医院。整个武汉城似乎被一层无形的阴云笼罩,街道空旷寂寥,商铺大门紧闭,往昔繁华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异常的沉寂。在单位内部,大家主要通过电话进行工作调度,而那些已返回老家的外地同事,纷纷来电询问是否需要返回。我尽量保持镇定,半开玩笑地说,这场景颇有几分生化危机的意味,能留在外面的,就先别回来了。

  次日,各项任务纷至沓来,武汉市指挥部筹建、医院发热门诊扩建、住院部改造以及疫情数据中心建设,处处都需要人手,人力资源严重匮乏。我紧急向院领导汇报,并请求召集人员返汉,同时请示市指挥部开具了五十多张特别通行证。随着工作量的增加,我们甚至将召集范围扩大到了友商的工程师们。

  每当回想起那些平时默默无闻、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同事们,我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感动。特别是借调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庹兵兵同事,他当时正在湖北松滋的老家过年。他多次请战前往前线担任志愿者。当得知指挥部人手紧缺时,他迅速与我取得联系,表达了坚定的决心。面对他的热情,我同意他返回武汉,加入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志愿者队伍。庹兵兵从松滋驱车300多公里,途经多个关卡,历经近8个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抵达武汉,驰援火神山的信息化建设。

  包括庹兵兵在内,我们共派出四名工程师支援火神山。他们的工作繁重而复杂,包括信息化终端设备的调拨、跟踪建设进度、接受远程支援、梳理业务流程、解决项目问题、协调系统联调测试、组织现场实施运维以及保障信息化物资等。他们每天几乎都要高强度工作16至20个小时。在火神山信息化系统上线运转后,他们又立即转战雷神山医院进行支援。庹兵兵说:“在这个特殊时期,没有人考虑休息,更何况我还是一名党员。我们只想尽快完成两座‘山’的信息化工作,救治更多的病人。”在完成雷神山的任务后,庹兵兵又进驻武汉市防控指挥部,参与新冠肺炎大数据中心的建设。

  团队的李金同事在光谷和中法院区一直忙碌着。住院部的三区两通道改造任务紧迫且繁重,由于改造内容繁多,涉及网络布点、终端部署、门禁系统、重症监护病房、院感无线视频监控、医患视讯沟通、三院区部署远程会诊系统等,老百姓因恐惧疫情而足不出户,又恰逢春节假期,召集不到施工人员,工程一度陷入困境。李金充分发挥本地人的优势,回乡动员邻里乡亲们,迅速组建了一支二十多人的施工队,最终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了改造任务。

  团队的田坚同事,从2020年1月6日开始就一直坚持在抗疫现场,发热门诊两次扩容改造,中法新城院区病房信息化基础改造,还有方舱医院信息化设备部署,都可以看到田坚的身影,通宵加班加点完成各项改造工作,就在中法新城突击改造期间,田坚主动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作为一名普通职工,在面对如此重大疫情,他只想贡献他自己的一点力量,尽早完成改造。院区改造和方舱医院建设完成后,田坚又坚持在运维的一线,多次进入发热病房进行运维工作,和硬件部所有同事一起保障了三个院区和方舱医院信息化设备的运维,体现了信息团队年轻人的担当。后来这些同事的事迹都被光明网和楚天都市报报道过。

  2.募集物资,共筑防线

  疫情突如其来,伴随着迅速实施的封城措施,物流系统几近瘫痪。筹集防护物资迫在眉睫,尤其是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他们急需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手套等关键装备。然而,由于物资短缺,一些诊室的医生甚至不得不面临“裸看”的困境。国家紧急调派的30多支同济医院救援队伍,自带的防护物资也仅仅能维持一周的使用量。一封封物资告急的求助信接连不断,院领导紧锁的眉头和设备科长熬红的眼睛、嘶哑的声音,无不透露出形势的严峻。

  在这关键时刻,我们意识到,物资的募集不应分部门、分你我,而是每一个员工的共同责任。我迅速在信息部门群里发起倡议,组建募捐物资小分队,并号召队员们通过各种渠道向全社会发出求助声,真实描绘我们面临的困境,呼吁大家伸出援手,共同抗击疫情。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重大灾难面前,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再次得到彰显。当我们在微信群、抖音等社交平台发布求助信息后,立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其中不乏来自海外的援助。我们强调,尽可能捐赠物资,如果一定要捐款,我们会引导其汇至指定的物资供应点,确保资金能够转化为实际所需的物资。就这样,从防护物资到医疗设备,再到计算机网络设备,源源不断的援助物资被送往同济医院。

  我至今记得第一笔防护物资到达时的激动场景。那天,同事李金兴奋地汇报说,我们联系上了“网红”明星李佳琦,他们在上海成功筹集到了9000套防护服、5万个口罩和1000个护目镜。面对紧迫的时间,我们与相关部门协商,拦停了原本前往青岛集散地的货车,改道直奔武汉,并成功获得了市指挥部的特别通行证。历经14个小时的长途跋涉,这批宝贵的物资终于安全送达同济医院,那一刻,大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医用防护服的需求量巨大,医务人员每进入一次隔离区就需要消耗一套。在疫情初期,防护服极度短缺。小分队四处联系防护服厂家,最终在湖北省仙桃市找到了一家生产工业防护服的厂家,他们库存尚有5万套防护服。虽然防护效果不如医用防护服,但在医务部门确认其可行性后,我们自筹资金,驱车200多公里将其运回。

  与此同时,信息部门的IT物资也面临短缺。由于物流停运,设备难以抵达武汉。在这个关键时刻,科室的一位同事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感染的风险,开车前往武汉各售货商处,勉强收集到了一些急需设备。此外,还有很多爱心企业向我们捐赠了设备。这些企业家在疫情面前展现出了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我们国家企业家精神的重要体现。有个广州的IT公司通过大学联系上我们,装满一卡车货物,并自己充当志愿者,开车从广州出发,沿途以泡面为食,只为将设备尽快送达。这些逆行者,除了用“英雄”来形容,我想不出更合适的词汇。新冠肺炎疫情保卫战的胜利,除了医护人员的英勇奋战,背后更有这些无名英雄的默默付出。

  其实,不仅我们在行动,社区的公告栏上也贴满了手写的倡议书。它们如同无声的呼唤,诉说着前线医护人员的艰辛与坚持,呼吁着每一位居民伸出援手。夜幕降临,社区的灯光依旧明亮,物资筹集的活动仍在继续。人们自发组织起来,有的负责登记,有的负责搬运,还有的通过网络平台发起募捐,将这份爱心传递给更远的地方。

  这场抗疫物资的筹集活动,不仅是对物质需求的回应,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这是一场关于抗疫物资筹集的温暖行动,它如同一股暖流,穿透了寒冷与恐惧,温暖了每一颗心。

  3.抗疫指挥,保障先行

  我记忆的深处,始终镌刻着一段难忘的经历——那是我和同事们完成的最重要且最具挑战性的任务。2月19日,接到光谷唐院长安排的任务,在光谷科技馆刚搭建的方舱医院紧急部署信息系统。在现场,我亲自督战,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直至所有工作部署妥当,已是凌晨2点半,我驱车踏上归途。

  途中,我又接到王伟院长的电话,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与期待。他提到,上午8点半将在同济医院召开一场疫情防控布置会,询问我是否有可能连线七家抗疫单位,共同举行一场线上工作会。我迅速将车停在路边,告诉他给我十分钟时间,我尽快论证后回复。毕竟,距离开会仅剩六个小时,而摆在我面前的,是七家单位还没有统一的视频会议系统,各自用的远程会诊系统终端也都不相同,也没有后来很方便的腾讯会议平台。

  我立即行动,紧急联系相关同事,将他们一一唤醒,并组建了一个微信群进行语音讨论。同时,我也邀请了相关视频终端的厂商加入讨论。经过紧张的讨论与论证,我们得出了一个现实的结论:在五个小时内,在武汉搭建一套完善的会议指挥系统几乎是不可能的,时间紧迫且物资匮乏。

  面对困境,我们并未退缩,而是迅速制定了一个临时方案:先让有库存的视频会议厂家尽量提供设备,每个同事驾驶一辆车,携带一套终端设备,形成一套流动的临时会议系统。只要哪个单位需要加入会议,我们的车就迅速前往,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方案一经确定,大家便迅速行动起来。我也及时向王伟院长回复,表示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举行会议。

  在单位会议室,我坐镇指挥,亲自参与显示大屏和视频终端的安装与调试工作。八点钟,时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亲临视察会场,随后,国办的同志也相继到来。他们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会场参会人员不得超过十人,座位距离必须保持1.5米以上,窗户要打开通风。更令我们心头一紧的是,我们得知即将主持会议的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

  然而,在即将清场的时刻,尚有两家的联调工作未完成。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挑战,我迅速冷静下来,指挥那两家单位改用手机热点连接。虽然画质有所牺牲,但声音依然清晰可闻。就这样,在最后一刻,我们成功完成了调试工作。

  清场后,我独自一人在现场做保障。虽然会议过程中出现了少许卡顿和一次断线的小插曲,但我迅速启用电话免提并配上话筒进行过渡,确保了会议的顺利进行。孙副总理看到我们紧张而认真的样子,安慰我们说:“第一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开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会后,我们深刻总结经验教训,重新设定并优化了方案。选择稳定可靠的线上会议平台,并进行了多次测试,确保会议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同时,为各个大医院和方舱配备了必要的硬件设备,如高清摄像头、麦克风等,以保证视频画面的清晰度和声音的流畅性。此外,还配备了适合窄带带宽的移动终端和5G基站,以应对一些特殊的适用场景。

  我们与国办、中办的联络人约定,今后会议召开务必提前一小时告知详细的会议参加单位和时间表,便于我们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就这样,我们成功保障了孙副总理的数十次会议。当我们在电视新闻里看到领导们在视频上布置工作、慰问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探望医院重度患者、与方舱的轻症患者交流时,我和同事们的脸上都露出了自豪而欣慰的笑容。

  在持续的抗疫斗争中,线上视频会议成为了指挥部与各个医院、方舱之间不可或缺的沟通桥梁。每一次会议,都是对抗疫工作的一次全面审视与深入剖析,更是对全体抗疫人员精神风貌的一次深刻展现。随着疫情形势的不断变化,指挥部不断调整和优化会议内容,增加了心理健康辅导、防疫知识普及、医疗资源调配等项内容,为抗疫人员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更让我感受到了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于担当的精神。

  4.云上医院,医心相连

  在武汉封城的艰难时刻,疫情的阴霾笼罩全城,日常医疗体系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冲击。市民因严格的疫情管控措施而面临就医难题,尤其是非新冠肺炎的诊疗需求被大幅压缩,严重威胁到民众的健康。与此同时,身处抗疫最前线的医务工作者,尽管英勇奋斗,却也难以兼顾其他疾病的诊疗工作,分身乏术。面对民众迫切的就医需求与医疗资源紧张的矛盾,医生们纷纷提议开展线上问诊服务。

  在我领导的信息部门完成发热门诊和住院部的紧急改造后,我们迅速将工作重心转向互联网医院的建设。首先,我们与HIS(医院信息系统)厂商携手成立技术小组,共同探讨并确立了建设思路。我们既要追求短期内的快速上线,以满足当前的迫切需求,又要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我们采用的是微服务架构,我们决定实现线上线下的一体化。于是,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设目标:易用性,确保医生无需额外培训即可使用。医生在诊间看诊时使用的医生工作站与线上看诊时使用的虚拟诊间站应保持一致,唯一的区别在于线上患者通过视频对讲进行交流;功能完整性,线上平台应包含线下工作站的所有功能,以方便医生进行居家远程诊疗。同时,医生在医院内也可继续使用工作站,无缝衔接线上线下工作;物流整合,与顺丰、邮政等物流服务商实现对接,并与患者手机看诊APP融合,使患者能够像使用美团等应用一样实时查看配送情况。

  明确目标后,我们迅速展开行动。信息技术部门与HIS厂商共同组建技术团队,负责平台架构设计、系统开发与集成,确保系统的顺利开发与上线。门诊部则牵头组建业务需求团队,由各科室主任及骨干医生组成,参与功能需求的制定,确保线上诊疗流程贴近实际、便于操作。同时,临床团队还负责制定线上诊疗规范,以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药学部则与顺丰、邮政等物流服务商合作,组建物流团队,实现药品及医疗物资的快速配送。此外,我们还与技术团队合作,打造用户友好的移动端界面,提升患者服务体验。

  然而,工作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困难。由于白天大家都要忙于抗疫和信息保障工作,会议大多在晚上进行。整个工程的协同管理也都在线上进行,工程师们都是居家办公。软件方案的书写、开发、调试、测试以及迭代都是在线上进行。经过20多个日夜的不懈努力,我们成功上线了互联网医院,并欣喜地看到问诊量持续上升。

  在友商们的共同努力下,互联网医院上线第一年患者问诊量就达到了40万人次,第二年更是跃升至135万人次,第三年则突破了200万人次大关,赢得了医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互联网医院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使患者即使在家也能获得专业医生的咨询与指导。特别是对于慢性病管理和复诊患者而言,这一模式大大减轻了往返医院的负担,保障了他们的基本医疗需求。同时,医生也能通过线上平台灵活安排工作时间,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医院,都能无缝衔接线上线下诊疗,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互联网医院的建设不仅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使优质医疗资源能够覆盖更广泛的人群,还在疫情期间为缓解实体医院的压力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不仅解决了市民的实际困难,也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式,展现了科技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中的巨大潜力与价值。可以说,互联网医院的建设不仅是对传统医疗模式的一次革新,更是对未来智慧医疗发展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1.jpg

  张晓祥,教授高工,长期从事医学信息学研究和医疗信息化建设工作,主持集团化和医共体医院HIS、EMR、HRP、数字化手术室、远程医疗、居民健康卡等多个大型信息化建设项目,擅长医疗信息化顶层设计、医疗流程优化和创新产品构建。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医疗信息研究所所长、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信息标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卫生统计与信息学会副会长、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常委,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计算机中心主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居民健康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相关链接:1.张晓祥:数字织梦,医路领航——HIS与我共成长的三十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