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互联网案例分享

作者:互联网案例 发布时间:2018-06-11
浏览次数:

自CHIMA启动医院互联网应用案例推荐工作以来,得到医院和企业的积极响应。自今日起,我们将案例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分享。并在贵阳网络大会期间发布印刷版医院互联网案例集

项目主要内容

(1)推行集约式预约挂号平台,在广东省内率先实现基于挂号池的多途径预约挂号平台,陆续整合了医院官网、电话、第三方挂号机构、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等多种形式的预约挂号,患者从以往现场排队挂号到利用网站、电话等手段的“足不出户”挂号,再到现在利用移动技术的“随时随地”挂号,不断的提升预约挂号的便利性。


(2)推行诊间缴费,利用现场自助机、手机APP、微信、支付宝等手段,减少患者缴费排队时间,实现了“边诊疗边付费”的模式,支付手段齐全,患者选择多样,不受银行卡种类限制。


(3)检验检查报告查询,当患者的检验检查报告发出时,患者将会收到短信或微信等提醒,并能在移动终端上实时查看结果,减少患者在医院等待报告的时间,在报告还未出具前,患者可自行处理其他事情。


(4)患者在线咨询功能,患者可在诊前或诊后通过手机、网站等途径向医院客服中心发送咨询信息,客服中心人员根据信息内容再分发给相关科室或个人进行解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5)人性化的消息提醒机制,医院在患者预约挂号成功后、就诊前一天、缴费成功后、报告出具后都有相关信息通过各种途径提醒患者,健康服务新快线经过多年发展,从一开始通过短信提醒到现在的微信、支付宝服务窗消息提醒,越来越便利。


(6)开展移动医疗在个人和家庭健康保健的应用示范,包括开展医患互动交流,提供医疗保健指导;实现医疗保健的自我保健和康复管理;开展慢病健康管理;开展供老年人医疗照护等服务。


项目特点

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将与医疗卫生建设相关的物理、信息、社会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并智能地响应医疗卫生生态圈内的需求,实现患者、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流程制度之间的互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减少患者门诊就医等待时间,合理化医疗资源配置,并逐步达到医院智慧化。


项目创新点

(1)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将与医疗卫生建设相关的物理、信息、社会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并智能地响应医疗卫生生态圈内的需求,实现患者、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流程制度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医院智慧化。


(2)利用可穿戴式低功耗生命体征感知设备动态长程实时监测人体生命体征,监测的各类生命体征数据以无线方式传送至用户智能手机,用户端智能手机还能将生命体征数据通过移动网络传送至医生智能手机,实现医生对病人的远程医护,形成一套基于体域网的家庭健康监护系统。


(3)互联网医院与传统的医院相比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损耗,也大大简化了求医者手续办理。在医生轻问诊后,部分病患可以排除去医院的必要性,因而起到了分流筛选病人的作用。在互联网医院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统一标准的精准医疗大数据库平台”,推动精准医疗的快速实践并早日惠及大众,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诊疗服务和分级诊疗指导,藉此提高医疗的均等性、可及性和先进性,降低重大疾病发病率、病死率和医疗费用。


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

(1)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进互联网医疗发展。国内的互联网医疗应用总体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医院目前对互联网的利用已经颇为常见,主要是在掌上医院的应用方面。这些在国务院的指导意见当中已经都有所提及,包括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


(2)构建远程医疗平台,建设互联网医院。医生通过在线平台为患者服务,包括健康咨询、预约问诊、诊后随诊等,还有利用远程医疗技术为基层、边远地区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并建立互联网医院。


(3)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充分发挥三级医院危重急症和疑难病症区域诊疗中心作用,区属各医院发挥二级医院专科病、常见病治疗中心作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多发病、常见病、慢性病的基本医疗保障中心作用,建立各级医疗机构间分工合作机制,逐步落实好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制度。


应用推广情况

经过多年的改进优化,已有10万余名患者通过线上注册档案,预约挂号人次达120万余人次,支付宝和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达24万人。在门诊服务效果方面,其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病人平均就医时间由原来2.5小时缩短为47分钟,其中候诊等待时间平均减少53分钟,门诊缴费等待时间减少4分钟,取药时间减少16分钟。在慢病防治效果方面,使用血透系统的病人数为1138,超过3500人使用糖尿病管理系统。在远程医疗方面,已经有34位患者通过远程会诊,近3万名用户参与远程心电诊断。


(1)2010年11月,医院启动“健康服务新快线”项目,实现了门诊院前、院中、院后全方位服务提升,具体措施有:建立HCRM(医院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将患者院前咨询和院后随访业务统一起来;建立集约式挂号池,实现多家机构实时抢占挂号资源,无需人工分配,从而实现多途径预约挂号;对门诊药房摆药流程进行改造,实现了患者缴费后药房配药单即刻打印,减少患者取药时间。


(2)2012年7月,医院推出省内首家基于银联平台的院内自助系统,患者可在自助机上进行预约挂号、现场挂号、诊间缴费、费用清单查询、就诊卡办理。


(3)2013年7月,医院推出全国首家具有金融支付功能的门诊全流程手机APP应用,将自助机上的功能移植到了移动端,开创了移动技术为门诊医疗服务的先河。


(4)2014年7月,医院推出全珠三角首家支持门诊全流程业务的微信公众号。


(5)2014年11月,医院推出全国首家支持医保脱卡支付的支付宝服务窗应用。


(6)2015年8月,医院推出银联医程通APP,进一步解决了诊间缴费医保个账支付的问题。


(7)2016年4月,医院成为“广东云医院”项目首个试点医院,该项目由广东省医院协会牵头组建,其中医生网络问诊、药品配送是其亮点。


(8)2016年4月,医院的“互联网医院”也正式上线,支持在线问诊及结合可穿戴设备进行慢病管理。


(9)天河区远程围术期医疗安全服务体系:把大医院的技术力量,整合到一起, 随时为各个层次的医院服务,服务的方式是:远程会诊,视频指挥,参与急救, 缩短距离,高效利用网络优势,点对点进行实时会诊和实时远程指挥。达到围手 术期患者最大的安全系数。


(10)慢病管理中,使用血透系统的病人数为1138,超过3500人使用糖尿病管理系统。


(11)2016年与多个基层医院开展了多个科的远程会诊工作,完成34例远程会诊病历,其中联合会诊17例,普通会诊16例,急会诊1例;省内会诊29例,省外会诊5例。医院与广州、东莞、珠海、佛山、阳江、清远、茂名等地的约100家基层医院开展远程心电服务。


相关链接:

CHIMA 2018开始报名啦

会议通知下载

论文征集

互联网+医疗案例推荐

图书汇展


填写调查表

参会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