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通办!四川统一新医保信息系统争取明年正式运行

发布时间:2021-06-04
浏览次数:

5月31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四川省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彭波介绍了四川在优化医疗保障公共管理服务方面的具体安排,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宋世贵介绍了四川推进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具体措施。


从省内通办到跨省通办 四川新医保信息系统争取明年上线运行



“医疗保障公共管理服务承担医保基金支付、服务参保群众等重要职责。”彭波表示,《实施意见》从统筹城乡发展、适应人口流动的角度,提出优化医保公共管理服务的四项改革举措,涵盖医疗保障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经办能力建设以及医保服务创新。


提升医疗保障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四川将推动统筹区内全面实现医疗保障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推动实现跨统筹区医保经办服务事项“省内通办”“川渝通办”和“跨省通办”;推动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全环节网上办理。


推进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方面,建设四川统一的新医保信息系统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计划今年底完成新系统主体建设,争取明年正式上线运行。云平台、中台、区块链、AI、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全面用于医保线上线下各类业务,‘指尖医保’‘无感医保’等新的服务方式和渠道,将为参保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满意的医保服务。”彭波表示,新系统的上线,将实现全省医保信息互联互通、数据有序共享,彻底解决医保信息系统过去的孤岛化、碎片化问题。新系统还将全面贯通医院、药店的信息系统,为医保基金监督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经办能力建设方面,四川将推动医保业务向乡镇(街道)、村(社区)下沉,实现基层医保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推进医保服务创新方面,四川将支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医保经办服务,通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规范与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合作。同时,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机构优势资源,为医保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技术支撑作用;建立区域医保管理协作机制,实现紧密的公共服务和基金监管,进一步提高医保治理水平。


全面推进临床路径管理 控制不合理费用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着力推进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宋世贵表示,持续改善医疗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及时、方便、高效的医疗服务,下一步四川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和国家(西南)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全力争取更多的专业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四川落地,打造优势专科集群,大力发展传染、儿童、妇产、肿瘤、精神、口腔、康复等专科医院,健全“门类齐全、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医疗服务体系。


二是全面推进医疗临床路径管理。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与医疗质量控制、支付方式改革、绩效评价、医院等级评审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全面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引导医院和医务人员合理利用医疗资源,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有效控制不合理费用。


三是深入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加强城市地区网格化医疗集团布局管理,形成以市带区、区社一体、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构建管理、责任、利益、发展等多方面的共同体。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专科有效联动、医防有机融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


四是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全力支持互联网医院建设,完善互联网诊疗收费、医保支付和利益分配政策,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优化医院服务流程,推进分时段预约诊疗、移动支付、检查检验结果自助查询等便民服务。


来源:红星新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