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家庭医生产品逻辑之:从数据中发现真相
这是我撰写的第四篇关于互联网家庭医生的文章。
从零到四,对于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我有两点认识逐渐清晰:
一、未来的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一定会很有用。尽管互联网家庭医生是一个新事物,尽管它比起医药电商等热门话题来不怎么吸睛。但是,把时间轴拉长到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多,它的重要性和价值,一定会得到很好的体现。
二、目前的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不太好用。尽管我们坚信,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的积极意义和实用价值,但是,医疗毕竟是一种专业的服务。就目前我所能体验到的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来看,它们离用户的期待和价值体现还有很大距离,需要一点点的去推敲和打磨。
这篇文章,我还是继续从生活中的小事中,推敲互联网家庭医生的模式,挖掘其价值所在。
中秋是合家团聚的节日,刚刚过去的这个中秋节,我过得一点儿都不开心。
往年中秋节,我父母都会带着一大堆好吃的,坐高铁来到我的城市一块儿过节。
今年中秋前夕,万事俱备,在我的热烈期待中,父母突然改变主意,跟我说:准备把吃的东西寄给我,人就不过来了。
在我的再三追问下,我爸交了底:你妈前些日子在家拖地时滑倒了,行动不便,一直在家休息,出不了远门。
我追问:前些日子是多久?我爸不好意思地说:一两周了。我再问:去医院了吗?我爸说,没去,你妈嫌麻烦,我也觉得不要紧,休息几天就好了。
我听完真是又生气又无奈。
生气的是,老年人摔倒是多危险的一件事啊,在我爸妈的眼里,就这样糊弄过去了,既不告诉我,也不去医院。
无奈的是,在《做朋友还是做网友?互联网家庭医生产品逻辑》一文中,我已经委婉地抱怨了互联网家庭医生的“失位”。还好,我凭借自己敏锐的“嗅觉”及时“补位”,发现了父母的健康隐患,然后请家庭医生及时干预,化解了风险。
但是,这一次,连我都没发现父母的异样,更别指望家庭医生了,父母的健康状况,又成了一片“看不见、摸不着”的盲区。
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我开始仔细回忆父母的日常行为,试图从中寻找可以尽早发现健康问题的蛛丝马迹。
我突然想到一个细节:以前我妈出门总忘记带手机。后来,在移动支付的普及和疫情严管的双重影响下,她逐渐养成了出门带手机的习惯。
在《疫情期间的信息化视角思考:健康码》一文中,我提到一个观点:人和智能手机已经捆绑成为实时在线的“数字人”,在日常生活中,数字人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各种数据,被智能手机采集和捕获,传到云端。
按照这个理论,我接着往下想:在我妈受伤休养的这些天,她作为数字人产生的某些数据,一定会发生变化。
比如,一项看似很不起眼的数据:步数。
我拿起手机,打开微信运动一看,果然:我妈最近一周每天的运动步数都是零(微信运动中只能查看好友近一周的数据)。国庆我回了趟家,特意用她的手机看了一下她的微信运动步数。从她摔伤那天到痊愈的两周,微信运动步数一直是零。
这就对了,我心中暗喜:虽然在我母亲意外摔伤后,她和我父亲延续了“报喜不报忧”的传统作风,瞒过了我,却瞒不过智能手机,还是留下了“证据”。
遗憾的是,我并没有及时发现这段持续异样的数据,错过了最佳时机。我甚至有一点懊恼:我每隔一段时间会回家探望父母,顺便观察他们的生活方式。最近几次回家,我留意到一个细节:爸妈每天晚上都会打开微信运动的界面,看看自己今天走了多少步,朋友圈里谁走得最多,相互点个赞等等。
于是,有一阵儿,我把自己的微信运动设成置顶,将他俩的微信设为关注,每天都给他俩点赞鼓励。可有时候工作一忙,就把这事儿给忘了,刚好就错过了我妈受伤的这段日子。
试想一下,如果我可以严格坚持每天为我父母的微信运动点赞,在连续几日看到他们的步数出现明显异常时,会不会引发我的关注和进一步问询,我觉得会。
这也说明,人盯人总会出现漏洞,不是算法的问题,是人的问题,有些事还是要交给机器去盯。
当我得知母亲摔伤后,便尽快安排她去医院就诊,还好问题不严重,很快就痊愈了。
母亲康复期间,我养成了每天看她微信步数的习惯,从几百步、刚上千,最后稳定在五千步左右,数据从侧面印证了母亲的康复过程。
老年人的生活很有规律性,这一点也体现在微信步数上。看得多了,我对父母的微信步数也做到了心中有数。
有一天,我看到父亲的微信步数突然从几千蹿升到过万,再看时间,才刚过中午,明显不符合常理,一问我妈才知道,我爸早上跟着朋友们去户外徒步了。
随后我便安排家庭医生对我爸进行了一次例行随访,就户外防晒、保护膝盖等几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给我爸来了一次“现场宣教”,效果明显比我在那儿苦口婆心地唠叨要好。
在这篇文章即将发布时,我看到这样一条新闻,与我在案例中的想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微信通过步数,对于国庆期间群体的生活状态进行详细分析。新闻和案例的背后,都说明了数字时代,“数字人”和生活状态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现阶段的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有一项很明显的短板:服务方总是希望患者主动来提问,进而激活这项服务。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患者不开口呢?如果患者开不了口呢?难道就让患者始终处于和医生失联的盲区?
我想,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极大地降低了用户对于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的信任,引发了用户对其服务有效性的质疑。
想要当好一个家庭的健康管家,必须要有及早预判和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案例之前,我从未想过微信运动步数和家人健康之间,会有这样的关联性。
在这个案例之后,我认为,深挖用户数据背后的价值和规律,既是避免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滞后和失位的有效手段,也是赢得用户信任、帮助用户发现真相的有效工具。
试想一下,如果在本文的案例中,由机器和AI第一时间发现我母亲步数(或者其他数据、指标)的异常,并推送给家庭医生;随后家庭医生及时介入干预,引导我母亲去就诊,最后再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家庭医生已经做了哪些工作,目前是怎样一个局面。
这样的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既让我感动,也让我心动,这才是我想要的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
下一篇: 郭扬帆:医院网络安全整体架构思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