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院产品观(十一):适老化设计
前言
最近,我经常收看一档名为《梦想改造家》的节目。这档以家居装修改造为主题的节目中,经常会提到一种设计理念:适老化设计。
适老化设计,顾名思义,是一种针对老年人群体的人文关怀式设计。通过在商场、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中,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及行动特点,做出相应的设计,包括实现无障碍设计,旨在让“建筑更加人性化,适用性更强”。为老人营造一个便利且安全的生活环境。
今年春节,父母来我家过年。我是做技术出身,家里自然少不了智能家居的身影。但是这些给我带来诸多便利的科技产品,却给父母带来了很多麻烦,甚至让他们显得无所适从。为此,我进行了一系列“去智能化”改造,把一些使用率高、便于替换的智能设备,换成了更符合父母操作习惯的传统设备。
这段经历让我认识到,“适老化设计”不仅仅是电视屏幕中的一种高大上的设计理念,它就在身边,关乎每个人的生活。
1适老化设计的医疗应用场景
节后,一次去医院的经历让我意识到,适老性设计在医疗场景中的重要性。
以往去医院,我更多是出于参观、办事等目的,心态较为平和。这次不同,当我卸下所有的职场身份,纯粹以一个患者家属的身份,带着焦躁的情绪,在一所陌生的医院里来回奔波时,心态和诉求都变了。
比如,当我手里拿着一堆单据找路时,我完全没有心情去掏出手机,扫二维码,拉起什么小程序,再跳转到院内导航。
相反,我下意识地倾向于选择肉眼可见的指路标识,我觉得这种无需借助任何技术的工具,在紧急情况和焦虑心态下非常好用。
再比如,当我使用各种自助机服务时,总是被一些不规范的设计搞得很困惑,比如下面这台取药自助签到机:看似挺大一块屏幕,近三分之二的内容是与我的流程无关的广告,还占据着主视线。当你带着焦虑的心态站在这样一台“不懂事”的机器面前时,你甚至觉得它就是来给你添堵的,而不是帮你解决问题的。
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举例了,也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医院或者公司。我想要表达的是,如果连我这样的从业者,在医院就诊时,面对各式各样的数字化工具和场景,都免不了困惑,那可想而知,中老年群体在面对所谓的智能化就医场景时,要面对怎样隐形的数字鸿沟,会是怎样的无所适从。
2老年群体的特点
个体在进入老年期后,老年群体的生活特征和认知能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对此,在《顺丰速运APP适老化体验设计复盘》一文中,作者将老年群体的退行性变化特征分为视觉、操作和认知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图源自“SFUP Design”公众号
3对于适老化设计的几点建议
一是遵循既有的设计规范。在数字医疗诞生之前,传统医疗已经存在很多年,在用色、文案、样式方面,早就形成了一套既有的行业规范。数字化的医疗产品作为一个后来者,更多的应该是去遵守规范,而不是盲目创新。
比如下图是我医院门诊大厅里张贴的一张“取药流程”,与门诊大厅主色调保持一致,有事说事儿,重点突出,没有任何的干扰项和多余信息,一目了然。
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某个门诊自助机界面,一眼看过去,是不是觉得内容“过于丰富”?信息密集度高,文本获取难度大,与患者无关的干扰选项太多,尤其是文字上的图标,既是干扰项,还挤压了文字显示的空间,背景图更是一个与需求毫无相干的整体干扰项。
二是从真实世界自然引出数字场景。在数字场景出现之前,用户对于医疗场景的认识和习惯多来自于真实世界,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线下,这个线下世界的既有设计规范和使用习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都是这样看着过来的。数字化医疗工具和场景的介入,既不应该挤压传统医疗场景的空间和位置,更应该借助传统场景,选择更平滑的方式,在传统世界和数字场景之间,搭建一个平滑的过渡桥梁。
比如,把拉起院内导航的二维码,就放在传统导航里,既保留了传统导航的直观便捷,也预留了数字化工具的入口。
还有个很好的例子,很多医院里都有类似“专家简介”的海报和宣传栏,散落在门诊大厅、科室走廊以及医院的主干道上。仔细留意会发现,尽管随着各类在线业务的上线,类似专家简介、出诊信息等信息已经陆续搬到手机屏幕里,但是,传统的海报和宣传栏前,还是不时的有患者驻足观看,甚至拿出手机拍照。这说明什么呢?
首先,海报和宣传栏,在内容展示的可视性上,确实比手机屏幕要好太多,也更符合中老年群体的阅读习惯。其次,由医院张贴的海报和宣传栏,代表了一种官方背书,更容易获取患者信任。
那么,是不是可以考虑,在海报、宣传内容中增加二维码,通过扫码拉起医院的官方公众号、医生的个人主页、排班信息等等,让用户快速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源,同时建立真实世界和虚拟场景之间的关联。
三是尊重患者的心态。谁都不希望自己老去,更不愿意别人把他当作老人。有一阵儿我父亲总是丢手机,我妈当着他的面跟我说,给你爸买个老人机算了,省事,丢了也不可惜。我爸一听就不乐意了,我赶紧打圆场说,我爸玩智能手机玩得挺好,还是给他买之前那款智能手机,小心点就是了。
所以,在做适老化设计的时候,不能只考虑产品本身的功能,也不是把字体调大一点、对比度调高一点那么简单,而是要用同理心来觉察老人群体的心理和情感,不能让他们觉得,因为自己老了,我们才设计了这个产品去帮他(她),而一旦用了这个产品,就意味着被打上了“老人”的标签。就像我刚才提到的例子中的老人机。
在这方面,国家政务平台就做得很好,在“防疫健康信息码”界面底部,采用了“关怀模式”的描述,而不是“老年模式、老人版本”等,技术的温度,就体现在这些细微之处。
再举个很好的例子,很多人都有个习惯,看到不错的科普文章,会顺手转发给自己的父母,我也是这样。但时间久了我发现,科普文章逻辑严密、内容都不短,想要希望父母准确理解其中的意图,多少有点儿难度。我只能在转发的同时,把文中的重点摘录给父母看,提醒他们注意。
最近,在一些医学科普文章中,我发现了积极的变化: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用一张图,配上较大的字体,把文章重点罗列总结,父母只需要看这张图,就能掌握精髓。我认为这也是一种适老化设计的体现。
4结尾
我常听到一种说法,青年人是引领浪潮的“数字原住民”,中年人是亦步亦趋的“数字移民”,老年人则是被拒之门外的“数字难民”。适老化设计,就是为了消除三种身份之间的割裂感,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能生活。毕竟每个人都会老去,现在以产品设计者的身份进行适老化设计,就是帮助老去后的自己。
作者简介
李楠,CHIMA青年委员。现从事医院管理和信息化工作。作者观点仅代表个人,纯属技术交流,与供职单位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