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疫情期间的信息化视角思考(二):健康码
疫情期间,健康码作为“信息化抗疫”的创新产品横空出世,赚足了各方眼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期间,我对健康码的认知和理解,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此与大家做一探讨。
初期印象:惊艳与先进
电子健康码刚上线时,因融合了“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使其产品理念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我的第一反应是:人加智能手机等于实时在线的“数字终端”;而人减智能手机等于始终离线的“哑终端”。
“哑终端”这个梗源自于当年的共享单车大战,ofo的投资人朱啸虎和摩拜投资方腾讯主席马化腾在朋友圈隔空“互怼”。而引发两位大佬争执的源头是:早期的ofo采用的是非智能锁,以致于遭到“小学生3秒破解”和比较严重的流失问题;反观摩拜,一上市就采取芯片智能锁,使得违法成本极大提高,损毁率也相对较低,还实现了GPS实时定位。
那么,人加智能手机,为什么等于实时在线的“数字终端”?这个想法则来源于7年前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产品争议事件:2013年5月8日,手机Q Q 2013新版发布,旋即引发用户争议。争议点主要是:原先的QQ版本区分在线与不在线状态,头像灰色代表不在线,头像点亮代表在线,而新出的版本,不管在不在线,头像全部点亮。
细节变化的背后,是产品逻辑的变化:在网络顺畅的前提下,人和智能手机已经捆绑成为实时在线的“数字人”。即使你沉默无语,各类消息会实时推送到你的手持终端。而你也在源源不断的产生各种信息,通过智能手机传到云端。
七年弹指一挥间。2013年的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正处于越来越多的用户向移动互联网迁移的关键阶段,当时我每到月底就开始“流量焦虑”,在当时的大背景下,QQ新版本中略显超前的产品设计理念还能引发争议。
如果放在现在讨论这个问题,就没任何必要了。你看微信里有没有在线和离线状态?
因此,理解了“人加智能手机等于实时在线的‘数字终端’,人减智能手机等于始终离线的‘哑终端’”这句话,你就理解了健康码上线初期的产品逻辑:健康码代表人物,扫码地点包括地点和事件信息,扫码时间即当时时间,随手一扫,就是一个信息量很大的数据。
落地印象:尴尬与争议
健康码是建立在大数据和用户自觉基础上的应用,它的作用更多是对一个人迁移轨迹的追踪,而不是用来识别疾病的。
至于为什么叫“健康码”,我想,名字的背后,代表的可能是腾讯、阿里等公司更大的野心吧。就像给自己孩子起名时,总会有一些美好的愿望在里面。
当然,一个好名字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不可否认,疫情期间,健康码的推出的确是一大进步。但是,技术的价值,不是炫酷,而是好用。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用于“抗疫”一线、承担如此重任的技术和产品,不仅要好用,更要能兜底。
从实际应用来看,健康码既不好用,也没法兜底。
2.1 不认码的尴尬
疫情期间,我第一时间申请了好几款健康码,用于“防身”。但是,问题来了,小区的保安只认物业统一办理的纸质车辆出入证和人员出入卡,不认任何一款健康码。
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小区物业和保安:当疫情最吃紧的时候,人人自危。物业作为小区的管理者和守门人,在没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出于本能,组织小区住户集中办理各类纸质出入证,是迫于无奈的应景之举,办法是土了点,但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
相反,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数据是现成的,技术是最快的,为什么紧急时刻,代表了先进技术的电子健康码姗姗来迟,逼着传统的纸质出入证“赶鸭子上架”,先入为主,成为了疫情期间的“法定”证件?
与疫情初期健康码的姗姗来迟相比,疫情中后期,“一人多码”、“万码奔腾”的现象更让人无奈。从健康码的定位和它承担的责任来看,这件事理应由政府牵头,确保健康码的权威性和唯一性,才能保证“一码平川”的落地效果。
但事实是,各大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健康码,既想争夺健康码的权威性,又有争相“邀功”之嫌,直接导致了“健康码”混乱的局面出现。
2.2 不兜底的争议
随着疫情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复工、复产成为社会共识,人员流动首当其冲。期间,健康码被赋予了更大的责任,由此引发了不少争议:
近期,几个省份相继爆出返岗复工人员持健康码绿码抵达目的地之后,确诊新冠肺炎的案例。在新闻中被反复、特意“点名”的健康码,一下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先来看看健康码的数据来源:从公开资料来看,电子健康码的数据大致有三个来源:一是申请人自我填写的内容;二是卫生疾控部门根据用户身份证号信息判断,此人是否属于确诊、疑似病例或者密切接触者,以及尚处于医学隔离观察人员;三是电信运营商的数据和实名制出行的数据,综合判断用户近期的行程。
这样的数据来源决定了健康码天生自带的基因和缺陷:一是靠自觉;二是信息滞后;三是准确度不够。
这三个属性决定了,健康码有一定的无意识出错概率和有意识造假空间。换句话说,如果数据不够全或者精细度不够,或是用户不够自觉甚至刻意隐瞒,健康码都会存在失准的可能性。
疫情期间,下面两个跟健康码有关的段子,既让人会心一笑,也从侧面说明了健康码的尴尬处境。
纸上谈兵:电子健康码的正确用途
上文提过,健康码最重要的作用是追踪一个人的迁移轨迹,这对于寻找确诊患者活动路线上所有的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至关重要。
换句话说,电子健康码绝不是让你用来识别疾病的,而是用来帮助工作人员切断传播途径的。而控制和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本就是传染病防治的三大原则。
归根结底,健康码在切断传播途径中起作用的前提是,在所有场景中,对所有人强制使用健康码验明身份。例如,从早上从出小区、乘坐公交、进出公司写字楼,出入饭馆吃堂食等场景,统统凭借刷健康码出入,这样每个人一天的轨迹就齐全了。
期间,如果上述某个场景中出现一个确诊病人,依靠健康码打卡数据,可以迅速排查出与确诊者在同一个时间段出入同一场景的人。
再进一步讲,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需要进一步追踪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这时可以考虑借鉴一个叫做Trace together的手机应用,来告别仅靠“当事人回忆+工作人员人肉追踪”的粗筛模式。
Trace together是疫情期间新加坡政府推出的一款“抗疫神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安装了此应用的两个手机之间交换短距离蓝牙信号,以便记录用户之间的近距离接触时长,并将收集的信息加密存储在用户手机上。如果有人被确认感染新冠病毒,政府可要求该用户上传数据,以便于追踪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
思考总结
就在我写文章的同时,疫情也在发生变化。最新的观点是,“抗疫”要按年来计算了。
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认知,为长期“抗疫”出谋划策。我是医院里做IT工作的,我的出发点,自然是如何利用技术来追踪感染源、阻止病毒蔓延,为长期“抗疫”工作增效减负。
基于这个出发点,我自然是要力挺“健康码、Trace together”等应用的。以它们为代表的技术已经在“抗疫”中发挥了作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但是,这一切还远不够,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也不是为了替技术站台和背书。相反,从技术的角度扪心自问:基于自愿原则的App能发挥多大作用?基于智能手机的部署方式能覆盖多少人群?
当“抗疫”转入长期化、常态化,可以确定的是,我们迫切需要一套安全、可靠、通用的出行电子凭证。但在设计时,必须综合衡量政治、技术、受众、隐私安全等问题,从中寻找技术“抗疫”的最优解。
个人见解,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
参考资料:
1.寻得防疫与隐私最优解?德国牵头、欧洲多国研发接触者追踪App https://www.sohu.com/a/385157208_161795
2.如何看待健康码满天飞,健康码的意义有多大?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5968416/answer/1075335776
CHIMA大讲堂第一期回放:
https://live.chima.org.cn/watch/975050
CHIMA大讲堂第二期回放:
https://live.chima.org.cn/watch/997828
CHIMA大讲堂第三期回放:
https://live.chima.org.cn/watch/1093145
上一篇: 路健:2020年势不可挡的互联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