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昊:漫谈医疗软件质量管理(上)
前言
最近有件事一直困扰着我,虽不断在努力寻找解决之道,然而并不理想,上下求索,不得其法。故将其整理发布出来,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也期望能引起业界的重视,从而能够提升医疗软件产品质量。
弹指间,我国医疗信息技术已飞跃发展了三十余载。信息系统早已经从我刚接触时的FoxBase+Novell的模式升级成了微服务架构,甚至中台技术也会时常在我们医疗信息化行业秀一把肌肉。
技术在高速发展,最新的消息是全球首位AI软件工程师Devin诞生了,它掌握全栈技能,云端部署、底层代码、改bug、训练和微调AI模型都不在话下。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预言,码农这个职业即将消失。
从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看,信息系统早已经成为医院运转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平台,各类制度和政策都需要通过信息化去高效落实,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医疗信息化这个行业看,信息化项目的中标金额也节节攀升,从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甚至数亿元的项目也时常出现,行业呈现出了勃勃生机,老企业焕发生机,更多的新生代活力满满。在股市中也先后出现了多家以医疗信息化为主业的上市公司。
医疗软件被吐槽成为行业魔咒
技术发展得如此之快,但是把目光放回现实,我们所使用的医疗软件却是各种被吐槽,难道我们真是城市中的城中村吗?周围是高楼大厦,各种现代化高速发展,而我们却蜗居在其中,悠然自得,自我安慰?
最近和几家医院信息科主任聊天,大家都对现在的软件公司有颇多怨言。小问题不断,解决一个又出现另一个;熟练工程师少有,总是一群新手在应对医院的各种需求;新上的系统稳定性差,宕机成为常态。总之,大家都在头疼信息系统的质量问题。
开始我还怀疑这个现象可能具有地域特点,也许先进地区的软件系统会摆脱这个魔咒,然而并没有。以至于很多软件系统被大家戏称为“PPT系统”,意思是PPT讲得人心驰神往,应用起来让人心力交瘁。
看来虽然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但是今天的软件系统在质量上可能并不比30年前更优秀。
让我们来看看对于软件质量,国家标准是如何定义的。
GB/T 25000.10-2016《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10部分:系统与软件质量模型》对软件质量主要包括产品质量模型和使用质量模型。
产品质量模型:将系统/软件产品质量属性划分为八大特性,分别是功能性、性能效率、兼容性、易用性、可靠性、信息安全性、维护性和可移植性。每个特性由一组相关子特性组成。
使用质量模型:使用质量为指定用户使用产品或系统满足其要求的程度,以达到在指定的使用环境中的有效性、效率和满意度等指定目标。使用质量模型将使用质量属性划分为有效性、效率、满意度、抗风险和业务覆盖5个特性。
通过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软件质量至少是包括产品质量和使用质量,也就是说产品质量管理需包括开发阶段和使用阶段的质量管理。总结分析下来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如下。
影响医疗软件质量的七种因素
1.用户认知的改变,对软件要求提高了。30年前,电脑还是稀罕货,人们对它抱有敬畏,操作电脑基本上都是按照培训步骤在进行,生怕给弄坏了。随着手机等智能终端的流行,也让大众尤其是医疗用户对业务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易用性和可靠性上的要求也更高了。不是我们软件质量没有提升,而是用户的口味提升得更高了,导致对软件质量的要求也更高了。
2.用户需求的改变,对软件功能需求更多了。随着业务与信息化融合度不断提高,软件的复杂度也在提高。尤其是近年来医疗及医保政策的调整,都需要信息化去实现。很多时候在政策出台前,留给软件开发人员修改程序的时间非常有限,测试时间更是不足,这匆忙中上线也导致软件质量下降。表现出稳定性不够、错误频发,毕竟开发人员也是会犯错误的人。
3.医疗信息化行业价值提升了,吸引了更多的从业者,他们带来了新理念或者新手段,但很缺乏对医疗业务的理解。一个软件系统要和行业深度契合,除了要掌握必要的技术,开发出合适的产品,具备可控的实施能力以完成产品的落地,还需要理解相关的业务流程,这三者都需要一定的行业积淀方能做好。医疗信息化公司更应该抱着敬畏生命敬畏医学的态度来开展业务,然而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一些从业者靠着新理念去拉投资,靠着“新”产品去抢占市场,唯独忘记了软件产品的质量控制,这也就是出现了先进的理念,拉跨的软件。
4.和更赚钱的互联网大厂或者金融行业相比,医疗信息化企业吸引力不够,薪资偏低导致难以吸引到优秀人才,优质从业人员比例偏低,导致医疗IT行业的整体研发能力不够,难以做出更优质的产品。
5.医疗信息行业的知识体系尚未建立,行业普遍缺乏对基础技能的培训机制,和医疗的其他专业相比,信息技术类尚没有此类持续性培训。许多工作在人员更迭中出现低层次反复,进而导致低级错误不断发生。倒不是新人笨,确实是他并没有传承下来前人的宝贵经验,不断试错也就导致了错误不断。
6.价值认同不够,如今出现一些创新公司将新技术作为市场开拓和宣传的卖点,甚至很多时候还没有精通技术,就靠开源代码做出个软件来就向医院推销,在现在求快求新的大背景下,很多新产品推出并不够完善,用户在尝新中也无疑在承担着质量的问题和风险。
7.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缺乏或者形同虚设,产品在开发期没有按照严格的质量管理流程进行,在实施期也不按照要求进行相关测试,在产品运维期甚至不能很好地响应用户反馈,导致了软件质量不高。软件产品出厂前的质量都没有检测,怎么能保证它在应用场景有过关的质量保证。虽然我们常谈软件定义一切,但是对于定义一切的软件质量却没有强制的认证标准。这被低标准定义出来的一切怎么能够有质量保证。
也许这篇文章写出来我又会被批评,但是我想只有全行业关注这个问题,我们才能真正提升软件系统的质量,才能为现代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兜底。
作者简介
黄昊,CHIMA常委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信息中心韩春春工程师在本文成型中做了大量贡献,在此表示感谢。)
下篇内容围绕提升医疗软件质量的解决之道展开,4月27日发布,敬请关注
CHIMA 2024大会邀请
2024年度中国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MA 2024)将于5月16-19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召开。会议以深化应用,融合创新,信息技术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设立主题演讲、分论坛、拓导课、新技术展览会议内容。
本次会议以学术为基、技术为翼,开展多项创新活动:优秀论文和典型案例路演、Step by Step技术操作班、信创联展及适配、全国HIT辩论赛、HIT江湖对话、新书展览、青年之家光影展、健康晨跑等。
相关链接:
点击此处可了解大会更多信息
上一篇: 黄昊:提升医疗软件质量的解决之道(下)
下一篇: 医疗大模型从小事做起(一):患者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