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集成平台建设选型?|医疗信息化MDT问答
Q
提升医院服务经营水平、优化完善现有医疗信息化体系进程中,如何进行集成平台建设选型?
A
医院集成平台建设的选型是一个全局性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1.全局性考虑:根据医院当前的信息化发展情况、已有主要业务系统情况、主要业务系统是否一体化、医院近几年信息化预算情况等。
(1)如果医院当前主要业务系统,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HIS和电子病历用户不满意,不要期望单独上集成平台就可以解决问题,甚至可能把情况搞得更加复杂。建议连带一体化的核心系统(包括HIS和电子病历)和集成平台一起考虑更换。在新产品的选型中,如果一家公司的一体化核心系统和集成平台、临床数据中心产品市场占有率都比较高,那么建议一并考虑,实施效果会比较好,后期维护也方便。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一家公司的集成平台在整合本公司产品的时候不容易检验其集成平台的真实能力和设计水平,要通过其他一些非该公司的外周接入系统来考察集成平台的真实可靠性。
(2)如果医院当前主要业务系统(传统意义的HIS和电子病历)使用效果不错,尚可以支撑医院目前各类改造要求,且医院近期信息化经费有限,可以考虑通过上线集成平台和临床数据中心来提升医院信息化整体水平。这个时候可以考虑兼容性比较好的集成平台产品,确保平台能够与现有系统顺利对接。
2.集成平台选型注意事项:集成平台选型还需要注意底层技术架构的成熟稳定,目前国内主流的集成平台产品底层技术架构多数是采用IBM MQ、InterSystems Ensemble,或者Orion Health,也有使用ActiveMQ、RabbitMQ等消息队列的。在选型前要进行充分的技术预研和测试,验证平台的性能和稳定性。考虑先实施局部试点项目,以评估平台的实际表现。建议选择用户友好、易于学习和使用技术先进、灵活扩展的平台,因为集成平台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不停的根据医院业务发展进行灵活扩展,接入更多的数据源或针对新要求进行二次开发。集成平台的建设应能够满足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与具体需求,如:需全面支持HL7 V2、V3、CDA、FHIR、DICOM、HIPAA等医疗信息协议和标准,促进医院整体信息标准和规范建设,为互联互通奠定基础。不建议使用底层技术不够通用和成熟,国内缺乏相关技术工程师支持的平台,避免出现因为技术问题或人才短缺导致后期服务无法得到及时和有效支持的风险。
(1)如何切换过渡:制定明确的过渡计划,以确保从旧系统接口到新集成平台的平稳过渡,考虑在过渡期间对业务流程的影响和用户培训需求。对切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准备应对策略,以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
(2)医院集成平台一旦成功运行上线,就成为医院信息系统的另一个运转核心,必须保证安全稳定、成熟可靠。它承载了各个医院业务系统之间的链接,对于稳定性和连续性要求极高,对于数据的实时性也有很高的要求,要充分考虑集成平台的容灾方案,包括基础软件层面和硬件层面,使其足以承受绝大多数突发情况,防止因平台宕机对医院业务产生影响,建议单独为集成平台设置服务器集群。
——王忠民 江苏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