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山:从健康码看政务数字资源建设

发布时间:2020-04-22
浏览次数:

4月18日,在由CIO时代学院主办、CIO时代APP协办的2020中国数字政府建设高峰论坛上,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教授,围绕数字政府新模式论坛主题,做了“从健康码看政府数字资源建设”的学术报告。


众所周知,健康码(防疫健康信息码)是通过汇聚来自卫生健康、工业信息、交通运输、海关、移民管理、民航、铁路等方面数据,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本人防疫健康信息相关查询和查验服务。地方政府还可以利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提供信息,结合本地相关数据资源,形成居民的数字化健康评估结果(分别为“绿色、红色或黄色”码)证明。健康码的相关数据,来源于不同政府层级,以及不同政府和业务部门的信息系统,是动态、实时和非接触的。


杨学山副部长的报告,从健康码的实现,总结出政府数据资源建设的发展思路。当然,在我们医疗健康领域,同样存在类似健康数据的集成与共享的难题。


希望大家能从杨部长的报告中,获取到有关数据资源整合与建设工作的思路和启迪。特别是对于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医疗数据集成和整合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将会是更为艰巨和复杂。为此,CHIMA将会开展相关的研究和技术交流,汇聚大家的智慧,破解这一世界性的难题,促进和提升健康医疗数字资源的价值。





以下内容根据杨学山副部长演讲内容整理。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电子政务的发展和政务数字资源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对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出了紧迫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动态认证非接触式办事提上了议事日程。跨地区、跨部门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在实践中发展成熟。在这一过程中,政务数字资源的建设成为一个关键要素。本次报告分三个部分:新需求新特点、老问题老基础和新阶段新目标。


第一部分:新需求新特点


当人员流动去一些需要得到其健康证明的场合时,就需要健康码。它是一个动态的、在全国范围内认证一个人是否健康的新信息。这样的需求之前从来没有过,是新需求。同时在这个过程,政府的办事、企业的办事、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办事、政府和个人之间的办事尽可能采用非接触式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是业务流程的变化,也是一个需要有新的信息和信息认证的过程。这样的需求产生了很重要的在原来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务的数字资源建设中没有碰到过的新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特点很有意思,健康码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但是没有统一的数据库;


第二,健康码在全国各个层面应用,但是没有统一的应用系统;


第三,数字是要及时采集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第四,它是全国性的,跨层级、跨地区、跨业务部门。


这是新的需求新的特征。但是在这背后,实际上是老问题老基础。


第二部分:老问题老基础


第一,政府部门管辖的权限。这是在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几乎都碰到过的一个问题。这导致不同地方、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信息用起来不方便。这次就碰到了。比如在跨省级边界的路上,两边不同的执法部门援引着各自所在地区制定的制度,最后就发生矛盾了。因此,这是老问题,只是用新方式暴露了出来。


第二,信任问题。它是跨系统、跨层级、跨地区的,主要体现为由其他地区提供的数据是否是可信的。


第三,可信与否后面是第三个问题,那就是责任问题。在整个环节中信息有错误,那么责任究竟是谁的?


当然,这里面也带来了第四个问题,那就是标准问题。数据和接口的标准化问题。这也是老问题,几十年来电子政务建设一直在和这个问题作斗争。


最后一个也是老问题,就是数据能不能采集到,以及采集到的数据是否是真实的。在健康码应用的过程中,这样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有些人也钻了这个空子,在检查的时候不用他的手机真正用的号码,而是用了别人的SIM卡插在他的手机里,把他的动态过程给掐断了。比如说核酸的检测是阴性的,这里面也有人做了手脚。所以数据采集,尤其是动态、及时的数据采集,究竟怎么样才是可信的?


这些问题是新需求、新应用带来的新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是和我们过去碰上的问题是一样的,都是老问题。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的好的、用的好的系统是和有没有基础密切相关的。如果没有今天这个水平的人口库以及我们费了大概十几年时间实现的手机实名制,健康码也难以应用起来,因此人口库和实名制为健康码的实现打下了基础。一个新应用、一种新的数字资源是建立在我们已有资源基础之上的,这是数字资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即它的连续性、系统性。各位CIO确实需要从各自的系统部门看一看,如何在数字资源建设中保持系统性和连续性,至关重要。


同时,在健康码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协同的制度和组织基础。健康码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差别,是与各地方的组织基础和数字基础密切相关的。我们看到过很多例子,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很多人员在跨省市流动,数字资源几乎都一样,健康码也都一样,但是有的地方的健康码实现很流畅的应用,有的地方就不行。一个重要原因是地区的协同制度和组织基础。此外,同样的数字能否发挥作用,除了制度和组织两个条件外,还需要有团队、系统、第三方和标准,这是需要我们十分关注。


数据的建设不能只关注数字这一件事。数据建设不是给人看的,而是要用起来。要用起来一定要把其他的东西考虑进去。同时动态、过程性的数据建设是需要技术设施支撑的。而且越往后,在真正的、非接触式的跨系统跨部门应用的过程中,数字的采集没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行不通的。


因此,我们越来越依赖于新的网络,推动从物的过程,到人的过程,到事物的过程能够紧紧地融合起来。健康码尽管是新需求新特征,但是在此过程中,我们还是会碰到老问题,仍需原有的基础数字资源给予支持。


第三部分:新阶段新目标


再来看健康码的应用。在当前疫情环境下,网上办事和非接触式办事需要跳出疫情来看。我们不能从疫情延续多长时间和这样的系统延续多长时间看,实际上健康码对我们提出了新问题,即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和新的实际经济社会、事物的发展发生的环境下,我们如何来适应这样的新发展阶段,以确定新的发展目标。


因此,我们需要从健康码、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对数据、事物和系统支持的需求去看。所以这个新阶段实际上是基于新型网络平台和经济社会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各个方面新需求提出来的。


这个新发展阶段对数据、事物、基础设施、技术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对于这样的新需求和新阶段,我们要有新目标和新模式来满足它。在新阶段确定新目标,我们的重心,也就是我们思考问题的远方,是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我们一定要跳出政务数字资源建设和政务系统这样的具体问题回过头来看。要放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来看数字资源的建设,我们才有方向,才不会陷于一个个具体的事物之中。


无论是健康码、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还是非接触式管理,刚才说的两个基础绝不可少:第一,人口库,如果是法人的话,那就是法人库。没有这样的基础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往下走是走不下去的。这是从全国的角度看;第二,基础的地理数据。从全国范围来看,没有基础的地理数据,动态认证做起来很费劲。


要实现CIO所在部门的各种事物从原有状态变成新状态下的新模式,数据基础是什么?共同普遍的挑战是什么?特定业务是什么?动态、可信的数据又是什么?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地思考数据的基础建设已经积累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特别重要的还没有做?而不是只看这一件事,只看一个模式。当然不同部门的信息化基础是不一样的,有的已经做的不错了,有的还有缺口。因此,我们在思考基础和应用、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问题时必须通盘考虑。这是一个三方互动的、优化和创新的过程。也就是如果信息部门不知道业务部门对业务模式和流程变革是怎么规划的,当业务部门提出新模式和流程的时候,数据再跟上去就很被动。CIO一定要从原来纯IT的思维模式走出来,从单纯技术的考虑走出来,因为技术实际上越来越成熟,成为越来越基于第三方的服务。CIO应该从这里面走出来,更多的去和业务部门交朋友,去和他们一起想一起考虑。当业务部门的流程和模式成熟的时候, CIO对数据和系统如何跟上已经胸有成竹,而不是被动等待业务部门提出需求再去做。


信任体系也是需要十分认真考虑的。因为当真正实现跨系统、跨部门、跨地区的动态实时过程,信任问题就变得更加复杂。在这里面信任问题、可信问题根本上不是技术问题,是数据本身的问题。只要数据是真实可信的,我们在技术上有很多路径可以实现。真正重要的是数据本身的可信。就像有的人把SIM卡改掉了,他的健康码的入口就是不对的,后面所有的技术手段加上去,保护的是一个假的健康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信任体系的建立。当然不同的事物系统有不同的信任体系,而最关键的是我们要把信任体系的一个单页数据放在复杂的上下文环境中来证实和保护,也就是从单一的数字转向复杂的上下文和场景,或者事件中来确认它的信任程度。比如SIM卡光看一个单点无法解决,但是如果把它放到手机的实名制,放到这个人在其他系统中留下来的活动痕迹,把这样的东西构成一个上下文,或者构成一个事件,这个可信就可以了。也就是我们要从单点的数据可信转向由上下文和特定场景、事件来认证这样一个过程。当然,我们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标准和法规。健康码在应用的过程中会出现越来越多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实时动态的应用,而且还没有统一的数据库和统一的应用系统,在这样的过程中,如果我们的制度跟不上的话,将面临很多复杂的问题。


最后,在这样新阶段、新的发展环境中,我们每一个人要有一个新的成长目标,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样的现代化是从全国的大方向和目标转换到所在部门和所在地区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CIO是只要能跟得上,必然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希望大家在这样的过程中,既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为你们所在部门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做出贡献,并且在此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


根据会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如有错误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


- 特别关注 -

CHIMA大讲堂第一期回放:

    https://live.chima.org.cn/watch/975050

CHIMA大讲堂第二期回放:

    https://live.chima.org.cn/watch/997828

CHIMA大讲堂第三期回放:

    https://live.chima.org.cn/watch/1093145

CHIMA大讲堂第四期回放:

    https://live.chima.org.cn/watch/1112683

HIT企业战疫——医院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信息查询



欢迎您分享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技术实践和工作经验。

投稿邮箱:sec@chima.org.cn
微信:1371606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