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毅:县域产科资源整合的信息化之路
摘要
随着出生人口持续下降,各县域助产机构分娩量逐年减少,面临辖区范围内产科资源浪费、医护人员流失及服务水平下降等问题,因此县域内产科资源整合成为当前助产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隆昌市妇幼保健院加强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县域产科资源的整合。
1 背景与现状分析
(1)出生人口数量下降趋势明显
自2015年底二孩政策放开后,一度有专家预测未来出生人口将会大幅增长。然而,实际情况却出现了偏差。2020年,隆昌市全市共有3185名婴儿在市医疗机构诞生,但到了2021年,下降到2617名,2022年则降至2239名。截止2023年12月底全市医疗机构诞生婴儿数仅为1871人。人口的变化不仅影响着生育行为,也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需求和资源配置。
(2)资源配置不适应新形势
隆昌市目前的产科资源主要集中在隆昌市人民医院和隆昌市妇幼保健院两家医疗机构内。然而,随着出生人口数量的下降,两家医院的产科服务需求也随之下降,既受到人口政策变化的影响,也受到现有产科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制约。因此,有必要通过整合现有的产科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服务效率,以应对人口政策变化和产科服务需求下降的挑战。
2 医共体集团医院在县域产科资源整合中的地位与作用
(1)资源整合与协调
医共体集团医院作为医疗协作的核心机构,负责整合和协调各级医疗机构的产科资源。通过建立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实现了产科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2)技术支撑与服务提升
医共体集团医院具有较强的技术支撑能力,可以借助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提升产科服务水平和质量。通过建立远程会诊平台、智能诊断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县域医疗机构的技术支持,提高了产科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3)示范引领与经验分享
医共体集团医院作为医疗协作的示范单位,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通过开展培训交流、组织技术指导等活动,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经验和借鉴,推动了县域产科资源整合的深入开展。
(4)服务保障与质量提升
医共体集团医院通过整合产科资源,优化服务流程,提高了产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建立全程服务体系、完善分娩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等措施,实现了对孕产妇的全程监护,提高了妇幼健康服务水平。
3 产科资源整合实践与案例分析
(1)以医共体集团医院为依托下的产科资源整合实践
1)建立统一的医疗信息系统和数据平台
医疗信息系统和数据平台的建立是产科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关键步骤之一。一是电子病历系统。作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电子病历系统实现了患者病历的电子化记录和管理。医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系统查询患者的病史、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案,实现了医疗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二是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该系统用于管理医院的各类医疗设备,包括设备的采购、维护、维修和更新等。通过系统,医院可以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维护情况,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三是医疗资源调度平台。为了更好地利用医疗资源,系统还包括了医疗资源调度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医院可以根据患者的就诊需求和体系内医生的排班情况,合理安排两家医院医疗资源的使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2)服务模式的创新
一是有力促进了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建立。通过整合,建立起产科医疗团队,包括产科医生、产科护士、营养师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医护人员。通过信息化系统,能够实现团队协作的无缝连接,医护人员可以实时共享患者信息、诊疗方案和医疗记录。二是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模式。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确保危重孕产妇能够及时得到救治,并通过实现患者的电子病历共享和跨院诊疗,医生可以迅速获取孕产妇的历史病历和诊疗记录,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提高了医疗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三是全链条服务模式。从孕前优生检查到孕期管理、分娩、产后康复等各个环节,医院都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实现患者信息的全程追踪和管理,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健康状况,提供定制化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方案,提高了医疗服务的个性化水平和服务体验。
(2)案例分析
在医共体集团医院的支持下,隆昌市妇幼保健院实施了产科资源整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体案例分析如下:
1)资源配置
通过整合,隆昌市妇幼保健院与隆昌市人民医院共同配置了医生、护理人员和设备。现在,两家机构共同拥有了一支强大的产科团队,可以为患者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产科服务。
2)服务模式
整合后,隆昌市妇幼保健院创新了产科服务模式,引入了远程医疗技术和多学科会诊制度,实现了对患者的远程诊疗和多学科专家的集中会诊。这种服务模式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解决了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3)效果评估
整合后,隆昌市妇幼保健院的产科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产科医疗质量和安全性得到了有效保障,高危孕产妇的救治率和新生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同时,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口碑也大幅提升。
4 产科资源整合在信息化方面的建议
在促进县域产科资源整合方面,建议采取以下具体方法和路径:
(1)建立综合的医疗信息平台
整合各级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联互通。这个平台应该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医疗影像系统、远程会诊系统等,能够实现患者的信息共享、跨院诊疗和医生的远程协作,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一体化水平。
(2)推动标准化建设
推动产科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信息交换协议,确保各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能够实现互操作性和兼容性。同时,建立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保障患者的信息安全和医疗数据的完整性。
(3)制定符合医共体集团医院的标准化产科临床路径
一是在孕期保健阶段,产科临床路径可以涵盖孕期保健医生、妇产科医师、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等多学科专家的合作,强调协同提供全面的孕期护理服务。例如,通过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和管理孕期并发症,同时提供综合性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支持。二是在分娩过程中,医共体集团医院通过多学科协同工作的模式,将产科医师、助产士、麻醉师以及新生儿科医生等组成专业的分娩团队,为产妇提供全程、个性化的分娩服务。三是在产后护理阶段,建立产后康复一体化服务体系。产科临床路径涵盖产后妇女卫生护理、哺乳指导、康复训练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充分关注产后妇女的身心健康,助力其尽快康复和适应母婴生活的变化。
(4)加强数据分析和挖掘
加强对医疗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产科服务的智能化监控和精准化管理。通过对患者的病历数据、诊疗过程和疗效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医疗风险和提升医疗质量的机会,为医院的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5)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加强远程医疗服务的建设和应用,建立远程医疗平台和专家会诊中心,实现产科专家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通过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等方式,可以让患者在本地就能享受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团队的医疗服务,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便利性和医疗服务的均衡性。
(6)开展健康管理服务
开展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健康管理服务,建立个性化的健康档案和健康管理方案,为孕产妇提供全程的健康管理和指导。通过手机APP、远程监护设备等方式,可以实时监测孕产妇的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健康教育指导,促进了孕产妇的健康管理和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简介
薛毅,工程师,四川省卫生信息学会智慧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内江市卫生健康信息专委会秘书,内江市卫生健康信息化专家库成员,隆昌市妇幼保健院党政办主任,长期从事医院党政管理工作和信息化建设工作。作者观点纯属与同行做技术交流,欢迎批评指正。
上一篇: 省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 某公立医院医用耗材SPD管理模式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