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雯:北京协和医院“一院多区全网络”模式下信息平台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12
浏览次数:

  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等多部门发文强调推进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这是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构建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就医格局的重要举措。当前,很多医疗机构采取一院多区的发展模式,它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整体医疗资源水平,促进学科融合,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协和医院”)即为其中的代表。“我院构建了‘一院多区全网络’的发展模式,实施‘1+N+X’发展战略。”北京协和医院信息处副处长朱雯介绍,1是指打造国际顶尖的医学研究、诊疗和教育高地;N是指布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及区域高水平医院建设项目;X是指基于互联网医院、医联体、质控体系等的全网络布局。

16.jpg

构建“一院多区全网络”模式

目前,北京协和医院拥有东单院区、西单院区、大兴院区、雄安院区和澳门医学中心等多个院区,针对各地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 以 “菜单式帮扶 ”的创新理念 , 构建跨区域医疗协同发展新机制,形成了“协和—东城”、“协和—贵州”、“协和—漳州”、“协和—沧州”、“协和—西藏”、“协和—托县”模式等多种合作模式,不断丰富拓展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新渠道。

医院创新紧密型医联体发展模式,采取“分赛道”发展方式,即综合考虑各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学科特色, 优先重点帮扶特色专科,建设了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合作网络。

信息平台提供支撑

朱雯介绍,北京协和医院在应用场景方面有需求,主要体现为患者信息共享、双向转诊、预约挂号、标本送检、检查预约和远程会诊。“基于院内多个信息系统,我们构建了多场景医疗协同平台体系,基层医疗机构根据业务需求采取不同方式与医院进行系统接入,有效支撑了医院在医联体成员单位、对口支援单位、协作网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业务打通。”她谈到,多场景医疗协同平台体系包括远程会诊系统、医联体系统和医疗视频信息系统等重要系统。

1.远程会诊系统。医院远程中心包括5个独立会诊室、5个远程会议室以及阶梯教室、多功能厅。远程医疗系统包括基础远程会诊平台、专科远程会诊平台、5G网络应用、医学科普咨询平台、临床质控数据汇总统计平台,实现了远程会诊、远程影像会诊、远程病理会诊、远程教学、远程会议等远程业务的常规开展。

2.医联体系统。该系统主要是支撑紧密型医联体服务的相关模式,包括双向转诊、临床资源共享和互相访问等。在此基础上,医院打通了医联体系统与移动办公平台(WeLink)、研发了床位信息共享系统、建设了区域检验标本送检平台,并在医联体平台上打通了处方点评系统。对此,朱雯强调:“我们的医联体系统,是在政务外网内部通信,采用了统一标准的API接口,数据加密传输,保证了整个系统传输过程的安全性。”

3.医疗视频信息系统。该系统通过部署采集控制终端,实现院内多终端、多平台多医疗视频信号采集接入,可与具备账号权限的PC或移动终端进行即时音视频交互。该系统具备视频会议、远程会诊/MDT、介入示教、手术示教、超声诊断、内镜诊断、影像诊断和转播直播等功能。

除上述三个通用平台外,北京协和医院在质控中心以及罕见病方面也搭建了专属平台。以重症质控中心平台为例,医院建设了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及新疆建设兵团、促进600家哨点医院互联的重症医学医疗质量监测网络。

借助信息平台支撑,北京协和医院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整体业务取得以下建设成功:优质医疗资源服务可及性逐步提高;医联体单位的量质齐升,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医疗服务同质化成效显著,医疗资源配置逐步优化。对此,朱雯谈到:“信息技术平台有效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共享与协同,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推动了‘一院多区全网络’模式的高效运行。”

推动信息能力下沉

在朱雯看来,管理的同质化并不等于管理的同步化,在关注“输血”的同时,更要注重“造血”能力的培养,即同质的是管理的实践论、方法论,而不是管理的具体举措、手段。她介绍,推动信息能力的下沉支撑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重视优质资源下沉,构建内部融合机制,主要是建立统一的安全和质量控制标准;关注“造血式”支持,打通服务能力认证,包括远程指导、技术支持等方面;多维度的信息能力“下沉”,包括人员赋能、联合数据中心和AI能力。

1.人员赋能。协和医院信息中心外派工作人员到西藏、澳门等地;医联体成员医院派信息化工程师到协和学习;定期组织医联体内医院信息化工程师进行业务交流和学术分享等。

2.建立联合数据中心。协和医院医联体内单位共享数据标准,提升数据质量;梳理数据治理流程,分享相关工具;推动医联体内数据按需按流程流通共享,实现科研共创。

3.提升AI能力。推动医联体间相关人工智能算力资源共用;将协和医院大模型开放给成员单位共享调用;远程调用协和AI相关应用,促进知识下沉。

在实践中,北京协和医院联合医联体成员单位,通过构建数智中心,打通医院之间的数据壁垒、知识壁垒、算力壁垒,共建医疗数据联合体、智能联合体,支持跨学科协作,充分利用彼此的研究基础加速科技创新,快速提升数据价值和医疗智能体应用水平。

北京协和医院与医联体内单位合作,正在共同实践联合智能中心。在算力和模型上,由成员单位调用协和医院部署的通用模型能力,基于该开发平台,结合自身的知识能力,做智能体的定制开发。朱雯谈到:“未来,我们计划推动智能体形成一个生态圈,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

谈及一院多区全网络信息能力下沉的未来规划时,朱雯强调:“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基础资源、通用模型、标准规范和应用工具的下沉,从而实现资源共享、模型开放、标准互通和软件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