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智慧医疗系统——医院互联网案例分享
自CHIMA启动医院互联网应用案例推荐工作以来,得到医院和企业的积极响应。自今日起,我们将案例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分享。并在贵阳网络大会期间发布印刷版医院互联网案例集
项目简介
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始建于1953年,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担负着全市妇女儿童的医疗保健、计划生育及基层妇幼保健业务的指导监督检查任务。医院专科齐全,涵盖妇幼医疗各个领域,已开展许多世界前沿的先进诊断、诊疗技术和高难度手术。随着这些年的发展,秦皇岛妇幼保健院在大力发展基础建设、努力改善就诊环境的同时正逐步向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医院决定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使患者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优化诊疗。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的建设也一直没有停止过,目前已建成包括HIS、LIS、PACS等应用系统,为医院各项业务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但上述这些系统间数据调用分散,不能集中统一标准化管理,为应用开发和后期维护带来很大困难,数据交换、信息共享问题亟需解决;高危管理涣散,无法有效应用于用户,管理依旧存在巨大难点痛点。通过智慧医疗物联网平台,秦皇岛妇幼保健院实现了实时的数据交互和信息共享,干净、标准的数据为跨应用系统数据关联分析打下扎实基础;专业的高危管理系统规范院内高危管理,落实治疗,切实降低高危风险,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
面临挑战和解决方案
1、集成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数据的分散与无法应用制约着我院的各方面发展,使得院内数据无法高效聚合应用于临床,极大影响诊疗效果和医生工作。为解决此类问题,首先需解决在几十种不同厂商建立、不同版本新旧系统间的互通互联上,打破院内数据流通壁垒。从长远发展来看,理想的方案是建设一个数据仓库,形成数据调用公共资源中心库,这样可以在一次数据传输的同时完成全部有价值数据的采集和抽取,便于下一步进行数据深层次的挖掘及利用。
基于此,我院首先实现标准化接口全对接,实现院内各类端口互联互通,极大增强数据应用;其次打通院内各科室数据“孤岛”,高效聚合应用于临床,实现病例切实应用;数据的互联互通,辅助分级诊疗的落实与推进,患者转诊时,档案自动流转,避免治疗延误。通过这一个开放、统一、安全的数据集成平台,把不同来源、格式、特点性质的数据有机地集中,实现全面的数据共享。并且在我院数据互联互通完成后为了更好的为全市的妇女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我们又将全市几十家兄弟医院打通,实现了全市孕产妇信息的平台共享。真正达到有数据、有质量、有目标、有成效的四有管理。
2、物联网达成远程监护
秦妇幼在原有互联网的基础上升级为物联网,从根部组建区域网络,建立智慧医疗物联网基础。搭建一个可循环、可监控、可追溯的环状、立体、三维网络,上下互通、左右互联、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虚实互补,虚实共生的物联网,实现区域信息互流,为远程医疗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接入智能硬件,达成远程监护。
3、高危管理针对阻截高危
高危管理一直是孕产婴健康工作的重大难关,需完整的流程、细则、管理相互配合才能最大程度的管理高危用户。如何有效化进行高危管理,以免造成新的压力和问题,亟需一套完善、专业的高危体系进行管理。
我院针对这一行业痛点与美声医疗进行了孕产婴管理平台的定制开发。以五色高危作为总体标识,按照医生职责细分、医院级别细分、高危流转转院配合、三端系统统筹、评估机制全面制定管理细则,形成科学、严谨的高危专案管理流程。“严防、紧盯、死守”的六字管理方针,从首到尾,严控高危,紧盯危急,制控风险,落实分级诊疗,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流程,系统化管理高危用户,切实管理高危,降低用户风险。
4、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医疗服务
在当前的环境下,医疗资源相对集中,老百姓看病很不方便,作为医疗服务的提供方,我院考虑如果能从信息化的角度改造医院的整个就诊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就医便利,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我院去年门诊量突破100万人次,年分娩婴儿10089人,门诊手术量12296台次,住院手术量8269台次,由于医院场地有限,每个科室一天的门诊量都很多,工作量很大。分别从建档、预约、就诊等方面做了信息化改造。
①建卡方面:建档首诊一体化。通过小程序用户自主建档,减少了填写信息错误、操作失误等情况,减少窗口排队人数;强制首诊,掌握区域内孕产妇实际情况,摸清底数。
②预约:自助机、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均可随时随地预约挂号,查看医生的简介和特长,病人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医生。
③就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建设“体重与营养管理中心”,科室实现无人化管理,用户自主操作,测量完成后数据自动传回院方系统,便于医生按需查看;用户自主按需求打印诊疗分析报告,报告上除体重BMI曲线图,还包括干预方案,根据用户自身情况针对性干预,包括饮食计划、运动计划,极大优化院内服务,提升诊疗效果,优化孕产妇诊疗就医时间,最优化诊疗效率。
5、自动管理系统实现业绩考核
孕产婴观察、护理较其余患者有一定难度,因此医生、护士的工作压力更大,信息科需要尽力简化他们的信息查询流程,提供尽可能全面的病情信息。同时,我院要接受卫监委的监管,常常会被要求不定期地提供统计报表,这就需要信息科配合各科室提供最干净、标准的上报数据。
智慧医疗物联网平台通过对管理系统的搭建,自动统计分析报表,实现医院内部的绩效管理,全方位分析医院各项工作业务指标,发现运营中亟待解决的管理问题,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减少操作人员学习不同系统数据结构的难度。
6、三端闭合实时监测用户指标
用户无法持续跟踪监测导致孕产婴出现危急无法及时有效的处理,导致医疗时有发生,若能解决跟踪监测的问题,便能极大程度避免以上情况发生。
医院信息化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历程的重组和优化,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我院智慧医疗物联网平台综合利用系统端、用户端、医生端,形成一个闭合互流的生态网络圈。小程序利用其便捷性、及时性实现动态实时监测用户指标,阈值预警,三端同步接收,小程序自动推送干预方案,提醒患者如何处理;医生通过医生端及时发送指导建议,实时监测,降低用户风险。
7、出生医学证明共享区域数据
出生医学证明模块已打通妇幼管理平台、生育登记系统、人口信息系统,实现证件签发、换发、补录等功能,无需多头奔波,实现智能化签证、换证等流程,功能升级的同时便民利民;与公安系统实现数据贯通后,信息直接流转,可直接调取信息,进行比对,实现各行政机构数据共享。
8、利用信息技术助力医联体发展
医联体需要在多方面进行信息化的建设才能实现。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帮助医护人员提高专业水平,基于国家分级诊疗的政策以及医联体的需要,我们开展了医联体信息化的建设,建设思路就是通过双向转诊促进群众有序地就医,通过远程诊疗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目标是依靠双向转诊和远程医疗的模式以构建全面联动的分级诊疗平台为目标,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医联体内部医疗机构分级诊疗体系的建设。
相关链接:
互联网+医疗案例推荐
填写调查表
参会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