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讨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疗建设和网络安全保障

发布时间:2020-05-14
浏览次数:

日前,“后疫情时代医院诊疗模式思考暨互联网医院建设交流会”成功举办,本次交流会由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CHIMA)、《中国医院》杂志社、数字认证公司、HIT专家网共同举办。会议聚焦后疫情时代医院诊疗模式和互联网医院建设,就新时期互联网医疗建设及其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展开讨论。本次交流会大咖云集,由HIT专家网创始人兼总编辑朱小兵担任本次交流会的主持人。


CHIMA主任委员、《中国医院》杂志社社长王才有在致辞时表示:“新冠疫情为传统的诊疗模式竖起了一道‘墙’,互联网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疫情推动公立医院加快了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的建设步伐,促使公立医院开始将核心的医疗资源面向互联网开放,这一变化可谓史无前例、影响深远。"



积极探索互联网诊疗




随着国家对互联网诊疗提供进一步的政策支持,越来越多公立医院获得互联网诊疗资质,积极拥抱互联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于2月27日获得资质批复后,3月3日正式上线互联网诊疗系统,是北京市首家获得互联网诊疗资质的中医院。该院信息中心主任张红介绍:“医院将一批优质医疗资源投入到互联网诊疗服务,并在问诊流程中加入了让患者提交舌苔照片的环节,满足了中医复诊的需求。”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是北京首家开通互联网诊疗平台的市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的互联网诊疗平台正式上线后,首批配备了10台可接入医保实时结算系统的移动终端,患者动动手指网上看医生,点点屏幕药品送到家,北京医保患者还可以刷医保卡实现医保实时结算。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梁志刚指出:“为确保互联网诊疗‘仅限复诊’不管是小程序还是App,对接院内HIS系统时,均只能为患者显示已在线下就诊过的医生与科室,从技术手段上确保业务的合规与安全。”


面对突发的疫情,北京协和医院在2月10日开通线上发热咨询,在2月17日率先开放了线上专科咨询,共有49个专科、近千名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医院信息管理处处长朱卫国认为:“互联网诊疗正在迎来春天,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挑战主要存在于技术、安全和管理等多方面,解决相关问题有待医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探索。”


疫情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迅速反应,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2月21日,医院启动互联网诊疗系统建设工作;2月29日,系统正式上线,并通过专家评审。“该系统基于在线问诊平台,分为运营管理后台、医生端/药师端、患者端三大板块。”信息中心技术总工孙立淼介绍,“医院互联网诊疗引入物流环节,帮助患者将药品配送到家。”


保障互联网诊疗安全成第一要务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互联网无远弗届的特性使互联网诊疗获得爆发式发展。同时,保障互联网诊疗安全成为第一要务。


孙立淼介绍,朝阳医院的互联网诊疗系统刚上线,就累计遭到了超过30万次的网络攻击。面对与线下诊疗完全不同的业务环境,朝阳医院为互联网诊疗系统加固了安全防线,包括在公有云上部署云防护平台等。


在目前尚未推出统一监管平台的情况下,多家公立医院都对本院的互联网诊疗活动采取了监管措施,共同的做法是引入电子认证(CA)服务机构,实现医生、药师的身份认证,通过电子签名对电子处方的生产、流转、配送等进行全程留痕监管。


国家“十三五”网络空间安全重点研发计划实施方案及指南编写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荆继武指出,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需要选用合适的密码技术来加以保护,实现医护人员、患者等在虚拟空间责权利统一的身份管理,保护患者隐私与数据安全,确保医疗机构与外部系统安全的互联互通等。他指出:“密码技术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医院应选择专业的商用密码技术服务机构提供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密码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数字认证公司董事长詹榜华认为,随着网络边界的逐渐消失,“零信任”时代正在到来,需要借助密码技术重构网络安全边界和信任。他强调:“过去10多年来,数字认证十年磨一剑,持续为医疗机构提供以密码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未来,将继续通过构筑安全可信的互联网医疗环境,帮助医院实现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模式创新与转型。”


(内容参考HIT专家网相关报道)






CHIMA大讲堂直播与回放:
https://djt.chima.org.cn

全国卫生健康行业网络安全技能大赛
https://chcsc.chim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