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思路,信息化论证会见闻与思考
年度信息化项目建设论证会(以下简称论证会),是很多医院每年伊始的必备节目。会议形式多种多样,参与者既有一线使用者,也有管理决策者,但主线逻辑是一致的:科室提需求,机关统方向,全院一盘棋,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小需求融进大需求。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年春节早,很多医院抓住节前这段宝贵时间,组织召开论证会,我亦有幸旁听了部分友邻医院的论证会,这其中有一些共性的内容,我在《下一代医院信息系统:来自临床科室的声音》中已经提及,这里就不再赘述。
站在后疫情时代的大背景下,今年的论证会上,并没有出现“报复性消费”的风气,而是传递出来更多理性的声音。
一科室的精细化管理理念愈发强烈
前几年,精细化管理更像是浮在空中的口号,这次论证会上,我看到了精细化管理落在实处的举措:
首先是患者。之前,更多科室习惯于从患者在院内的就诊链中挖掘利用信息。这次的变化是,很多科室希望把患者在诊前咨询、诊后随访的碎片化信息,也沉淀下来。这样一来,院内就诊链+院外健康链,能挖掘和利用的内容更多。
比如,皮肤科提出一个很有专科特色的需求:无论诊前还是诊后,科室与患者通过微信在线沟通的频率很高,这其中不乏很多有价值的图像资料,这些资料应该从碎片化的信息中摘出来,打上标签,妥善保管,以便查阅分析。
这个需求点,让我想到很多手机的智能相册功能,按照人物、场景、主题等对相册进行分类管理。在描述需求的过程中,讲述人也提到了智能相册对他们的启发,看来大家身边的、手中的产品,确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思考和决策。
有类似需求的不只皮肤科,需求点也不只在患者,科室的设备、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及一些常态化的工作流程,都被科室纳入了“精细化管理”的范畴。究其原因,一位科主任在讲述时,说得很中肯:很多科里的工作,单纯交给人去落实是不够的,如果人休假了、调走了、生病了,工作要么断线,要么在临时被动转交他人的过程中出现损耗和偏差,所以还是寄希望于更稳妥的方式,建立一套尽可能不受人员变动影响的系统和制度。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离线,但是只要系统一直运转,管理工作就能保持在线。
更有意思的是,很多科室在描述自己对于精细化管理的需求时,都提到了这样一些高频词:上传、查询、浏览、导入、导出、统计、自动、报表。
如果科室对于精细化管理的共性需求,确实是基于上述高频词,那么,我认为,可以引导上述科室,转变思路,从“挨家挨户买系统”到“部署一套通用型的生产工具”,比如借助一些开放式平台,再邀请相关科室和信息科工程师共同参与,进行二次开发,也体现信息科的自身价值。
当然,仅靠一套表单系统,想要实现对于医疗业务中的人、物、流程等方面全覆盖、及时有效的管理,还是远远不够的,比如一些对环境监测要求比较高的实验室等,还需要物联网等技术的引入,这方面要跟科室做好引导和解释。
二科室逐渐认可有价值的AI产品和方案,但对于AI的全面理解,还需跟进一步
与之前相比,今年的论证会上,更多的科室提到了AI赋能的产品方案。
这是一件好事。这说明,面对真正能给医疗机构带来价值的AI产品和方案,医疗机构总体上是愿意坐下来谈的,也有积极的付费意愿。而不是像几年前,面对同样类型的产品,任卖方如何讲解,买方总是持保守和怀疑态度。
尽管这次,医院和科室愿意坐下来谈了,但是看到AI产品的“菜单”,新的疑问又来了:为什么训练模型的费用占比这么高?某某医院和咱们医院体量差不多,既然对方的训练模型已经成熟应用,可否拿来借鉴?这费用不就减下来了嘛?等等问题。
问题的背后,是买卖双方对于AI的商业价值和生产方式认同不够。
以深度学习模型训练为例,一个深度学习模型,从设计、训练到部署应用,不仅需要该业务领域的专家知识和经验,持续地对训练模型进行“精雕细琢”,还需要特定领域的海量数据作为训练资源。一个训练成熟的模型,不仅体现了人脑力的知识产权,还存在数据本身价值和知识属性。
以上便是论证会带给我的思考,能力有限,不到之处还请各位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李楠,CHIMA青年委员。现从事医院管理和信息化工作。作者观点仅代表个人,纯属技术交流,与供职单位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