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虹: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发布时间:2019-08-14
浏览次数:

当前,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已成为医院的共识。在这方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做出了很好的实践,起到了示范作用。在CHIMA 2019大会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信息管理与大数据中心主任计虹详细阐述了医院在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方面的实践。



以下内容根据计虹主任演讲内容整理。


谈到信息技术,很多人可能会立刻想到如何将云大物移智信息技术用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上,尤其是应用到医疗信息便民惠民里。


新时代下信息无处不在,医院信息从IT转向DT应用,纷纷开展了基于集成平台的信息化建设。但随着AI技术的发展,以及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全量数据中心建设的开展,如何发挥医疗数据的巨大价值从而为医疗实践带来实际意义成为医疗信息化建设的焦点。


“十三五”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了指引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强调,要促进云大物移等信息技术与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 +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同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安全和服务管理办法》;同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国家连续出台的鼓励医疗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为信息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指引,指明了方向。


在发展演变方面,医院信息化从最开始的数字化、平台化、专业化,再进入到语义化,打造应用智能化是终极目标,为推动医院业务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医院信息化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点:大型综合医院服务量高,空间有限;优质医疗资源短缺,一号难求;患者看病往返医院苦、累、难,这些就医痛点。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赋能了医疗服务新模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联动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增强百姓就医的获得感,为百姓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体验。


要想构建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主要是依托实体医院,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包括APP、微信订阅号、服务号等,打造医院、医生和患者多方共赢的创造价值的模式。同时,要全面整合医疗协同资源,建设具有聚合能力的医疗新模式。


以我的工作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举例,我院面临的第一大问题,是服务量非常高。2018年我院的门急诊量高达430万,日均峰值可达17000多人在医院就诊,平均住院日低至5.51天,医疗资源快速利用。因此,我们的信息化建设满足高压力下的信息持续保障的高负荷要求。


在具体实践中,首先要做好医疗信息化规划。我院的信息化整体架构分为六层:一是底层的基础架构平台,包括信息监控、虚拟化、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二是两大集成架构,交互服务、互通服务、患者主索引等构成的集成平台做数据交互,内涵MDR、CDR、RDR、EDR等多维数据中心构成的数据统一归集的医院全量数据中心;三是基于标准规范、安全体系和项目管理的保障体系;四是满足业务四大应用:HIS、EMR、LIS等业务应用为公众服务、临床应用、运营管理和资源管理做服务支撑;五是数据利用层,对内的院内信息共享和对外信息交互。


为保障医疗业务的稳定运行,信息系统的稳定是我院信息化建设的第一需求。稳定的前提必须要有灾备,容灾备份是数据中心的基础。2015年我院建成了不同楼宇的双活灾备数据中心机房,实现了服务器、网络、UPS、管理相对独立机房,提升设备运行的安全性。2017我院又扩展了云平台建设,扩大了应用范围。


我院目前共有130多个业务系统,为保证系统间的一致性,我院建成了信息集成交互传输平台,实现了集成平台的协同操作。我院的信息系统产生了大量的数据,所有数据进入的全量数据中心,通过对数据的采集、清洗、盘点、核对与治理等,会产生很多数据应用场景。


目前,我院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以下成效。


1.门诊全流程线上服务。基于微信服务号打造线上服务,实现智能导诊、挂号支付、室内导航、候诊队列、诊间支付、报告查询等功能。在院前,患者可在线上获得服务,大大缓解了医院的拥堵;院中,门诊导航智能指路。向患者提供目的地检索、线路展示、3D实景、智能提醒等服务等;院后,慢病患者的用药指导以及出院患者的随访等,都可通过线上进行。


2.线上医疗服务。我院推出了患者端和医生端线上医疗服务。患者可以在患者端进行用户注册、就诊人管理、验证登录、查看订单以及修改密码;医生可在医生端进行回复、科普宣教等。线上医疗服务搭建了医患之间沟通的桥梁,简化了就医流程。2018年2月1日,我院线上咨询服务APP成功上线,利用移动互联网医疗更好的为患者服务,达到以时间换空间的目的,积极探索通过线上图文咨询,建立患者与医生准确、快捷的沟通渠道。截至2019年4月,共收到患者6410份评价,其中满分好评6129份,占比96.0%,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3.住院流程线上服务。打造线上服务与线下流程联通,优化就诊住院流程。通过微信与院内系统集成, 实现了院内系统直接调阅在 线信息,提高了服务效率。患者可在床旁通过手机端查阅每日费用清单,由此优化了住院流程,节省了排队办理住院的时间,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目前我院有60%的患者通过微信自助办理住院。


4.统一号源池管理,提升就诊预约率。我院的预约服务包含实名号源预约和检查预约,可实现如下特色:预约登记、取消、更改和查询;预约资源管理;分时段预约;预约时间冲突提醒;多区域统一预约资源等。截至2019年6月底,我院的号源预约率提升到80%。


5.全流程自助服务。贯穿建卡、充值、挂号、分诊、缴费、检查、化验、打印(心电、超声、放射胶片)、查询等环节,实现了门诊全流程自助服务,支持健康卡、医保卡、就医卡。


6.一体化就医流程。我院线上医疗服务实现了患者自助服务和医患互动服务,根据患者病情和专业,医生可为患者预约线下号源,患者到线下进行就医,打通了就医全流程,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一体化就医。


7.临床移动应用,提升诊疗效率。我院开通了移动医生、移动麻醉工作站,方便医生随时随地查阅患者信息。


8.电子病历共享调阅外院病历。我院门诊医生站在院内调阅院外其他医疗机构的病历、医嘱、检验、检查等信息共享与利用。患者使用微信授权后,方可调阅外院病历,增加安全管控。


通过我院近几年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辅助医疗服务方面有以下优势:依托实体医院,服务质量有保障;对接院内集成平台和数据中心,实时获取诊疗数据;居家获得疾病咨询,节省交通及时间成本;线上咨询联动线下号源,有效解决挂号难题。


的确,医院信息化建设永远在路上。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医院借助信息技术赋能医疗服务,用信息驱动医院整体流程更优化,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和效率,为百姓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