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明:顺生而行 向阳而生(上)

发布时间:2023-04-19
浏览次数:

  俗语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很短,短到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三十年又很长,长到足以让一个年轻的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青涩的职场菜鸟蜕变为成熟的管理者。

误入“歧”途

  很多人问过我同样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你会到这样一个医院?”,我总是淡淡一笑“一言难尽”。记得2013年首次获得计算机传媒集团颁发的“中国优秀CIO”后,两位到医院采访的媒体记者,到达医院门口脱口而出的第一句是“这医院怎么这么小?”。也许是他们以往的采访对象大多数是南方航空、美的、碧桂园之类的企业,也可能是在很多人的眼里,中山大学计算机软件作为中山大学当年录取分数最高的两个专业之一,应该有很多选择。其实,原因也没有多复杂,不过是当时我正在办理出国,时任院长朱国培是从小看着我长大的老邻居,夫妻俩特别喜欢我。朱院长说:“你先到我们医院待着,等办好再离职,我保证不为难你。”后来,各种阴差阳错,一待就是多年。

  其实,中学毕业之前,从没想过以后的人生会和IT打交道。因为,在此之前,我的人生热词是“垒球队、田径队、合唱队、小提琴”,与IT没有半毛钱关系,即便我的理科成绩不算差,甚至还获得过全市数学竞赛第一名。

  可能不会有人想到,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刑警,最希望考取的是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可惜梦碎近视;后来打算报考同济大学室内设计,欲追随已就读上海交大的小竹马,结果不幸被老妈发现,勒令不得离开广东,于是成了自己最讨厌专业的学生。更可怕的是,这个讨厌的专业还成了终生职业。

初出茅庐

  入职时的佛山妇幼只是一个不到200人的小医院,可是却是国内最早一批成立信息科的医院之一。这得益于颇具战略眼光、心胸格局宽广并在卫生健康局担任过科教负责人的朱院长。可以说,后期历任院领导及主要科室负责人,几乎都是他当时大力引进的。

  入职时的信息科只有我一名专业信息技术人员,所有工作全凭“自摸”。那时医院大学生也不多,因为第一次有同济医科大、中山大学这么多名校毕业生到来,在医院引起了一阵轰动。记得,一次打开水回办公室,看到电脑室外,一群人正从玻璃门往里张望,其中一个指着里面一名同事说:“中大的应该就是她了,你看眼镜片这么厚,黑黑瘦瘦小小,又不好看”。端着水杯站在背后的我,忍不止白眼上翻,“合计你们眼里,中山大学计算机就必须是肤白腿长、背心热裤?”。

  入职医院时,正值我国信息化正式起步之际,国家启动金卡、金桥及金卫等重大信息化工程,佛山妇幼与国家同频共振,正式拉开医院信息化的序幕。那时国内没有专业的行业软件,医院所有在用系统都是我开发的。主要有门诊和住院收费、工资、人事、图书、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成本核算等。另外,我还开发了广东省首个病案统计二合一管理系统、儿童保健系统、妇女保健系统、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系统。前期系统以单机应用为主,后期逐渐升级为网络版的部门级应用。基于良好的信息化应用,1996年受省卫生厅委托开发了《广东省儿童保健管理系统》,系统在省内的30多所医疗机构得到了应用。

  1995年伴随“金卫工程”和“军字一号”两大系统的开发完成,中国HIT正式开启产业化发展进程,我院信息化建设也从自研逐步转向购买市场成熟产品。1998年上线了基于Oracle的网络版门诊住院收费系统,住院采取护士录入医嘱,收费员核对收费的工作模式;门诊则采用划价收费一体化管理模式。记得门诊上线时,我站在收费员的旁边,帮着收钱、盖章,即使排队的人再多,也不允许她们回退到手工收费。一个窗口稳定后再下一个窗口,所有收费员逐一过关,直至全部窗口开启。清楚记得,那是一个大冬天,寒风凛冽,其中一个收费员被我“压迫”得汗流浃背,脱到最后只剩一件单衣。培训考核第一名的收费员有些害怕,不愿意第一个上线开窗,我吓唬她:“可以呀,那你回去重新培训,只能拿基本工资。”她一面打开电脑,一面心不甘情不愿地对我说:“你这是明屈!”(广东话,‘明摆着是要屈打成招’,引申为强迫的意思)。

  当时,医院负责信息技术工作的就那么一两个人,专业公司也不多,几乎所有工作都要自己完成,从打水晶头、换打印针到交换机、服务器、数据库、操作系统都得掌握。记得有次收费处的交换机坏了,外面排了好长的队伍,情急之下,顾不上身上穿着的是裙子,立马跳上收费窗口的桌子,紧急抢修,把窗外、窗内的人都吓呆了。

  那个时候,基层医院员工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外语能力普遍较低,培训难度极大。记得有一次为某区培训信息从业人员,我对这个区的领导吐槽培训太辛苦,有些学员连英文字母都没认全。学员问哪个是“E”? 我回答“像视力表上的那一个”。领导看着我点头说道:“难为你了!哎,这些人连24个英文字母都没认全。”心里扶额,好吧。

  随着信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就更多了。规划设计、选型招标、组织协调,项目管理……工作非常辛苦,但从中能汲取到非常多的经验,也为日后全面管理信息部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思想。当时负责药库管理系统上线的同事,没有按照要求使用已有的门诊、住院收费系统科室字典,而是自己单独新编了一套。幸好我及时发现,一看业务数据还不算太多,马上对底层业务数据进行转换处理,统一了字典,避免日后对成本核算、减库存等处理造成障碍。

  因为当时专业的行业软件不多,一些企业和医院就通过领导或熟人找上门,让帮忙。为方便工作,我用全部积蓄再加上土豪表哥给的压岁钱买了一台全新的586电脑。每天下班回家只有一件事,就是“码”。除医院外,用户以铝材厂、化工厂、制罐厂、体育用品店等企业为主,最著名的客户当属“志高音响”,即后来的志高空调。虽然收取的费用不高,但也算顺利地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铁”。

  不过,那时的我依然对HIT喜欢不起来。工作之余,想得最多的,仍然是如何摆脱现在这个职业。于是,我参加了某电台的客串主持人招聘,尝试一段时间又觉得很没趣,因为每天听到的是“我老公出轨了”、“我儿子不听话”……后来,我又报名参加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期望早日逃离HIT这个苦海,在报名现场非常不巧地遇到医院的一名同事。

  后期,其实也有不少跳槽的机会,既有省内大型三甲医院,也有国外知名IT公司和国内HIT公司。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最终还是留在了妇幼。记得一次是在苏州参加国家妇幼中心的工作会议,座位紧邻的是某省妇幼主管信息的领导。正当他各种暗示、明示,而我不知道该如何接话时,突然电话响了,一看主管领导来电,赶忙狗腿地接电话。领导第一句就是:“马主任啊,你可不要抛弃我们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啊!”我一下楞了,啊?这是安装摄像头了吗?也有表面热情请我们吃饭,实际上是想背后挖人的,不知情的主管领导还对我和黄主任感叹,他们真热情啊!还有一次也是很巧,刚和主管领导将参观的同行送上车,电话响了,市局一位领导开口:“马主任啊,有没有兴趣到XX公司啊?”,主管院长在旁边是又好气又好笑。

  那时候的我从来没想过未来职业规划是什么?也没有什么理想追求,只是在走一步算一步。处理问题也没什么技巧,满脑子就只有事情。每天最向往的时刻就是下班,用DBA的原话是:“奔向自由的时间到了!”。梦想生活是睡到自然醒,工作活少钱多、离家近。三五知己(bushi,只有一两个)吃吃饭、喝喝茶、聊聊天、唱唱K。

  但我也知道,只要一天还在这个岗位上,就有义务去完成我应该完成的工作,并且认真地完成它;我也会在这过程中不断汲取各式各样的经验和学习好的工作方法。这个阶段,以技术性工作为主,管理协调工作不多。

成长蜕变

  真正的成长是在非典肆虐后,这个时期,政府出台了很多鼓励政策并建立多个国家级项目,形成第二次信息化建设高潮期。佛山妇幼信息化也从最开始的以财务为核心向以临床为核心转变。

  2003年我提出重构HIS及开发医嘱和病历一体化管理的结构化电子病历的设想,我认为只有这样,产品才能更适应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发展需要。起初,公司非常抗拒,因为投入很大,风险很高。为了说服他们,我带着医院的业务骨干与公司主要设计人员反复沟通,到各医院调研,最终公司痛下决心,全力研发新产品。时任开发部经理王东(现为我院开发部负责人)带着开发人员在医院驻扎了一年多。经过双方全力以赴、相互配合,2004年成功地上线切换新系统,成为国内首批使用一体化结构化电子病历的医疗机构,形成了医生开医嘱、护士核对,执行科室确认、自动产生收费记录的管理模式。这个产品的推出,使该公司因此扭亏为盈,高峰期全国用户多达数百个。

  2005年利用医院整体搬迁的机会,完成了院内诊疗卡“一卡通”建设及HIS、电子病历与LIS、PACS等系统的整合。当时,关于采用哪种挂号模式,院内产生了争议,财务部门认为维持现状,速度比较快,收完费给张挂号票就行。我则认为应先建立个人基本档案(一卡通),然后再挂号,虽然首次花费时间较多,但只有“一劳”,后面都是“永逸”,而且后续收费、医嘱开具、病历书写环环得益,总体效率最高。最终建议被采纳,这个在现在看来理所当然的挂号标准模式,在当时推行还是有难度的。因为,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所有的患者都是“新病人”,短时间内要建立数十万比较完善的患者档案,这对任何一家医院来说,都是对人力安排巨大的挑战,需设专门的预案来应对。当时我提出,在大堂内外均设置临时桌椅,配备电脑等设备,抽调各科护理人员、实习进修人员,每天支援患者基本档案建立,直至建档数量逐步减少并稳定在正常比例后,全部撤出。这样可避免为应对高峰期大量招聘人员,致后期大量人力成本浪费。

  这个阶段,我逐渐学会在工作中运用更多的管理方法和加入更多的个人思考,这个阶段也成为个人职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从一个不懂人情世故、不懂何为管理的IT“直女”,开始向日渐成熟的管理者转变。

  当时我既要负责新院信息化基础建设,还要兼顾新招聘挂号员、收费员的培训。某天回旧院办事,发现新招聘的20多名收费员居然还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由于当时尚未实施门诊电子处方,收费员需比挂号员掌握更多的技能。如,熟悉医生字体、看懂拉丁等,因而两者收入差距达50%,没有人愿意当挂号员,相关管理部门决定采取竞争上岗的管理办法。政策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执行部门没有考虑到应该根据搬迁计划,倒排进度表,对关键事件、关键节点也缺乏时间约束控制。这时,距离5月1日新院开业仅剩不到10天。心里一着急,我即时拍板,宣布现场即时开考。根据成绩我将人员分成四档:第一档,具备独立收费能力(仅有2人);第二档,老师进行为期一周的指导后独立收费;第三档,跟随老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现场学习后,考核通过者,独立收费;其余人员全部暂定为挂号员,三个月后重新考核,再确定岗位。对于具备独立收费能力的人员,免去原定的一年试用期,自考核通过之日起,按照正式收费员工资奖金待遇,以此作为激励措施。这个决定难免引起被暂定为挂号员的人员不满,其中一位先生是作为人才引进的临床科室主任,她生气地当众拍桌子,摔钥匙。我对她们说:“既然大家已经来到保健院,我也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留下。你们自己好好想一想,如果所有人都去跟老师学收费,开业那天谁来登记资料?谁来挂号?你们不干?可以!我另外找一批人,三个月后,如果你们竞争不上收费员,再回头竞争挂号员,你们确认你们竞得过别人吗?”顿时鸦雀无声。晚上,我悄悄给那位主任打了个电话,简要说明前因后果,解释为何在这种场合必须一视同仁。同时给出建议,医院VIP病区数月后会开业,那里也需要收费员,而且工作压力相对门诊要轻松。最后,事情得以完满解决。多年以后的某次出差,已经离开医院的夫妻俩听说我们来开会,热情地招呼我们。席间,夫人谈起此事还颇不好意思地和我道歉,说后来自己当了管理人员,才明白我的用心良苦。

  反思事件的处理,其实自己犯了很多职场大忌。我应该事先与管理收费的部门负责人沟通,由她出面协调处理,而不是越俎代庖。我可以给建议,但不能跨越自己的管辖范围直接处理。虽然处理的最终结果对医院最有利,但任何事情都应该按照分工职责、遵循一定的流程进行,否则都是不恰当的处理。

  这个阶段的我经历了很多很多,从大步流星独自进入电梯把专家留在门外的职场小白,成为一个成熟的管理者,如此巨大的转变,无需多言,一定遭受过三千点以上的暴击。

  前几天,其他部门一位同事找我谈工作,谈着谈着到了委屈之处,不禁红了眼眶。听完她的诉说,我对她说“你是以往太顺了,其实这些真不算什么,要不你听听我的?”当我说到第三件事时,她就笑起来了,“和你这一比,我的好像真不算什么了”。我说“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其实在别人眼里你也没那么重要,有些事情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我和她开玩笑说“对自己说,就喜欢看你们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利就有冲突,有人就有江湖,人在江湖哪有不挨刀的?差别不过是伤的轻重、多少而已。人生从平凡到不凡,靠的是勇气、志气、正气,还有福气和运气,但这东西求不来。其余的,说到底还是得靠你自己,只要自己不摆烂,没人可让你摆烂。人生被“被”的时候很多,也不是你能够选择的。我们需要的是学会顺生而行,不为难自己;更要懂得强大自己,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也不要放弃自己,即使逆境也要向阳而生。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30420100047.jpg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信息中心主任,CHIMA委员。曾参与多项国家相关行业标准的研制,包括电子病历数据标准、区域信息资源规划、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区域健康档案、居民健康卡等。获得过“中国优秀CIO”“全国优秀信息主管”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