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换医院不用重复做检查 深圳市属公立医院检查结果已实现互联互通互认
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医疗健康和信息技术事业的全面发展,12月6日,2018年深莞两地卫生计生信息学术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截止到2018年12月,深圳市属公立医院基本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联、互通、互认。深圳推行预约挂号7年来,全市公立医院的预约比达81%,市属公立医院预约比达100%。
本次大会由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信息协会主办,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胡建平、深圳市卫计委副巡视员张英姬、东莞市卫计局副局长方泽槐等出席会议。
本次参会人员包括国内外卫生计生信息化领域或科研机构知名专家、深莞两地医院管理者、卫生计生信息、统计、病案、科教管理人员以及卫生计生信息化产品研发销售企业代表,他们共同研讨交流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健康大数据应用、智慧医院建设、病案分析和信息互联互通等多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和深莞两地医疗改革实践。
▲信息内容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分中心、医学数字影像与通讯标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分中心揭牌
当天,信息内容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分中心、医学数字影像与通讯标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分中心同时揭牌,这意味着深圳医学信息化科研水平进入新的阶段。
换医院看病,不用重复做检查
一直以来,患者最苦恼的是,在一家医院进行了检查,当到另外的医院看病时,所有的检查又得“从头再来”。这种折腾耽误治疗,让患者怨声载道。但记者从会上获悉,深圳一直致力于医院之间检查结果互联互通建设,依托信息技术发展,截止到2018年12月,深圳市属公立医院基本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联、互通、互认。这意味着,患者在一家市属公立医院做完检查,其结果可在其他市属公立医院被认可接纳。深圳还将继续推进该工作,明年6月份,全市公立医院将全面实现检查结果互联、互通、互认。
在医疗信息化方面,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预约挂号平台实名制注册用户1813万人,累积服务用户7141万人次,日均预约量近6.6万人次,全市公立医院的预约比达81%,市属公立医院预约率达到100%以上。
电子健康卡在手,走遍全国
深圳市医学信息中心主任林德南告诉记者,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在推进居民电子健康卡的应用,深圳市是全国首批电子健康卡应用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已启动电子健康卡工程建设。电子健康卡将有效整合居民身份证、金融IC卡、院内一卡通等公共服务卡,实现功能和应用集成。即为每个居民建立一张健康卡、一个唯一识别号,并与医疗保险、银联系统等数据对接,居民凭卡到医疗机构就诊,获得连续性、综合性的终生健康服务。真正为每一位居民建立一个覆盖一生的动态电子健康档案,到2020年电子健康卡的覆盖率将达到90%以上。
林德南说,这张电子健康卡还可以走出深圳,市民到别的城市就医也可使用。
一键申请,商业保险快速理赔
市民陈女士向记者反映,孩子出院后一直忙于联系商业保险进行理赔,既要找医院复印各种病历资料,又要填写各类单证跑腿去保险公司报销,既麻烦又折腾。这种麻烦将随着深圳医疗机构商业保险便民服务平台的搭建迎刃而解。
林德南说,该服务平台可实现患者门诊或出院快速理赔, 什么复印病历、填写单据、跑腿报销统统都不需要了,线上一键申请,快速理赔成为现实。平台实现商保理赔流程由线下理赔到线上支付的转变,保险理赔全部在线申请及赔付,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理赔难、报销慢、手续繁杂的痛点,最终实现最快出院当天就可完成理赔的快捷理赔应用。同时解决境内外保险行业的用户跨省跨境结算问题,从而构建高效便民服务体系。
“该平台将提升卫生行业的社会服务能力,营造深圳市优质营商环境。”林德南说。
多线路奔跑,深圳医学信息化将领跑全国
在医学信息化道路上,深圳始终处于“奔跑”状态。记者获悉,从2011年起,市卫计委就把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检查纳入年度深圳市医疗质量评估中,截止到2017年,3家医院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评估达到5级,由深圳市医学信息中心组织专家评估的4级医院有15家,3级医院28家,2级医院16家,1级医院5家。
林德南说,深圳市民普遍使用的深圳健康网和健康深圳APP功能越来越完善,累计完成全市76家政府办医院号源接入,为全市632家社康服务中心提供优先号源服务,全年完成37家政府办医院检验检查报告对接,扩大了云诊所使用,开展了云药房、居家监测试点应用。
此外,深圳也将启动人口健康信息化“12361”工程建设项目。该项目将建市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该平台主要是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全员人口信息和卫生计生资源目录信息的采集、交换、存储为基础,支持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健康机构以及相关部门之间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和便民惠民等各类应用,构建健康医疗大数据基础框架。
林德南向记者勾画出深圳医疗信息化的未来——到2020年,深圳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有力支撑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智能医疗服务、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开展,以及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促进智慧深圳和健康深圳的建设。
(来源:深圳商报 记者 郑健阳 通讯员 黄芳)
下一篇: 分级诊疗格局基本形成,北京这样说医改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