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坤:医信工程师成长谈——自己才是拯救自己的人
日前,在参加医信行业的一次学术活动时,就医信工程师的成长发展问题,同与会同仁做了一番交流,受益颇深。作为一名医信工程师,对于这个问题我极为关注,一直在思考和实践。对一个行业而言,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医信工程师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整个行业的未来,需引起高度关注。
定位
身处在一个复杂的行业或者组织机构,每个参与者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定位。定位决定方向,正确的定位,才有正确的个人奋斗和发展方向。
方向选对了,即使中间有一些曲折,但只要坚持,最后总能抵达目的地。
如果定位和方向错了,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越努力离自己的理想目标越遥远。
那么,医信工程师应该如何正确做好定位?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看一下医院的属性定位。目前,专门设置信息部门的医院,几乎绝大多数都是二级以上医院(或者有同等规模的医院),其定位大多数都是集临床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等为一体的医疗健康服务机构。从医院的属性定位中,大致可以得出,医信工程师可以有这样几个定位: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师”)。
对于这三类人员角色,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分析:
关于科研人员,国家和行业对这类人员是有一定要求的,一般是博士学位,接受过专业的科研训练,发表过高水平科研论文(比如SCI论文),另外要得到工作单位的平台支持。就目前医信工程师群体现状,绝大多数人都是不具备这些条件。
管理人员,在医院内部,更多的是一些医疗业务、财务医保管理人员。这类人员通常需要具备相关业务知识,比如医学、药学、财务等专业知识,另外这类人员很多时候是给临床人员提供的转岗渠道等。
最后就是工程技术人员,也就是工程师,这应该是绝大多数医信工程师最合适的个人定位。
但是,医信工程师到底是什么工程师?
要了解医信工程师的具体内涵,先看医疗信息化的概念。医疗信息化,顾名思义,就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医疗行业,提高医院的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
而IT行业天然就是一个高技术行业,其落脚点是信息技术。从这一点看,医信工程师的个人定位中,应该包含了信息技术、高技能性等意味。
确定了个人定位,就会明确个人的使命所在,工作、学习、生活就会有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医信工程师不必跟临床科研人员比科研能力,不应该跟管理人员比业务知识,而是立足于医疗信息工作本身来做事。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是做任何工作都应有的工作态度,“在什么岗位做什么事,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
价值观
在医院里,拥有相同学历教育背景的临床医师与信息工程师,前者的收入待遇往往远高于后者。这种现象颇为普遍。作为医信工程师,你对此有何感想?其实,每个行业、每个组织都有其独特的运作逻辑,或许并不完美,但必定有其公平性。只不过,这种“公平”可能并非你心中所想的那种“公平”。
那么,何谓真正的“公平”?这背后涉及“价格”与“价值”两个概念。不同事物在“价格”上或许存在巨大差异,但在“价值”上却是公平的。我曾读过一些关于市场经济的书籍,豁然开朗:人,其实也是一种“商品”。我们上班,实则是在出售自己的时间,以换取金钱收入。商品的价格高低,受诸多复杂因素影响。而价值,则是另一个维度,与价格并无直接关联。商品的市场价格,往往并不能准确反映其真实价值,它可能时而高估,时而低估,长期来看,或许呈现某种阻尼函数型的波动。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有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里所指的,正是人生的价值。因此,每位医信工程师都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应追求的是人生价值,而非仅仅是通过出卖个人劳动时间所获得的金钱价格。
同时,还应坚守一个信念:一个拥有高人生价值的人,其人生价格(即物质回报)也终将不会低。这并非讲大话,讲情怀,说空话。可以设想,在日常工作的时候,如果每天面临的一大堆琐事,装电脑、修打印机、拉网线......
你会怎么办?是不是会感到沮丧,迷茫,人生无望?当每个月的工资,可能勉强糊口,面对养家活口,车贷房贷的巨大压力,你会怎么办?生活有时候就是这么现实和残酷,正因为此,我们才会成长,才更应该成长。而成长的重要标志就是拥有正确的价值观。
一个有正确价值观的人,他内心会持这样的信念:尽管我此刻或许并不起眼,所从事的工作看似毫无技术含量,但我的人生价值绝非仅限于此(我每个月三千块的工资,但我的人生价值可是每个月三万呢)。因为我的人生价值不在此,在我看来,每天上班,其实是在打两份工:一份拿工资,对得起老板或者单位发的钱;另一份是给自己打工,增长人生价值。
正是因为每天都要做大量琐碎的事情,让我练就了高效的时间管理能力;与各色人等沟通协作讨论业务,让我练就了强大的资源协调与表达能力。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接触到很多事情,体会到了人生百态,人情冷暖。视野开阔了,格局打开了,心胸豁达了。
此外,从事信息技术工作,在任何情况下持续学习,是最直接的提升人生价值,未来也有可能转化为更高的物质回报。实在不行,还可以锻炼身体,把身体搞好,就等于搞到了“钱”,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明白了“价值观”的问题,那么最不应该做的就是“抱怨”、“怨天尤人”。
所以,每个医信工程师,都要做一个不抱怨的人,不抱怨行业,不抱怨工作,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战略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不容易。恰好我们常常抱怨,抱怨自己没钱,没资源,没平台,没有好的机遇,没有遇上好的老师、好的领导等。
可是抱怨有用吗?显然没有用。
而之所以抱怨,很大程度上源于喜欢比较。喜欢和那些看上去比我们好的人比较,而一旦比较,就必然心生抱怨。
人比人,气死人。命比命,气成病。但是,不管怎么比较,有一点可以确认,不管是谁,在时间和精力上,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
因此,对于医信工程师,每天的时间,除了睡觉吃饭外,总有8到10小时可以用于工作学习。正常情况下,一般的工作生活资料是具备的,比如办公用品、参与项目管理、与研发工程师交流学习的机会等。
这就是每一个工程师的本钱,虽然本钱不大,但总归还是有。要做的就是,用好这些本钱,将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但是,小米加步枪,要打胜仗。谈何容易,这就需要有好的战略。
在战略上,我认为要做到两点:
一,坚持“一专多能”,切勿四面开花。
二,不等不靠,积极主动,自己救自己。
在医疗信息行业,经常有一种这样的现象,就是一些所谓的“牛人”好像什么都懂,既懂业务,又懂技术,还擅长管理,并以此为荣。我们很多人,喜欢将这些全能性人才视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说来很奇怪。医疗行业的发展越来越细化,亚专科越来越细,很多医疗专家甚至只研究或者治疗某一种疾病。而医疗信息行业,却要求全面发展,需要全能型人才。一个本身就是多专业交叉的学科,本身就需要多专业、多部门协作的工作,追求全能性发展,这显然是矛盾和不合理的。
所以,在战略上首先要摒弃“全能发展”的幻想,更合理的应该是“一专多能”。
这里的“一”就是医信工程师的立足点——信息技术。在工作中,不管别人认为你有多差劲,不管你受到多少责难,你好歹是一个信息技术人员。要切记,牢牢抓好根本,学会技术。
如何学好技术?要坚持“一专多能”的战略思想。因为计算机技术,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学科,涉及的内容很广,包括硬件、软件、网络规划、数据库管理、信息安全、IT项目管理等很多方面。医信工程师在技术上,也只能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比如可以专做软件开发、网络规划,或者项目管理。但是在其他方面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因为在医院内部,是不可能设置多个部门的,专人专岗。
信息部门在日常工作时,也不可能将工作内容划分的非常明细。
所以,除了自己的主攻方向,其他一些日常需要使用的知识或者技术,也要适当的学习并掌握。
同时,我们虽然是信息工程师,但是毕竟是在医院工作,对于必要的医疗业务,最好还是能够了解掌握。
但是,我个人不建议在业务方面学得太深,从成本产出投入方面,不划算。另外,对于一些专业知识,不懂就不懂,毕竟我又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不懂又不丢人。
第二点,就是要积极主动,不等不靠。尽管众所周知,医疗信息化很重要,要加大资源投入,要培养高水平的工程师队伍。口号归口号,政策归政策,要真正落实可能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但每个人的青春就那么几年,很短暂。
医信行业肯定会好,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至于医信工程师的明天是否会好,那还真不一定。医信工程师要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从来没有救世主,拯救自己的只有我们自己。
如果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那么就自己去查,自己找。
没有资料,没有人教,怎么办?自己去想办法,只要你想,总会有办法。只要你不想,总会有各种理由。
方法论
刚才讲了战略问题,最后讲一讲关于战术、方法论的问题。
一切优秀的人,大概只做了一件事: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把结果交给时间来安排。
这就是成功的办法,很朴素的道理。成功没有捷径,但是做事情,还是要讲方法。
关于方法论的问题,根据个人情况不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学习方法。
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则:
第一,坚持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原则
信息技术本质上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光靠看书和听讲是不可能掌握IT技能的,必须要进行大量的操作实践。道理很简单,只有当能够真正写出程序,才能说学会了编程。只有真正设计过网络,组过网,才能说掌握了网络技术。
所以,医信工程师千万不要成为理论大家,只会纸上谈兵,而应该做一个实践者,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核心技能。
第二,最少知识原则
如何把握好理论和实践的度,何时开始实践?我个人非常推崇一个说法,“最少知识原则”:掌握到可以开始应用一项技术的最少知识后,即可以开始实践,干活做事了。
以编程为例,掌握一门语言的基本语法以及算法数据结构知识后,就可以开始写程序了,而不是等你看完了几本厚砖头编程书后,再开始写程序。
首先,你很有可能啃不完,看着后面的内容却忘了前面的。例如,对于编程开发而言,很多东西只有在写程序的过程中,才学得到。靠啃书本是学不到的,因为书上根本就不会写。不止编程开发,网络安全、项目管理等都是如此。
一旦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后,就立马开始干。
第三,合理运用时间原则
学习需要时间,积累和等待更需要时间,但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合理运用时间,对于医信工程师而言,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时间都被各种琐事占据了。在运用时间方面,我个人认为有一个很好的原则:大块时间大块用,小块时间小块用。简而言之,对于相对大块的自由时间,可以用来做需要大块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比如写程序、写文章、看书、看教学视频等。小块的零碎时间,则可以用来做一些重复性的工作。比如等电梯的时间,可以回复下消息,翻一下工作通知,浏览下新闻,又比如坐公交做地铁上下班,可以做一些不需要思考的工作等。
这样日积月累下来,时间运用的效果会非常明显。
总结而言,医信工程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找准自己的主动技术方向,参与大量的项目实践,从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到最后必将收获满满成就。
作者简介
吴坤,计算机专业硕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信息中心软件工程师。专业计算机程序员,国内在医疗行业积极推广IT技术的青年工程师和技术践行者,热衷于以信息技术提高医疗行业服务质量和改善患者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