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医信政策、行业、个人回顾
时代的车轮只顾向前,2023年已成往事。
本文按照政策、行业、个人三个层面,对2023年的医疗信息化进行简要梳理分析,与大家共勉。
一、政策层面:持续发力,导向鲜明,引导行业良性发展。
政策是导向,是产业发展的指挥棒。
前期,CHIMA已经对2023年医疗卫生行业发布的政策文件中进行了梳理。经仔细研读,个人认为,政策给予医疗信息化的两个定位愈发清晰:一是服务医疗卫生事业大局,起到压舱石的作用;二是助力医疗卫生行业高质量发展,起到承重墙的作用。
这两个定位,并不是政策赋予信息化的新任务、新使命,而是信息化本来就应该做的,份内的事。只不过前些年,医疗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其中不乏“一哄而上”、“盲目跟风”、“搞花架子”等产业躁动和诟病之处。
从2023年相关政策来看,医疗信息化回归基础设施建设的导向愈发明显,既有助于对行业建设“纠偏”,也有利于引导行业投资趋于理性,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二、行业方面:精致让位于实用。
政策是行业的先导。“压舱石”和“承重墙”的定位,更多地是强调安全、稳定和好用。这意味着,医疗信息化行业要适用新思路:精致要让位于实用,能用要提升到好用。
毕竟,信息化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看的。任何产品或者方案,幻灯片上讲得再好,也得能落地,还得能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强行拼凑在一起,再冠上一个“智慧XX”的名号。
因为,产品的本质是解决问题。
2023年,HIT行业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消亡,有的推陈出新,有的IPO,不同境遇的背后,当然有诸多原因,不能一概而论。但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企业到底是靠产品立身,还是靠幻灯片立身。毕竟,靠产品立身的企业,在天气不好的时候更抗冻。一个良性发展的行业,应该让更多靠产品立身的企业脱颖而出。
三、个人方面:更忙了。
近期,CHIMA有一篇文章,从医信工程师角度,回顾了2023年的工作,简而言之就是头绪更多,工作更忙,这篇文章非常好,很写实,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在文章的评论中也有所体现。
忙乱背后的原因很简单,政策和压力都是层层传导的。“顶梁柱”和“压舱石”的定位,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意味着从政策和管理层面,布置的课后作业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课后作业多了,留给大家看课外读物、自学的时间就少了。
除了面上的原因,我觉得还有一个隐性的原因,值得思考:
稀缺才有议价权。大家都是搞技术的,应该能感受近些年,技术变革越来越快,“科技平权”的潮流愈发明显,时下最流行的GPT,仅仅3个月就迭代出新一代的GPT-4。科技平权意味着,用户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获取和利用时下最新的技术,体验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及乐趣。
科技平权对信息科来说,一言难尽。它创造了一个物质丰盈、操作便捷的时代,既拉高了临床科室对信息化的期盼要求,同时也降低了信息科存在的专业性和稀缺性。这个时候如果你不够“警觉”,手里没点稀缺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工作量不够饱和,那你个人也好、科室也罢,议价权也会随之降低,很多杂活(锅)就会接踵而至,躲都躲不掉。
趋势面前,人人平等,我个人也在经历和感受技术平权带来的压力。面对压力和行业贬值,分享两点个人建议:
一是用兴趣爱好对冲疲惫。工作总会带来压力和疲惫,罗翔有句话说,不要相信压力能够转化为动力,你的压力只会转化为病历。人真正的动力,源自于内心深处对于快乐和兴趣的追求。
CHIMA作为医疗信息化行业学术团体,始终提倡技术和健康并重。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在很多CHIMA的学术活动间隙,都会安排跑步等活动。眼下数九寒天,CHIMA跑团里热火朝天,很多信息科主任、业界大咖在繁忙的工作间隙跑步打卡,从运动中更快更好地恢复状态,再反馈到工作和生活中,达成良性循环。
二是用榜样对标自己,改变思维。2023年,CHIMA公众号上发布了很多高质量的内容,我最爱看的是“HIS人生”专栏。这其中有很多靠技术立身、靠口碑服众的业界精英,分享自己的职场生涯和心得体会。很多作者,开会时听过人家讲课,参观见学时也请教过对方问题。但实话说,一面之缘只能学到皮毛,唯有静下心来,看看他们写的职场人生,仔细琢磨,你才能发现,优秀绝对不是偶然,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一种可持续的状态,一种厚积薄发的积累。如果你有心,能时不时地把自己和这些优秀的人进行比较,或者把他们优秀的品质逐渐往自己身上迁移,我想时间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以上便是个人对于2023年的政策、行业和个人回顾,不到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李楠,CHIMA委员。现从事医院管理和信息化工作。作者观点仅代表个人,纯属技术交流,与供职单位无关。
上一篇: 郑林:医疗数据统一归档应用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 李振叶:医院信息主管的九项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