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鹏:多院区IT规划和实践

发布时间:2024-10-09
浏览次数:

  始建于1915年2月15日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简称北大医院)是引领临床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全国高水平医院之一,目前拥有中心院区、密云院区和大兴院区等多个院区,其中大兴院区于2023年12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在进行多院区IT规划时,我们希望建立一个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体系,由以病房为中心,转为资源一体化,为患者提供智慧医疗服务。”北大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周国鹏强调。

24.jpg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与中心院区采取的是差异化定位,对区域医疗资源进行差异化配置,与区域内医院实现双向转诊,良性互动。中心院区和大兴院区在制度、服务、质控、绩效和人员方面实现了“同质化”:采取同一管理制度、同一服务流程、同一质控标准、同一绩效考核标准且适度倾斜、同一科室主任且人员定期轮转。同时,北大医院大兴院区还实现了护理“垂直化”、管理“一体化”、资源“平台化”。

  “在床位安排方面,我们采取了全院‘一张床’模式,建立了智慧化信息系统以便统一管理,搭建了‘一站式’预约平台。” 周国鹏谈到,由此,实现了高效快捷合理调配床位、缩短患者等待时长的目标,同时有助于打破科室壁垒,进行跨科协作,保障患者安全。

开展多院区IT设计

  基于业务模式和管理变革,北大医院开展了多院区的IT规划设计。“我们在规划IT建设时,是基于临床业务需求进行的,因此所有的IT规划设计都邀请了临床医生的参与。” 周国鹏介绍,开展信息系统建设的一个目标是优化管理和运营流程,因此需在系统内减少过多确认的患者,让使用者有整体化和连贯的感受。

  为了实现不同院区间的网络联通,北大医院采取了以下措施:租用运营商两个不同路由的裸光纤链路,物理链路冗余保护;两院区的主备机房,各安装一台波分设备,进行设备冗余保护;通过波分复用技术,将1对光纤复用为多个波道(8个万兆链路),节省光纤租用成本,后期可灵活扩容波道;用于两院区间园区网的互联,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实现数据互通和容灾备份。


  在网络架构设计上,北大医院采取了以下思路:对网络、安全功能架构分块分层设计;科学的安全分区、完善的安全防护、全面的安全监控;考虑借助SDN、VXLAN技术、以太光网等新技术解决网络突出问题;双院区网络资源共享互备;架构支持未来多院区、多区域中心网络、信息的互联。“我们的不同院区通过中间两条链路搭建全院一体化的网络架构,在大兴院区实现了光纤进诊室,然后通过分线器与诊室内的电脑进行连接,由此极大降低了布线费用。”周国鹏强调。

  北大医院的网络架构,具有以下特点:采取三层网络架构,主干链路40G,设备、链路冗余,房间接入采用传统以太网和以太光网结合,适用不同场景;在院区应用SDN,全院共有超过1200个交换设备,可快速部署,简化运维管理;一套无线网络,承载内、外网无线应用,逻辑隔离;WIFI6标准,支持多种物联网拓展,全院安装近2700个AP,保证信号无死角;有线、无线网络统一的网络运维、终端准入管理。

推进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

  周国鹏介绍,北大医院部署了私有化的国产虚拟平台和分布式的国产数据库,为了中心院区和大兴院区的数据可以同步,同时两边互为备份,如果一边宕机了可以立刻启用另外一边。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的PACS系统与中心院区实现了交互,检查数据可以互相查询并实时更新。周国鹏谈到:“PACS医生在中心院区的诊室工作,通过光纤可以实时看到大兴院区的影像数据。大兴院区只需要有一个影像检查技师、一个护士和一个应急医生即可,极大节省了人力成本。”

  北大医院推动了包括医、护、技、管等核心业务信息的一体化建设,通过360视图把所有的就诊记录整合到一起,方便医护人员调用。医院建立了影像集成平台,通过360视图,把所有的影像全都集成到影像系统里。对此,周国鹏强调:“这些举措,使医生在工作中可以在同一个界面调用不同系统的报告,感受到了一体化的体验。”

  为了有效整合重症监护室的资源,北大医院上线了重症监护系统。由于重症监护涉及到NICU、CCU、EICU等多个部门,互相之间意见很难统一,为了使重症监护系统顺利上线,信息科结合护理部成立了重症管理小组,所有的需求必须由这个管理小组批。通过采取这些举措,医院成功上线了重症监护系统,将所有重症病房的系统整合到一起,标准也实现了统一。

  为了加强对医用耗材的管理,北大医院启动了SPD物流管理系统建设,项目于2023年3月筹划,于2023年10月实施启动,于2023年12月8日上线SPD系统。“我们用57天时间全面上线了SPD项目,可以说这是一个最快的上线速度,全力保障大兴院区顺利开诊。”周国鹏强调,SPD项目推动了医用耗材数据的互联互通,避免耗材的浪费,实现零库存,有效节省了成本,同时强化了廉洁风险防控。

  信息系统有效支撑了北大医院大兴院区的开业及运营,并与中心院区实现了联动,目前医院共有40多个学科在大兴院区出诊,日门诊量从最初的1500人次上升到4000多人次。

  “一体化的智能信息系统建设可以满足医院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变化,提供智慧的信息化支撑,满足医院高质量发展需求。”周国鹏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