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辅助儿童诊疗,预测准确率已超80%

发布时间:2020-07-08
浏览次数:

在医护人员娴熟地操作下,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的病房里,一台人工智能机器人(AIR-FACE)完成了一系列查房、检查、宣教工作。


“从门诊到病房,到检查,是一个全流程。”该院呼吸科主任殷勇告诉记者。


“我们现在有一个门诊预问诊系统,患者挂完号就会在手机微信端收到交互信息,比如’您有什么症状’、‘症状持续几天’等,再通过1~2分钟病史采集,最后传导到门诊医生的电脑中;还没有到医生门诊时,推荐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已经设计好了。”殷勇补充说,“医生有处方权,而人工智能的辅助使效率提升不少。”


据悉,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在2018年引入该人工智能机器人并投入使用。


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奉贤的奉城医院、浦东的周浦医院等医联体医院开展“智慧托管”,每周实施疑难复杂病例的远程移动诊疗和床旁教学,规范医护人员诊疗行为,并配合物联网设备,为当地儿科提供常态化、嵌入式支持。


查房系统大屏幕也引起现场记者的注意。这是一个集合了病房概览、医护交班、科室运营、患者列表等功能的“智慧交接班”的系统,是全科室医护人员的“第二大脑”。


参与该系统打磨、设计的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张磊告诉记者,如果收治了一名肺炎患儿,之前都是通过体格检查、化验或者拍片等流程,需要2~3天确诊病情后再进行药物调整。“有了这个病原学预测模型,我们就能以更快的速度进行诊断。”张磊说,“仅在病原学预测模型一项,人工智能的预测准确率已经打到80%以上。”


来源:第一财经





CHIMA大讲堂直播与回放:

https://djt.chima.org.cn


全国卫生健康行业网络安全技能大赛:

https://chcsc.chima.org.cn


CHIMA 2020 征文通知


CHIMA 2020 案例征集通知


CHIMA 2020 书展通知


2019-2020年度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