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苏州市吴中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互联网精准健康教育服务平台案例【CHIMA2018案例分享】
服务对象为辖区内居民、社区站、中心医生、家庭医生、各级管理部门。
覆盖范围包括全区各个公立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乡镇卫生院,全区居民。
二、 技术实现
2. 功能框架 系统建设模块包括健教资讯、就诊指南、精准匹配、资讯推送、数据分析五大模块。分别从健教内容、健教方式、数据分析三个方面实现精准健康教育的目标(见图1)。
图1 互联网精准健康教育服务平台功能框架
3. 提供web服务 通过服务模式提供推送。其他系统只要通过向服务平台推送ICD编码,通过接口服务返回的链接获取相关知识。所以平台能与其他的软件相匹配,只需通过服务调用模式即刻实现其服务目的。
4. 工作流程 系统主要工作分为四部分内容:居民自我标注、观看健教资讯、查询就诊指南;家庭医生随访时对居民进行类型标注、向居民推送健教资讯;管理者查看分析数据;系统自动完成健教资讯和居民的匹配并实现精准推送(见图2)。
图2 主要工作内容
三、 服务内容
2. 就诊指南 就诊不知道应该去什么医院、挂什么科室的号、找哪位专家问诊比较好,是居民在就诊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类问题。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将常见疾病进行分类,为居民提供就诊指南服务,包括疾病、医院、科室以及专家信息,方便居民准确了解身边的医疗资源,根据自己的看病需求选择医院、科室和专家,降低居民的就医成本。
3. 数据分析 通过记录健教资讯的推送记录和观看记录,系统能够为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居民健康数据分析报告。管理部门能够准确了解某一时间段内某个地区居民对疾病健教信息的关注程度,以及区域内疾病数量分布情况,为提升居民健康水平的决策提供精准的数据依据。
四、服务途径
2. 家医APP 家医APP是吴中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要载体,在安装了家医APP并绑定个人信息后,系统根据家医APP中居民的医疗信息向居民推送与之相关的健教资讯。
3. 短信平台 当居民没有关注微信公众号并且没有安装家医APP时,系统能够根据居民在健康档案中预留的手机号定时、定量的发送健教资讯内容和内容链接,居民能够以短信的方式获取与自己相关的健教资讯。
4. 社区视频教育 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医院是普及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的一个重要场所,通过在社区医院的公共等候区放置LCD触摸屏,播放相关的健康教育资讯,使前来就诊的居民能够通过健教宣传视频获取相关的疾病知识。
5. 社区随访推送 随访是家庭医生对居民健康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家庭医生为居民进行定期随访的时候,能够较为准确的了解居民近期的健康状况,在工作过程中为他们推送相关的健教资讯。
五、 服务效果
六、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居民就诊疾病ICD不全 ICD编码能够比较精准的对居民进行区分,但是居民就诊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医疗机构对ICD编码的匹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系统无法完整获取所有居民的疾病ICD编码信息。对医疗机构的ICD编码进行统一,规范ICD的编制。
3. 急性疾病宣传不足 在居民出现突发疾病的诊治过程中,由于疗程短、治愈快、治疗地点不固定等因素,系统无法及时准确的获取患者诊疗信息,无法针对居民的急性疾病进行健康教育的精准推送。解决数据实时交互,能够实时获取到患者诊疗信息,推送相关的知识。
4. 健教知识库匮乏 作为居民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目前成体系的健教知识比较匮乏,高价值的内容不多,内容类型比较单一,文字和视频内容不够细致、全面,没有完整的体系结构。通过组织专家或者相关医疗工作者,编写科普资料、录制健教视频等,扩充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