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蹄疾而步稳,统计人“组合拳”援前线稳大局
“疫情数据的背后就是群众的生命,就是政府的公信力。…要牢固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意识,加强上下衔接、做到日报日清”,这是中央指导组副组长陈一新在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讲话。作为统计信息人,我们也一直奋战在前线。
01
疫情前哨、首战有我
从武汉疫情发生初期,信息中心统计室就在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增加了疫情相关数据统计内容。随着病例数开始爬坡,统计室与医务公共卫生科相互支援,承接多项疫情报送工作,春节期间每天早上七点多便到了办公室,查病历、询医护、清人数、发报表……忙完一天下来,晚上回家往往已临近转钟。武汉市于1月23日封城,疫情相关统计工作日渐增加,统计室已是all in状态。
02
纷至沓来、见招拆招
随着疫情防控深入,疫情数据报送内容和报送对象快速增多,高峰时期部分医疗机构每天对外报表数目达二十余张。比如每日8点邮件报送住院人数、发热门诊人数,每日10点网络报送核酸检测数量、中医药治疗病例数,每日12点VPN+FTP上报电子病例数据库、每日18点邮件报送住院病人明细等等。报送对象涉及国家、省、市、区的卫计委相关部门,也有直接报至各级防控指挥部的。统计室与医务处、门诊办、检验科等部门保持顺畅沟通,就每张报表的数据出处、制表审核、上报流程等协调一致,然后分工合作、各个击破,保障了每天所有报表都能平稳报送。
除本部外,中南医院还托管了武汉市七医院、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在信息中心肖辉主任的带领下,数据上报工作都能够做到有人响应、及时完成。在信息部门的建议下,中南医院、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在发热门诊、入院处部署了身份证读卡器,在HIS系统嵌入了身份证号码强校验规则,保障了患者身份真实唯一可追溯,不仅为医院,也为卫生健康委和CDC等部门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
图1:网络报送疫情数据报表
03
联动规范、从容应对
2月疫情进入攻坚期,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到市区指挥部都更加强调数据的重要性、报送的畅通性,行政部门联动协同性加强,类同的报表开始合并、相同的内容逐步统一。统计室也不失时机地推动建立了新冠患者专题主索引、统一了患者病情查询口径、规范了隔离病房标识、理顺了入出转分时统计,搭建起一套基于HIS的通用共享的数据提取方案,各报表的相同字段能够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方式获得一致结果,既能保障各个报表协调平衡,也减少了手工查找、电联口述等时间耗费。
“首先要有数可提,夯实基础数据的录入存储闭环;其次要加强数据规范性,管理思路和技术支持都能起效;然后是查询口径要严密合理,智慧地将管理指标转化为查询SQL;最后呈现出展示效果,BI是一个展示工具”。统计室孔主任这样总结疫情期间的工作思路,也得到了其他部门和领导的高度认可。医院各部门的配合也更加平顺,统计室向院内多个部门通报数据都安排了专人对接,促成不同部门沟通、共享相同数据,并在BI中建立了疫情数据专题。
图2:利用BI工具建立疫情数据展示专题
04
心中有数、工作有方
新冠肺炎对医疗资源消耗巨大,根据各定点医院差异化定位分级接诊、促进患者快速分流,可以提高床位利用效率、缓解医疗资源紧张。为此制作的出院隔离患者初筛查询报表,按照诊疗标准中的出院条件自动化标识拟离院患者,报表每天发送给相关领导,使得全院心中有数、决策有据,为改善出院管理、床位调配、转院交接等方面发挥了作用。重视效率的同时,质量和安全也毫不松懈,针对住院日、吸氧、ICU入住、转归等情况开展实时统计,如若发现负性指标及时通报重点追查。
图3:新冠肺炎患者相关报表
05
复工复诊、持续追踪
报表一天天提交,数字一天天减少,武汉如释重负。终于梅花谢樱花开,中南医院也开始筹备复工事宜。统计室的工作却一天不能停歇,发热门诊、核酸检测需要继续报送,普通门诊、普通病区的复诊数据追踪提上日程。大家换了一口气,又开始梳理新一阶段的工作思路,统计内容、制表过程、报送对象变了,但是已经形成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扎实作风却贯穿始终,就像医院门前的东湖一般,冬去春来,湖水推陈出新、湖堤始终如一。
(信息来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信息中心统计室)
欢迎您分享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技术实践和工作经验。
投稿邮箱:sec@chima.org.cn
微信:1371606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