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上云端战“疫” 可下社区测温

发布时间:2020-03-23
浏览次数:


“我可以很高兴地告诉你们,广东今日开始mRNA疫苗的动物攻毒保护试验。”3月19日,广东省科技厅厅长王瑞军在广东科学中心向外界透露。这是广东科技战“疫”的又一战果,也是粤企科技战“疫”的缩影。


达安基因研制出全国首发新冠病毒核酸超快速检测试剂盒、华为仅耗时12小时就搭建完成5G“远程会诊平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AI(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多项技术快速应用,以华为、腾讯、华大基因、云天励飞等为代表的粤企,在疫情发现、预警、防治等方面打响了一场科技“防疫战”。


精准测“毒”▶▷

助力打通检测“堰塞湖”




“累计到样数:527542,累计检测数:525064……”3月17日15时,在位于深圳大鹏新区的“火眼”实验室,大屏幕实时显示华大基因战“疫”中的最新数据。


早在1月初,在拿到新冠病毒样本之后,华大基因只用了5个小时,就找到了混在人体中30亿个碱基对里的那3万个属于新冠病毒的特异序列。而从确定序列到研发出基因检测试剂,华大基因只用了72小时;而仅用5天时间,就打造出“火眼”实验室,不断展现出广东速度。截至3月16日,华大基因已累计完成218万人份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生产,为临床确诊和患者康复出院提供重要依据。


这是粤企在生物医药领域战“疫”的一个缩影。核酸检测,是抗击疫情战斗的重要“前哨”,也是临床确诊和患者康复出院的重要依据。1月12日,中国疾控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公布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短短1天后,广东达安基因即对外发布公告,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成为广东省首家、全国首批发布研制针对性核酸检测试剂的两个厂家之一。达安基因研制生产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可在110分钟左右得到结果,截至3月14日已累计发货552万人份。


此次战“疫”中,以华大基因、达安基因等为代表的基因检测机构加入战斗,打通检测“堰塞湖”,弥补了医疗资源短缺的短板。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共批准了19项用于检测的试剂,其中广东有6项,占了31.6%。


抗击疫情的科研战线链条很长,仅仅生物医药领域,就涉及疫苗和抗体研制、药物筛选、检测试剂研发、病毒治病机理研究等。在与新冠病毒短兵相接的战场上,广东生物医药科研力量精锐尽出,从实验室的科研攻关,到病房的临床救治,再到企业的生产一线,迅速集结,展现粤企力量。


云端战“疫”▶▷

粤企前沿科技快速反应




机器人送药送餐、5G远程会诊……疫情面前,以5G、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前沿科技,第一次直面如此大型、紧迫的“大考”,广东企业在云端战“疫”中快速反应,亮出粤企科技成色。


华为、中兴等广东企业投入使用的5G远程医疗协同系统,成为一线抗击疫情的利器,为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效率,降低被病毒感染的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2月3日,与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收治病患同步,院内首个5G“远程会诊平台”也投入使用。该平台由华为公司及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于1月31日联合搭建,仅耗时12小时就完成了全套系统的安装、调试与交付工作。疫情期间,身在外地的医疗专家,可通过远程视频连线的方式,与火神山医院的一线医务人员一同对病患进行会诊。


而在佛山禅城、南海区部分机构,复工人员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经过了一道“关口”——5G热成像体温筛查系统。广东电信公司副总经理张国新介绍,该系统由广东电信研发,通过非接触式热像仪对人体表面温度进行初步检测,后台通过5G网络/千兆光网回传,利用5G网络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特点,将视频、人脸识别及体温等数据快速传输到云平台,实时储存、实时分析,实时返回筛查结果,精确定位温度异常的个体,减少人员间的直接接触,降低人力成本,旅客体温检测和通行效率也提高了10倍以上。


“本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全省22处疫情防控指挥部、30家省级定点救治医院共52个区域,还有地市20个定点救治医院,合计共72个重点场所实现了5G全面覆盖。”广东铁塔公司总经理吴成玉表示。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数据显示,防疫期间,广东建设了198个疫情保障5G基站。“平均每个5G基站建设只需要一周的时间,仅为标准工期的1/4,且完全符合工程质量要求,后续可以正常投入使用。”吴成玉介绍。


在这场战“疫”中,广东科技企业深度参与防控各环节。机器人消毒、机器人送药、机器人巡逻、远程测温……在武汉各大医院的抗疫战场上,机器人应用场景多了起来,它们正是来自广州赛特智能、深圳普渡科技等公司。“机器人可以很好地减少医护人员跟患者的接触次数,从而降低感染风险。”赛特智能CEO李睿说。


针对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区域,深圳人工智能企业云天励飞通过AI技术实现远程测体温。“我们研发的AI设备包括智能红外体温监测系统、AI测温门、红外活体测温半球等。”云天励飞CEO陈宁说,可以实现“出入管控+全员测温”一步到位。


“我们派出了600多名员工,为全国各级医院、公安、轨道交通等单位提供综合保障系统运维服务,为火神山医院等13家一线疫情定点医院提供ICT技术支撑,全力支撑了疫情防控期间各项社会保障工作有序开展。”广州佳都集团董事长刘伟说。


2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联合考察报告》,深圳疫情防控的做法被报告作为唯一一个城市个案进行分析。世界卫生组织提到,中国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设立发热门诊,进行网上远程诊疗,用“健康码”作为通行码等做法简便高效。


治理有“数”▶▷

大数据应用绘就防疫路线图




当前,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数字化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前沿网络科技,数据流动价值,这条看不见的数字化战线,带来的是看得见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果。


“你好,进入小区请扫描一下二维码。”在广州农林街东园新村门口,保安员向进出居民递来二维码,再通过红外线测温仪测温,全程无接触。截至3月16日,腾讯防疫健康码累计亮码超25亿人次,是服务用户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健康码。


小小的二维码,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预约口罩、身份证明、行动轨迹跟踪、线索上报……这背后,正是广东科技企业在数字治理能力上的体现,也亮出了广东企业的科技底色,省内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在抗疫前线发挥着自身的优势。


搭乘高铁,点击支付宝首页“患者同行程”,即可查询同行乘客有无确诊者。提供相关技术的,正是位于广州潭村的智能搜索公司夸克。


前端小程序、后端大数据,数字化治理解决了疫情期间管理诸多痛点,打破过去健康登记表、出行证明、临时出入证等效率较低的做法,也成为互联网时代战“疫”新模式。


数据,是疫情态势分析和做好精准防控工作的关键,广东分区分级、分类分时精准施策,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同时,数字技术及其应用在保障此次疫情防控期间的科普宣传、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移动办公等生产生活方面大显身手。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信息通信业每天都为各地市疫情防控单位提供相关电信业务保障,为多个行业建立专网专线通信保障,确保给予各重点场所最快的网速支持。”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局长苏少林表示。


从疫情防控到复工复产,粤企为市民们打造了一座座“云上数据之城”,无数个数据正在争分夺秒地奔跑着,努力编织出一个安全的生产生活世界。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 郜小平、赵兵辉、姚翀



欢迎医院信息人和厂商同道分享信息系统在医院防控工作的实践经验。


投稿邮箱:sec@chima.org.cn

微信:1371606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