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心医国际:打造基于实体医院的互联网医疗运营服务平台【CHIMA2018案例分享】
发布时间:2018-06-30
CHIMA 2018 医院互联网应用典型案例推荐
案例提交:打造基于实体医院的互联网医疗运营服务平台推荐单位:心医国际
案例名称:心医国际:打造基于实体医院的互联网医疗运营服务平台
- 案例概要
- 服务对象含及覆盖范围
帮助各级医疗机构:提高品牌管理效能和诊疗质量
帮助广大医生:快速提升诊疗技能,实现学能力闭环
帮助广大患者:构建诊疗更精准、就医更便捷的通道
心医国际已构建全国最大的远程医联体网络,包含全国31省5700+医院、160+医联体、160+区域龙头、50+国家三甲以及20+专科龙头,并形成基于临床业务的海量真实诊疗数据。
- 服务内容
- 关键技术
- 成果分享
目前,心医国际总计建设和运营的各类医联体项目达到168个,区域医联体成员单位超过3300余家,基层医生超过18万,年远程会诊诊断例数已达18万例,其中延川县远程医联体为全国首创的六级远程会诊网络,即“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协同远程医疗体系”。
同时,心医国际积极赋能各级医疗机构,目前已开展了呼吸、肿瘤、神经外科、康复、血管外科、心脑血管、肝胆外科等12大品牌学科共建服务,在全国落地实践了27个专科医联体。
案例分享:
- 大同市构建三省教学协作医联体,积极探索医联体服务多点突破
大同三院有效利用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病例讨论、远程讲座和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基层实现帮扶,截止2018年1月,已开展远程会诊555例,其中向上会诊20例,向下会诊499例,远程教育36例。远程病例讨论2次,卫计委组织药学部远程讲座加病例讨论1次。
- 陕西安康“省市县乡村”全覆盖五级医联体
截至2018年5月31日,安康市心医远程诊疗平台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共完成会诊8431例,其中影像7317例,心电583例,临床531例,对乡镇,对乡镇6889例,对二级以上医院925例。通过安康市心医国际远程医疗平台线上教学32场次,全市县(区)医院、中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室6018余人次在当地参训。医疗服务覆盖到村级卫生室,真正实现了“纵向到底”,有效推动了“健康扶贫”工作的落实。
- 全国首创六级远程会诊网络—延川“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协同远程医疗体系”
为方便基层的村民,组建了由13台救护车构成的服务乡镇卫生院的流动医院,所有流动医院全面部署心医远程医疗移动平台,实现远程会诊、远程门诊、远程教育等服务在贫困偏远地区的广泛落地。
- 瓦房店市医共体:人财物一体化管理的紧密型医共体
2017年,瓦房店市中心医院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系统,针对疑难病实现远程会诊。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系统的扩展与对接,目前已实现与北京23家、上海22家知名医院打通远程医疗协作网。
- 经验教训
技术,专业的院内信息化技术与区域信息化技术
心医通过全国设立的5大研发中心、340余人独立研发团队、超过200人的远程运营和质控团队,服务各级医疗机构及各类医联体项目。心医通过强大的信息技术服务能力,以信息交换与共享为支撑的区域资源协同,逐步促进实现科学管理,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协作共享。
心医国际业务经验广泛,产品体系包含区域卫生方案、分级诊疗系统、医疗机构方案、院间方案等多个板块。院内信息化起家的心医国际具有丰富的医疗IT业务经验,这是心医国际打通医院业务的关键优势,这点优势尤其是相对于“跨行业参与者”而言更加明显。
资源,即心医国际网络所覆盖的医院和医生。
对上端医院,以及医生集团、学科机构、药企等生态合作伙伴而言,只要一站接入心医网络,即可批量化触达全国5000多家医院,从中选择各自目标医院进行匹配,即可迅速开展业务对接。对申请端医院而言,只要接入心医网络,即可一站对接全国50余个国家级三甲医院,以及160多个区域龙头医院和专科医院,极大提升了申请端医院和上端医院建立合作、开展业务的效率。
运营,即心医国际经过五年探索和积累所建立的完整运营服务体系,或称为医联体管家服务。
医联体不仅要“建起来”,更要“动起来”,对医联体内的中心端医院而言,心医国际的运营服务涵盖了医联体网络规划、需求匹配、过程管理、自运营体系建立等服务内容。
1. 医联体网络规划:向上与国家级中心战略联盟,形成区域学科中心,打造专科品牌;向下利用重点科室对基层进行学科建设和渗透。
2. 基层端需求匹配:调研并挖掘基层医院需求,根据省市县乡村不同级别、不同特点的医院,有针对性的匹配中心端医院的资源和服务,扩大医联体的覆盖面并提高业务量。
3. 运营过程管理:包括申请、分诊、质控、资源匹配、审核、发布等端到端的流程管理。
4. 自运营体系建立:心医运营服务的核心是咨询、规划、资源匹配。具体的流程管理,通过培训和实操指导等工作,将运营服务的具体内容交接给各医院的陪诊医生或护士来完成,从而帮助医院建立自己的自运营体系,提升运营的效益。
- 下一步发展计划
为此,心医国际进行了一系列前瞻性的战略布局。自2013年以来,公司在行业里率先开展了远程医联体网络的规模化覆盖,并结合业务实践,打造出“分级架构+临床流程+专业团队”的可持续运营模式,服务于实体医疗机构。
互联网与医疗的结合,一方面在空中完成了基础的咨询挂号,让百姓更加便利;另一方面,医疗服务本身不能在空中完成,互联网的结合更重要的作用,是帮助实体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让有限的医疗资源在不同医院之间,在不同地区之间获得更加合理的分配,让医疗的能力和效率得到提升,这才是分级诊疗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因此这也是心医国际已经覆盖,正在推广和未来发展的——基于实体医院的互联网医疗运营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