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选修课(3):跨界

作者:李楠 发布时间:2021-01-26
浏览次数:
前言

《穷查理》里提到一个观点,如果你想让一个人变穷,只需要三个方法,其一便是:尽可能只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历去积累知识,千万不要从其他人那里学习和分享。


《乌合之众》一书中对群体有经典的描述:群体中的个体表现出来的特点之一是,个人的思想与情感因暗示的力量和相互传染的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


借用此理,当你置身于信息科这个群体时,你会不由自主的维护群体的利益,你眼里只有两种人:懂二进制的和不懂二进制的。


这句话提醒了我,人不能只沉浸于自己熟悉和擅长的领域里,尤其是在医院这样一个专业繁多、讲究人文的开放式环境中,以医院信息科作为配角的身份,如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认二进制”,怕是既无益于个人职业成长,也会使得科室建设发展遇到瓶颈。


因此,便有了这个系列的文章,我们来聊一些医院之内,技术之外的内容,技术的迭代和部门的进化,都不能只依靠单点爆破,必须是全方位的提升。


因此探讨信息科进化论有其意义。



01


写作原因



在“信息科选修课”这个系列确定之初,我就想好了,其中有一篇是要跟大家分享“跨界”这一话题的。当时我的想法比较简单,“跨界”就是为了出彩。


后来陆续接触一些案例,加上身边的经历,我开始修正自己的观点。修正后,我认为,作为一名医院信息科工作人员,“跨界”更多的是为了兜底。


这也是为什么,《信息科选修课》系列在发布《同理心与洞察力》《营销》两篇后,停止更新了一段时间的原因。我写作并没有带有明显的目的性或者是KPI考核,我更希望自己思考成熟之后,展现给大家一个相对成熟、有价值的观点,不负各位的点击和时间。


02


几个小故事



先分享几个与信息科工程师有关的小故事,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其中的单位、项目等隐私,我都做了模糊化处理。


(1)跨界是为了保全自己


某医院信息科承办行业学会年会,信息科工程师制作了会议议程海报。海报对外发布后,因为配色和排版不好,已经影响到了基本阅读。在收到诸多反馈意见后,主办方不得不紧急将海报下线,请宣传科人员进行修改完善后重新发布。


事后,我找来新旧两款海报对比,旧款的配色确实有点儿“辣眼睛”,甚至连时间、主讲人等关键信息都看不清楚,难怪会引起很大争议。而调整后的海报改动并不大,只是在色彩搭配上做了些许改动,整体内容清晰,风格清爽了很多,也收获了绝大多数掌声和肯定。


而那位最初受领任务、设计海报的信息科工程师,虽然说付出了很多,完成了绝大多数工作,但终究被大家记住的,却是自己无心造成的工作失误。


无独有偶,前不久和某团队沟通一款医疗小程序的开发事宜,在测试版的小程序中,开发团队使用的小程序背景,看上去花花绿绿的,颇有点儿当年QQ空间的感觉,显得不够严谨,甚至有点儿业余。在讨论完功能、流程之后,我提议,把测试版小程序的背景色换成“医疗色”。


实际上,什么是医疗色,业界并没有标准定义,甚至可以说,这只是一种业内的共识。但是,当开发团队按我的建议,把花里胡哨的配色改成单一的医疗色,不仅收获了更好的视觉效果,也得到了科室使用方的好评。


所以说,为什么要跨界?


跨界是为了“一专多能零缺陷”,“一专多能”是对于技术的掌握,也是立身之本。零缺陷则是尽量减少工作领域的盲区(比如上文中提到的色彩搭配禁忌、行业共识等等),尽可能避免陷入越干活越暴露短板,越容易引发争议的怪圈。


(2)跨界是为了差异化生存


我遇到过一些优秀的驻场实施工程师和信息科工程师,他们都有一个很好的优点,即:有着不设边界、敏而好学的学习态度,在一个新项目或者新技术刚刚引入医院,甚至在同行中无人问津时,他们就开始关注,并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通过看论文、参加会议、咨询专家等等,不放过每一个可能的学习机会,很快就成为某一个新知识领域的先驱。当这个项目实施完成,获得大众关注之时,他们已经成为了这个领域的半个专家,实现了知识资产的“低买高卖”


相比之下,有些同仁,似乎更关注产品的软硬件参数、架构等IT方面的内容,而对于项目中的医疗内容不太感兴趣,甚至会直接略过。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区别在哪儿呢?


我在北方长大,小时候家里一入冬就会腌咸菜。腌咸菜时,会在咸菜缸里放几块石头压着菜。放上十天半个月后,石头还是石头,缸里压着的菜品却成了可口的咸菜。


区别就在于吸收。


职场上的吸收,是一种不设边界、敏而好学的工作模式,帮助我们快速成长,在职场中实现跃迁。对外部世界保持敏锐,随时观察和发现身边有较大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的知识或者机会,这也是很多优秀的技术人员,区别于别人的学习思维方式。


从我个人来看,“不设边界、保持好奇心”的工作态度,是一种非常好的内在驱动力,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显著降低对于重复和单调的运维工作带来的倦怠。我以前在信息科工作时,跟过很多技术项目,比如合理用药。项目刚接手的时候,我负责的工作都是纯技术的,比如为乙方提供环境和必要技术支持等,但工作过程中,我逐渐开始对于项目背后的医疗和管理逻辑产生兴趣。合理用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搞?为了弄清楚这几个问题,我开始隔三差五的旁听院周会,因为其中有一个例行环节:医院合理用药情况定期分析点评。听听药剂科主任怎么讲,院里怎么看待这项工作,讲到哪些重点,有哪些概念是我不懂的,我会记下来,会后再研究。


多听几次之后,当我再回到合理用药这个项目,我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关注开发环境和技术问题,而是更关注产品如何体现管理思维,实现管理思维意志,这个时候,我看问题的角度和层次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也对合理用药产品给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从这个角度来说,职场上的吸收,也是一种同质化背景下的差异化生存方式。当我通过跨界,解锁了一个个原本不在信息化工程师范围的技能,比如医政、医管、合理用药、护理等等,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创新,通过这种能力提升和认为范围的扩大,来实现差异化生存。


(3)跨界是为了更成熟的心智和饱满的人格


我刚毕业,在新疆基层医院工作。那时没有社交网络,能认识周边医院的一两个技术大牛,就觉得是特别荣幸的事。有一次,外院的领导来我医院检查指导工作,我刚好陪同对方的信息科主任。工作之余,我跟他提起他手下的一位工程师,我说:你们科那谁谁谁技术真的很棒,也非常热情,我有啥不会的都请教他,有求必应,很厉害的。


这位信息科主任有些无奈地说,这小子啊,我真是又恨又爱,技术能力没得说,就是.....不会来事,不好带出去。


我当时年龄小,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主任看我迷茫的眼神,大概给我讲了一下这位工程师的轶事:


不久前,信息科主任受命,陪主管业务副院长去外地参加医疗信息化会议,考虑到这位工程师平时工作不错,还向会议投了稿,于是信息科主任安排他一同前往参会陪会,这既是对其业务能力的认可,也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展示自我的机会。


可谁知,这位工程师在陪会的过程中,因为算法过于独特,导致“洋相百出”:先是院里派车送大家去机场,这位工程师带车,先去接院长,又去接科主任。当科主任看到车门打开,院长在车上时,脸色非常之尴尬。工程师的逻辑是:院长家近,主任家远,按照“最短路径”规划,自然是先接院长咯。但是,让院长去接科室主任这种做法,双方心里肯定难免都不太舒服的。


其次,在会议地,东道主设宴招待院长、信息科等人,工程师也跟着参加。席间,双方高层要谈一些合作等重要话题。这个时候,院长给信息科主任使了个眼色,信息科主任秒懂,转身对工程师说,你去给咱找些资料来。


(这其实是领导安排下属暂时离场的一种惯用借口。有些领导会说,去找个烟灰缸来等。但那天刚好在座的都是医院工作者,都不抽烟,所以信息科主任随口说了句:找些资料来。)


显然,这位工程师并没有理解到科主任的“良苦用心”,而是会错了意:他掏出手机说,资料啊,不用那么麻烦,我手机上有好几个搜索软件,可以搜索需要的资料。


现场气氛一度非常尴尬。


当时我还年轻,总把别人的笑话当故事听。后来随着年龄增长,我意识到这些笑话背后的问题:因为信息科的工作环境和性质决定了,大家从本能上更希望与二进制和机器打交道,因为机器逻辑更简单,充满了更大的确定性。


但是,工作以外呢?人都是社会中的人,大家彼此关联,相互制约,在对局、博弈和互动中所产生非常多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提示我们,思考问题时不能一厢情愿,自说自话,只考虑自身;还要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心态,合理应对。很多笔记本的CPU会根据任务的需要自动变频,控制发热和节能,其中也蕴含了这种人性理念。


我们需要更加成熟的心智和饱满的人格,去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拿出最优路径,而不是“最短路径”。


03


如何跨界



关于如何跨界,业内专家已经给出了很好的意见,比如薛万国主任的《未来医院信息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冯火工程师在《2020年医信工程师个人总结》中提到的利用知识付费内容扩充自己的学习方式等等。


冯火工程师文章截图


除此以外,我还想分享一点,如果你想系统性的培养自己的跨界能力,不妨试试去读研,尤其是跨专业读研


这个观点来自于最近和一位兰大管理学院的教师交流。她说,自己在接收研究生时,会优先考虑跨专业的学生。比如,工科背景的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做数学模型的能力可能比一般管理类的学生更有优势。然后,管理方面欠缺的知识,通过考研备考的过程,加上研一的课程,可以得到充分弥补。而且,很多跨专业读研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本科专业所学,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思维来研究自己所报考的专业。


当然,我要补充一句:我自己是跨专业读研的受益者,所以这部分观点,有一定的主观性。跨专业读研是具备一定挑战性的,建议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结合职业发展规划,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跨专业路线和方式。如果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兴趣,盲目地跟风去选择,后果不堪设想。


以上便是我关于跨界的一点想法,不到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李楠,CHIMA青年委员。先后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和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现供职于某公立三甲医院,从事信息化工作。作者观点仅代表个人,纯属技术交流,与供职单位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