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明:顺生而行 向阳而生(下)

发布时间:2023-04-20
浏览次数:

海阔天空

  入行最大的幸运是遇到好的领导和好的老师。清晰记得,2004年以前,佛山市卫生健康局(时称“卫生局”)召开信息工作会议时,通知名单上,市直医院只有三家,妇幼是榜上无名的。2005年完成医院整体搬迁后,2006年初我到卫生局拜访主管信息的领导。其实没有过多的想法,仅仅是觉得,既然现在由我全面负责医院信息化建设,礼貌上也应该拜访一下上级领导,报个到,以便后续工作的开展。没想到是无心插柳,此后,卫生健康局相关工作会议通知开始出现了佛山妇幼的名字,我也因此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政策和要求。

  更为幸运的是,2006年底,有幸参加了国家卫生部区域信息资源规划试点工作,并担任这个项目佛山试点技术组的组长,开始接触更多的国家级专家,从此打开了另一扇大门,视野变得更为广阔。记得,第一次工作会议是在广东江门召开。会上参加试点工作的两个城市数十位主任各自简短发表对这项工作的想法,时间不长,也就每人一两分钟的样子。一个多月后到河北参观,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的一位领导来到我们这桌,打招呼时,看到了默默龟缩一角的我,和蔼亲切地说道:“啊,佛山妇幼马主任,走,我带你去认识一些专家”。当时心里很诧异,“就一次会议,这么多的人,他居然记得我?还带我认识专家?为什么是我,不是其他人?”这个问题,其实一直想找机会问,可惜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后来,阅历渐长,也就不问了。因为,我知道,只要稍加观察和总结就会发现,我们日常的一言一行已经透漏出很多信息,足以八九不离十地判断一个人了,只是以往我们没有太留意而已。记得一位销售陌生拜访,“主任您好!我是艾默生的小唐,我是做移动推车的”。我抬眼一看,疑惑地问道:“你是搞IT的?我怎么觉得你像卖医疗器械的?”,对方回答“不好意思,我一个月前刚从医疗器械转过来”。后来我把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培养变成了信息中心以及来院实习进修人员的必修课程。我们会挑选几份简历,让大家看简历各自发表意见,说出判断依据,然后再由带教老师点评,公布验证结果和依据。也会挑几张杂志采访CIO的封面照片,先不让大家看采访内容,各自猜CIO的专业背景、管理风格,依据。然后再看采访内容、上网搜资料,相互印证。实习同学,通过这些培训形成了良好的观察和思考习惯。记得,一位实习同学实习期间请假到其他医院探望同学,回来时交了一份报告给带教老师,描述她在那家医院看到的问题,以及建议改进措施,这是我们带教老师没有要求的。报告对比两家医院的大厅灯光、路面防滑、洗手间洗手及冲水设施、自助设备外观、大屏幕显示信息的设计……看完这份报告,我笑着对她说:“你可以走了,妇幼能教你的,也就这些了”。

  我们的内部培训主题多样,内容丰富,从行业知识、专业技能、工作方法、生活常识、亲子教育、管理思维等,都是内部学习的内容。我们常常结合社会焦点事件、生活实例进行知识学习和价值观统一。例如从甘肃白银越野赛谈取舍与成败,学野外生存自救基本知识;从防疫物资储备谈“清单罗列法”;从飞机上“空姐送水果事件”,学习推理和分析方法。

  培训的结果往往还伴随一波带货。例如,甘肃白银事件讨论后,所有人都在淘宝购买了皮肤衣、速干内衣裤。结果,这些衣物还没来得及用于户外活动,几天后全用在支援广州疫情防控上了,高温、暴雨、狂风……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所有人都庆幸不已。清单罗列法后,大家买了一堆苹果干、罐头、菜干。开玩笑说,权当为日后退休直播带货预演。貌似扯远了,我们言归正传。

  1.参加国家区域信息资源规划

  区域信息资源规划工作刚开始时,我们按照学习理解的技术路线对信息资源进行梳理,但越到后面越觉得有问题。如果完全按照人的不同生命周期的不同干预措施来梳理,不仅重复多、工作量大,而且容易产生不一致。我马上喊停,提出转变思路,要做提炼,可是一提炼就有点像系统了。有领导提出“系统是烟囱”,我说系统也是来源于业务的,它并非无缘无故产生的,我们需要的是建平台,建一个花园小区,把这些不通的楼连起来,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能打通社区公共卫生和医疗机构,减少重复工作,能在业务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健康档案,而不是现在这种事后录入的死档。这个设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刚开始,我随便给它起了个名,叫“广义健康档案”。分管信息的杨博副局长想了想说:“这个试点项目是区域信息资源规划,佛山是个地级市,也是一个区域,就叫‘区域健康档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吧!”。

  2007年我代表佛山市向国家卫生部汇报区域信息资源规划工作进展和成果,这个成果后来成为2009年国家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区域健康档案标准的雏形。记得汇报工作时,正好遇上卫生部部长更迭,据说医疗系统副司以上的领导干部全到场了。我从楼上往下看,停车场黑压压一片,中间一辆中组部的红旗赫然在目。当饶克勤主任告诉我,进卫生部可是需要部长特批时,感觉自己挺幸运的。眨眼十多年过去了,现在,以区域平台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已占据我国医疗IT市场半壁江山。

  2.互联互通与集成平台建设探索

  当时,参加区域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的,还有赖金林经理(我国互联互通标准符合性测试标准的主要参与者)。刚开始,他同时担任两个试点城市工作组的成员。后来,我告诉他必须从中做出选择。个人建议他选择佛山,原因有四,一是佛山市医院信息部门的平均水平和实践经验较优,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二是日后研究成果要落地需要有资金,经济条件方面佛山也占优;三是感觉佛山的方向和方法比较落地;第四点原因最重要,但不方便在此提及。权衡再三,他决定留在佛山。后来,我们一起参与了更多的国家行业标准的研制,他也因此被某国际知名IT公司高薪挖角。后来他还找到我说,公司正在寻找资深行业顾问,职位是他的上司,问我是否考虑,当时正是父亲病重之际,于是婉拒好意。在该IT公司工作期间,他接触到基于SOA的集成平台技术,觉得很适合应用在医院,我也觉得这是医院系统架构未来的方向。不久,我们一起开始了医院集成平台建设的探索。2011年刚完成患者主索引、数据字典管理和患者360后,公司就被资本收购,项目没能很好地继续。

  3.居民健康卡建设

  自2007年起,我陆续参加了多个佛山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重大工程,并在佛山健康卡、全国居民健康卡佛山试点、区域妇幼、区域平台、区域健康档案、区域医院信息系统改造整合等重大项目中出任技术组组长。通过这些不同的项目,实践经验和综合能力都有所提升,特别是沟通和协调能力,接触的层面变得更为广阔。

微信图片_20230420173940.jpg

2010年12月佛山健康卡首发仪式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举行

微信图片_20230420173938.jpg

市民笑逐颜开领取健康卡

  2012年3月成功指挥全国居民健康卡佛山试点首发后,佛山市成为全国四个试点省市中,唯一实现社区和医院机构同时发卡的城市,也是全国第一个实现居民健康卡九大功能真正落地应用的城市。时任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刘谦出席了佛山首发仪式。全国各地参观学习络绎不绝,甚至出现一天接待三百多人的情况。参观的人实在太多了,最后只好挑选了几名护理信息骨干,按照预先写好的解说词简单培训后,匆忙上岗。每组配备三个人,一个讲解、一个举牌,一个押后防止走丢,因为每组的参观人员也有三十多人。没想到我们的护理骨干非常棒,以致参观者以为我们聘请了外面的专业讲解。

微信图片_20230420173934.jpg

各地参观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居民健康卡应用

  当时,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负责居民健康卡工作的领导也多次到佛山了解工作。记得有一次和李岳峰处长在医院现场聊技术、聊方案。聊得太投入了,直到中午一点多才想起还没吃午饭。李岳峰处长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4.区域妇幼信息化

  在主持过的区域信息工作中,最让我头疼的是区域妇幼信息化,全市59所产院和200多个社区机构,人员能力素质参差不齐,而且基层普遍存在固化思维,很难一下子去改变,部分业务管理者的思想更多还停留在把现有工作电子化,而不是借助信息手段对工作进行优化和提升,沟通压力很大。而且,刚开始的时候,公司开发人员对业务理解不够深刻,不认可我提出的设计思路,认为难度太大,马主任是在故意为难他们,非常抗拒。最后,经过多次专题会议和沟通才认识到,这样的设计对临床医护人员的帮助是巨大的。所幸,最终双方达成共识,项目得以快速推进。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佛山区域妇幼一些创新性设计得以较好地落实,在国内率先实现电子病历嵌入式应用,实现与公安、疾控等跨机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28个妇幼专项服务实现居民健康卡应用支持,成功解决新生儿发卡后与申请身份证后身份自动匹配识别、户籍信息自动填充等关键技术问题。在这里也要特别感谢项目各方对佛山工作的支持。

  其实要改变固化思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记得很多年前我院最早使用的工资系统,只有一种人员录入和查找方式,所有操作都需要首先知道这个人的编号。例如,后勤人员,张三,HQ0001;管理人员,李四,GL0008;如果人员类别变动还要重新给个码。初见这系统,设计让我惊呼“愚蠢的人类啊”!于是,我主动提出重新给他们设计一套系统,取消编码;提供姓名、工号、科室列表等多种方式查询和录入;支持多种人员属性分类。这样可便捷操作并减少大量修改和统计工作,只需简单调整科室、职称,工作便可轻松完成。关系很好的会计小姐姐死活不同意,说“我记得很熟,也习惯了,你别动”。我说“现在医院小,以后人多了,你怎么记?”最后,我开发了一套新系统并强行换掉,小姐姐差点没和我打起来。我说“放心,你原来那套我有备份,一个月以后你觉得不行,我再给你换回去”,一个月后,我去找她,故意吓唬到“我是来帮你换回去”,小姐姐连忙说“别别别,太好用了!”最后这套系统使用超过了20年,直到后来才更换成外购产品。

  5.参加国家电子病历数据标准研制

  参加国家电子病历数据标准制定则有点戏剧性。2009年6月的一个周日中午,突然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一位领导的电话,希望连夜飞沈阳,因为项目进展不理想,他说他也是急得没办法了,拿着电话一个个往下翻,翻到我的电话,想起佛山的工作主要是我在主持,应该能救急。我犹豫了一下,问能不能周一再飞?因为还得和领导请假以及安排科室工作,领导说我已经打电话给你们苏院长了。匆忙收拾行李,并打电话让同事给我送一本《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过来,因为还不清楚到底需要我做些什么,只能凭直觉,带上一些可能有帮助的资料。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明智的。到达沈阳已是周一的凌晨,第二天参加了一天工作会议,才搞清了大概情况。我查看了现阶段的进展成果,才看了十多分钟已经发现不少问题,而且有一些还是致命伤。我提出推倒重来,但另一位专家认为推倒重来意味前面半年的工作都白费了,而且距离项目完成时限仅剩两个多月。面对两位专家截然不同的意见,项目组抉择困难,最终经过慎重评估,还是选择了我建议的方案。我通宵没睡,连夜准备工作方案和培训资料。第二天上午,对全体项目组成员进行了培训,将技术人员、业务人员配对分组,明确职责分工、确定工作方法、工作流程。下午各组已能按计划在各自组长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了。大家悬着的心稍稍放下,胡建平主任和汤学军处长扭头对我说:“这里就交给你了,我们就放心回北京了”。我一下愣了,心想“我不是来当三天专家的吗?怎么就交给我了?”

  因为,当时也是佛山市居民医保实施的关键期,我还肩负佛山同行的期望,要代表各医院与社保部门就技术方案进行沟通。医保部门提出的方案结算流程非常繁琐,效率极低,如果真按这个方案,医院需要比现在多投入四到五倍的人力和物力,这是对社会资源极大的浪费。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各医院均提出异议,但我们提出的新方案未被社保采纳。会后,禅城区中心医院的黄汉森主任(现为主管信息副院长)拉着我说,“马主任,你能不能代表我们向社保争取一下”,其他医院同行见状,也一拥而上,最后我被推举为代表,负责与社保进行沟通,两边都是重任在肩。其后的两三个月,几乎每周都往返在广州、沈阳之间。经过不断努力,最终医保部门采纳院方提出的方案,结算速度大为提高,仅此一项,每年可为佛山市的医疗机构节约人力成本近3000万元。与此同时,项目组也顺利完成陈竺部长要求8月底、9月初拿出标准初稿的任务。

  标准研制期间,还发生了几个小故事。当时这个标准研制具体组织的负责人,说什么也不肯替我买回程机票,担心我回广东后撒手不管,最后迫不得已才勉强放人。只是,飞机刚降落白云机场,手机一开,我就收到部里的电话,说该负责人说“马主任回广东,不管了”。我和领导解释了一下情况,让领导宽心,工作已有序开展,项目组有问题只需及时与我沟通就行了,我处理好广东这里的问题就会回去。我知道,其实项目组里不少人,对于领导为什么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我来指挥是感到奇怪的,毕竟参加机构中既有李兰娟浙江数字医疗卫生技术研究院,也有盛京医院、浙大附医等知名医疗机构,我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地级市专科医院的主任,而且看上去年龄不大,不像资历很深的样子。记得,一次在洗手间,盛京医院医务处的一位领导,犹豫了很久,上前搭话;“这位姐姐,我想我们俩应该是同龄人吧?”我笑了笑说“差不多差不多”。后来和家人谈起此事,开玩笑说“我看起来有这么老吗?”。

  在这个标准的研究过程中,无意中与胡建平主任、汤学军处长闲聊到佛山健康卡,我提议日后若有合适的时机,国家也应建设一个类似的、全国通用的健康卡,这设想在两年多后的2012年变成了现实。

  2017年腾讯医疗行业团队在小程序的应用推广上遇到一些问题,我提议以电子健康卡为抓手。听完我描述的方案后,他们激动得马上跑到门外,打电话给北京的团队,因而有了后续腾讯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电子健康卡创新应用上的战略合作。

日久生情

  时光荏苒,日濡月染,从刚开始的不喜欢,想方设法逃离,到后来痛并快乐的爱上。HIT带给我五天五夜、两天42小时的痛苦,但也带给我工作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2010年,在当时IBM、EMC、NetApp、同有等市场主流厂商均无法解决两个存储间切换超过1分钟及存储双写双活等问题的情况下,成功通过DIY方式实现两个机房同时在线使用。解决了2009年以前我国医院数据中心传统HA主-备冗余模式致故障时超过半小时才能启动备用系统,致业务停顿时间过长等核心关键问题。

  2012年,首创门诊《智能治疗分诊》系统,有效解决此前长期困扰国内医院门诊治疗的痛点问题。实现流程优化及分诊、治疗人员资源整合统一调度,每年节省人力成本过百万元。几年后,杭州的一次会议上,公司老总对我说:“马姐,你知道吗?产品在你那里标准化后,我现在全国用户已经超过了1200家。您猜猜,我现在开发和维护人员有多少个?”没等我开口,他已按捺不住得意地说:“才五名,2013年到现在,系统架构、功能几乎没有任何改动”。

  2016年,上线智能医技预约管理系统,打通服务患者的最后一公里,极大地释放医院的人力,避免冲突禁忌,降低差错。

微信图片_20230420173931.jpg

  设计的门诊移动配发药、智能排班等系统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智能治疗全流程闭环管理上线头半年已服务超过26万人次,一些科室的治疗师每天因此可以少走一万步,大大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新冠疫情防控闭环管理、一键核酸自助开单分时段预约等助力疫情防控;互联网+助力医院管理和服务升级效果良好,甚至吸引了佛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机构到医院参观交流。

  在医院与公司的合作过程中,其实也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可以用一句话总结“爱恨交加”!有听从建议赚得盘满钵满的,也有不听劝阻亏得一塌糊涂的。甚至出现过,出于好意劝说对方不要一意孤行,对方不理解,还跑到我们院长面前说我诽谤他的。让一旁的我,差点没惊掉大牙。几年后,公司的一位销售告诉我,说这位老总离开公司了,临走前让她给我带话,说在这个公司几年,最遗憾的事情,是和马主任把关系搞僵(未经证实)。我说,他不是个坏人,只是大家各为其主,观点、角度不同而已。不过,重新合作,则需要谨慎评估,毕竟“出过轨、受过伤,我们心有余悸”。上月偶遇该公司原销售副总,我还调侃,“听说你们当时开会讨论怎样对付马主任,开到了晚上一点多”,对方笑着说“是的,还不止一次呢”,说完彼此相视一笑。

  HIT带给我的,除了工作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外,也让我收获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与时任《新卫生》杂志主编的朱小兵老师相识始于QQ群,那时群里彼此不熟悉也不实名,对于学术问题的讨论更畅所欲言。某次问题讨论后,河北一位主任@我,问“马兄,今年多大了?”我回说“女人不能问年龄”,据说群里小炸了一下。之后,和朱老师相约线下见面。谈起此事,我诧异道“我居然成为讨论话题?”相识越久,越被朱老师对HIT的执著和热爱所打动。

  与相海泉记者的相识则源于微博的一次互动。我在《e医疗》官博的一篇文章下发了一条评论,他觉得很有意思,就私信问是否可以刊发到杂志。我回了句“随便”,他问我要地址,说要给我寄杂志,我回说“别给我寄,我这人不学习”。相记者非常执著而有诚意,最后我被打动了。他开始向我约稿,大家慢慢熟络起来。第一次见面之后相约采访。问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亮点有哪些时,我说:“没有”。问到个人成长时,我说“没什么特别的,也就那样”。面对这样的被采访者,相记者当时的心情如何?我不得而知。最后,他花了很多时间,把我那个没几个人知道的匿名微博从头翻了个遍。最终成稿《性情女子,多面生活》成为我最喜欢的采访之一。文章通过一个个小故事,生动真实地描绘出采访对象的特点。他在编辑后记中写到:在写这篇稿件的过程中,我始终纠结不已。第一个纠结是在资料的取舍。把所有材料都写进稿件里,篇幅显然不允许。放弃一些资料却又于心不忍,这实在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第二个纠结是在文章的风格。在我自己最初的理解里,本刊“数字人物”栏目的设立,无非是两个目的:展现优秀医疗IT人的风采和分享其观点或成功经验。要不要还像自己以前那样写成"个人编年史",还是像现在所看到的这样做些改变?纠结许久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写成这个样子。因为我觉得,不能赋予一个栏目或者一篇文章太多的责任和使命,只要好看好读就够了。如果读完之后还能引发读者的一点点思考和回味,作为记者与有荣焉。这也是我现在写下这篇长文的心情。

  自此,我们成为好友,因为觉得他懂我。2016年我写了一篇文章,原本是要给某自媒体的,后来省协会征稿,我就把那篇稿件交出去了。也许是觉得文章内容比较敏感,最后刊发的版本,让我感觉失去了原文最具价值的部分。实在觉得有点可惜,就把原文发给了小相。他阅毕回道“他们不敢发,我来发,保证一字不删!”文章发表的当天,短短几小时,点击量惊人。

  很多同行朋友的认识也很有趣,五花八门。有微博照片定位到人的,也有观点一致相约XX号展位对暗号的。有线下一见如故,畅聊半酣才发现已是多年微博好友……太多太多,无法一一道来。这些都成为我HIT人生经历当中珍贵的回忆。人生旅途中,目的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的美丽也值得珍惜。这些过程和经历带给我的,更多是工作以外对人生的感悟,作为HIT的一名老兵,在这里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二。

人生感悟

  ——学海无涯。凡事多学习、多参与、多尝试,人生除了学历更需要阅历,要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即使这些知识不一定马上有用,但视野会变得更广阔,思维方式会变得更灵活。

  ——他山之石。有机会的话,尽量多了解其他行业的进展和动态,或许很多方面都能有所借鉴。例如互联网护理与滴滴打车。

  ——用脑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凡事多问为什么,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值不值得做?能不能做?什么时候做?怎样做?谁来做?

  ——用心感受。看问题要全面,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凡事不要人云亦云,要用心感受并加以辨识。多年前一次与同事出游,景点资料介绍说我们要去的地方有一片花海,非常漂亮,但是到达目的地后,发现实景与介绍完全不是一回事。闲逛到一棵树下,看砖砌的小围栏内着长一些小花,忽然起了玩心,用长焦拉个镜头,画面顿时成了一片花海。照片洗出来后,同事惊讶不已:“好漂亮!我们怎么没发现这个地方!” 可见耳听固然可能为虚,但眼见也未必为实。判断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生存能力。

  ——以法助行。掌握良好的工作方法,懂得运用常用的管理工具,光有知识储备是不够的,还需要懂得适时运用。多年前的一次网络故障,受限于当时技术,网管人员无法从众多设备中定位故障设备,最后我使用软件开发中的二分法五分钟就定位出故障点——好的方法能让你事半功倍。

  ——自省吾身。一个人真正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学会自省,懂得凡事先从自身找原因。

  ——安然若素。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把外在的不利变成内心成长的力量,让心在历练中强大。前面提到的那位同事,谈到别人对她的污蔑时委屈不已。我安慰她说没关系,我也一样!在医院里面,有人把我当成神一般的存在,也有人说“那个马主任啊,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干,就知道在外面开开会讲讲课”。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呢?身上的肉又不少一块,况且姐本来就不是人民币。你看这些支持我的人,有些甚至到现在我们都没有机会坐在一起,品过一口茶,吃过一顿饭,聊过几句天。彼此不在同一领域,没有通过电话️,也没互加微信,甚至几年也才可能有一次路上的擦肩点头,却不妨碍彼此欣赏,默默支持。获颁“建院七十周年十大影响力人物”的当天,企业微信收到的留言真的很让我感动。身边总有意想不到的温暖,借此机会真诚地道一句“谢谢!”。

  人最大的困难是认识自己,最容易的也是认识自己,很多时候,我们认不清自己,是因为我们把自己放在了一个错误的位置,给了自己一个错觉。所以,不怕前路坎坷,只要方向对。

  最后奉上自画像一幅,对每一位阅读此文的陌生人说一声“初次见面,请多指教!”。

  ——有点聪明有点傻。记得很多年前,一位同事问我:“为什么你的朋友对你都这么好,死心塌地的”。就我还没想出个所以然的时候,她忽然又说:“哦,我知道了”,我诧异地看着她,她说“有点聪明有点傻”。想了想,好像是这么回事。记得我们医务总监也说过相似的话,大意是刚开始彼此不熟悉,看到我犯蠢时,会认为我一定是在装,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犯这样的错?后来熟悉了,才发现是真傻。

  ——时而神勇时而菜。一次钱包被偷,自己却没有发现。档主鄙视地看着我,不断暗示“别挑了,你都没钱”,我想我怎么就没钱了,这么瞧不起人。转身掏钱才发现整个包都不见了。我没有大喊大叫,而是环视四周,发现根本看不出来哪个是小偷。心想做贼心虚,一定先躲起来,可是附近有十多条小巷子,于是挑选了一条我觉得最有可能的,然后跑过马路进入小巷,走了大概一百米后,我突然大喊抓贼。我是这么想的,我不知道小偷是男是女,也不知道穿什么衣服,如果他足够镇定,我是没办法分辨的。只有让小偷认为已经过了那么长时间,应该已经安全的时候,才会放松警惕。这时,忽然听见喊抓贼,就会条件反射地跳起来,我就能知道谁是贼了。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个脚蹬高跟鞋、身着长裙的长发美眉一路狂追,落荒而逃的窃贼慌不择路,沿路吃瓜群众莫名其妙……凭着从未让中山大学计算机系4x100米接力赛冠军旁落的田径功底,生生把窃贼追到工地,生生地逼着他把钱包还给了我。

  朋友常调侃说你这人是前一刻神勇无比,下一刻就可能成菜菜子。CPU、内存配置极优,但算法需要优化,系统稳定性有待提高。

  某次评审,我坐在最靠车门的位置,做好了车一停,就跳下去为专家开门的准备,结果好几分钟都没把门弄开,我还在车上专家们却都已从另一侧下车了,场面大写的尴尬,最后连李岳峰处长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脸盲、路痴、坐公交不知道要看方向,总之囧事、蠢事一大堆。名场面一打招呼:“马主任好”,“您好,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上星期才在佛山见过”。名场面二被某美眉故意调侃:“马主任好,我是XX杂志编辑XXX,请你记住我”,“别别别,别再说了,这次我一定记的住了”(尴笑中)。

  ——有些柔软有些硬。有时明知被骗,还是会心软,想会不会不是故意的?要不要再给一次机会?一次,路边一个孩子一脸真诚地跟我说没钱返校,希望得到帮助。尽管有些犹豫,我还是从钱包里拿出100 元,让他去找民政部门。我对那个孩子说:“我不知道这次是不是还是被骗,虽然我知道被骗的几率很大,但我还是选择相信你,希望善良不要被利用,希望你真的能回家好好念书!我真不希望明天在这城市的某个角落还能看到你。”

  时光流逝,时间改变了很多东西,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变得更加圆融。但有些东西好像从来没变,那就是对于认定是对的事情,我仍会坚持,不轻易让步。在我心里,有些东西永远不该随时光流逝而变化,那就是我们的“初心”。

  年龄不是时间的徒然流逝,时间的刻度同时也是人心变化的刻度,它在每一个阶段都带给我们不同的生命画像。时光会走,但不要让日子白过。愿我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30420173928.jpg

  马丽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信息总监,CHIMA委员。曾参与多项国家相关行业标准的研制,包括电子病历数据标准、区域信息资源规划、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区域健康档案、居民健康卡等。获得过“中国优秀CIO”“全国优秀信息主管”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