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北京儿童医院信息化建设模式探讨
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儿童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上坚持核心系统自主研发的模式,为医院发展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撑。日前,在CHIMA 2022大会上,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助理、信息中心主任徐新解读了医院信息化建设模式。
以下内容根据徐新院长助理发言整理。
北京儿童医院创建于1942年,编制床位总数为970张。目前,医院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儿科学;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儿科重症、小儿呼吸、中西医结合儿科、小儿外科和临床护理。2017年1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设置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函》正式印发,明确北京儿童医院等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体单位。医院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托管了四家区域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郑州医院、北京儿童医院新疆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黑龙江医院。在托管区域中心的过程中,要求信息先行,医院一直在探索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区域儿童医学中心的同步发展,进一步带动基层儿科医疗机构。
信息化建设概况
北京儿童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于1999年起步,开始是上线单点系统,逐步过渡到以财务为主的HIS系统建设。2013年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里程碑,这一年医院吸收了原HIS厂商主要的研发人员和运维人员,组建了自己的信息团队,HIS系统由医院自己全权负责,方便信息团队及时为临床、管理提供信息支撑,提升了各科室和部门对信息化的满意率。2015年,医院在全国率先推出了非急诊全预约的工作。2016年,医院对全院电子病历进行了全面升级。2017年,医院建设了信息平台,2018年后,医院信息化建设主要围绕数据考量对科研和管理的支撑。2020年,随着国家有关智慧医院建设系列标准和文件的出台,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更清晰的思路。
信息中心的定位是技术支撑管理的团队,医院信息中心主要业务范围分为以下四块:研发,主要负责HIS自主研发以及贴合医院、具有儿科特色的业务系统研发;运维,主要进行基础建设和运维;项目,主要开展项目管理;安全,负责医院信息安全工作。
建设模式探讨
从研发角度,目前行业内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自主研发,另外一种是采购第三方成熟的产品。两种方案各有利弊,需结合医院自身情况进行考量。自主研发的挑战主要是人员成本和队伍建设,同时满足临床业务需求,压力全在信息中心。自主研发的优势在于可以及时响应各类需求,有以下四个特点:自主可控;延续性、可扩展性强;有效保障医院各类举措的及时落地;有效提升院内业务科室的用户体验,使信息中心和业务科室沟通时更加顺畅。2016年,北京儿童医院全面升级了电子病历,电子病历是采购的第三方的系统,信息中心通过与业务科室沟通,最终实现了HIS系统与电子病历系统界面的融合,既实现了单点登录,也解决了多窗口切换的问题,更加贴合了临床的诊疗思路,有效保证了医疗质量、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
在项目管理方面,建立标准化的项目管理流程。对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以大运维的思路梳理项目管理的工作,设立了项目实施及运维环节门槛条件。为项目建立台账,给系统设置档案,包括项目基本信息、IP地址、拓扑结构等关键信息,全面实施有痕闭环管理。目前,北京儿童医院的项目建设是围绕智慧医院进行,不断完善现有系统,补充没有的系统。
北京儿童医院目前拥有百余台物理服务器,近千台虚拟服务器,近五千台桌面终端和打印机。北京儿童医院网络拓扑结构和虚拟化技术都是由信息中心自己开展。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方面,医院主要开展了以下四方面工作:在每一个五年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基础建设的架构设计和实施;自助设备联合专利;新技术应用研究与实验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运维团队撰写文章,提升自身的硬件条件。
在安全方面,医院于2020年设置了专职的网络信息安全岗位,同时也购买了第三方的安全服务。通过医院自身力量,借助外部力量,共同开展医院信息安全建设。
面临的挑战
目前,医院采取核心信息系统自主研发和基础设施自主建设运维的模式,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挑战:人才,包括研发人才、管理人才和运维技术人才。其中,如何帮助研发人员实现自我价值需要着重考虑;让新技术在医院探索出更好的应用场景,首先要求医院信息部门工作人员了解新技术,从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使新技术有效落地。同时,新技术应用除了广度,还有深度,就是在新技术出现后,可以和第三方企业建立起良性的合作关系,把新兴技术研究透,服务医院发展;梯队建设,主要是帮助工作人员做好个人职业规划,推动信息中心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