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院产品观(十二):病历质控(上)

发布时间:2022-06-07
浏览次数:

开篇

  病历是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作为病人接受医疗救治的客观记录,病历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1)医生视角:病历书写,既是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也是一个医生基本素质的体现。

  (2)管理角度:病历质量,是一家医院医疗和管理水平、医院文化、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的具体体现。

  (3)法律层面:病历是处理医疗纠纷、鉴定伤残等的重要法律依据。

  病历质量监控(以下简称病历质控),就是在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的框架下,通过各种监管行为,保证病案真实性、及时性和客观性, 并保证医疗行为的可追溯性。

  回顾在不同医院的工作,十余年间,有三件关于病历质控的事让我印象深刻:它们发生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主导和参与者中,既有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也有医疗信息化公司,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把病历质控这件事做好,做得更好。但故事里的结果,各有不同。

第一个故事:

千份病历大检查

  将时间拉回2011年,当时我正在读研。期间,我有幸参与了某区域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一项病历检查活动。这项活动依托区域病案管理专委会开展,参加活动的质控专家,都是从周边医院遴选的业务骨干。受检病历则从各医院归档病历库中随机提取。为了提升活动的专业性和复杂度,对于病历的抽取,设置了一些筛选条件,比如:不少于几份死亡病历,不少于几份住院时间>7天的病历等等。

  在为期两周的活动期间,质控专家需要对近千份病历质量进行打分,区分甲、乙、丙级,结果由卫生部门对外通报。我的任务则是搭建一套技术保障环境,便于专家在电脑端调阅病历,并随时处理专家在调阅病历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

  这次活动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期间,我对病历质控有以下三点感受:

  一是高门槛。通常情况下,写病历是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变化一点一点记录,陆续补充的过程,类似于我读研时写论文,有突发灵感或者阶段性收获时,赶紧记上一笔,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而病历质控,则像是一位专业的论文审稿人,站在全局的高度,面对整个论文的框架逻辑、实验设计、统计分析等等,进行综合评判,给出让人信服的答案。这种专业审稿能力,一定是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全文审阅来形成的。正所谓,神枪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病历质控也是如此,只有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和超强的业务实力,才能演绎“我的眼睛就是尺”的质控自信。

  二是高成本。参与这次病历质控活动的专家,都是来自各医院的高年资主任、副主任医师,有些还担任科里的主任职务。他们具备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全科医学能力,可谓是一套质控“全明星”阵容。尽管如此,在面对每一份内容复杂、质量不一的病历时,专家们仍需要逐项审阅,抽丝剥茧,有些细节还要反复核实,个别讨论,才能给出最终论断。这么看来,病历质控本身就是一项工作量大、专业性强、费时费力的工作,即便是各路专家组成“全明星”阵容,在病历质控工作中,也只能慢工出细活,无法兼顾质量和效率,在病历的覆盖范围和类似活动开展的可持续性上,也要画上个问号。

  三是高价值。位置决定想法。我当时虽然在参与一场病历质控活动,但脑子里还是IT思维。看到这种“人堆人、进度慢、纯手工”的场面,自然会想到用技术去解决问题,把人腾出来,把速度提起来。

  当时我还想到一个问题,这些专家回到医院后,大都会返回临床工作,而不是像这两周这样,脱产专门搞病历质控。这么一想,医院的日常病历质控,肯定有很多痛点。比如,病历质控的工作量大,质控人员的质控水平不足,具有临床背景的高学历专职质控人员稀缺等等。这些痛点,对技术来说都是很好的机会。

  不过,当时自己能力有限,只是想到了用计算机去解决问题,以及其中可能会用到的技术点,比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等,但至于具体怎么做,整个技术路线是如何实现的,自己心里也没数。

第二个故事:

跑偏了的病历质控系统

  时间来到2015年左右,我听到某家医院上线了一款借助机器进行病历质控的产品,瞬间想到了自己在几年前的想法。我带着好奇的心情,专门跑去对方医院参观。

  简单说,这是一款借助技术对终末病历进行形式质控(主要包括病历时效性、完整性、一致性、错别字等等)的系统。利用这套系统,可以每月对全院临床科室终末病历(出院病历)进行全面检查和通报讲评。

  这套系统让我眼前一亮。我心想,如果几年前就有这套系统,那质控专家两周的活,岂不是两天就搞定了?

  事实证明,是我太肤浅了。系统的使用方告诉我,这套病历质控系统经过试用后,已经被叫停了。原因是,形式质控的规则过于简单,内涵质控的功能又没做出来,因此,医生很快就摸清了其中的规则和质控点,逐渐有了应对策略,就像一位老司机知道路上哪儿有摄像头,路过摄像头时,小心点就是了。除外,由于系统是信息科在运维,医务科在负责通报,于是,这两个科负责病历质控的工作人员,成了科室医生重点打听的对象,谁都希望他们在通报病历质控结果之前,对自己提前关照,手下留情,这显然严重偏离了上系统的初衷。

第三个故事:

“水土不服”的病历质控系统

  时间推进到2019年左右,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出现了井喷,结合国家对病历质量的重视与要求,融入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病历质控系统开始登场。

  在参加友邻医院的人工智能病历质控产品讲解会现场,我遇到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某产品方讲解时提了一句,我们的系统挂在线上,随时可以给大家进行功能演示。听到这句话,院方质控科的工作人员来了兴趣,提议拿几份本院的脱敏病历数据,导入对方的系统进行测试,看质控结果如何。

  产品方很犹豫,但碍于面子又不好说不,于是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活。结果,买家秀和卖家秀之间的预期,还是有所差距。院方也委婉地表达了对于产品真实水平的质疑。

  如何正视这个“差距”?最初,产品方尝试从技术角度进行解释,发现效果并不理想,院方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货不对板”。后来,产品方灵机一动,换了个说辞:咱们把(病历质控)这件事比作高考,贵院的病历相当于地方卷,我这套系统之前用的训练病历,相当于全国卷。让做了很久全国卷的孩子,突然做一套地方卷的试题,难免出现水土不服。因此,我们需要院方配合,一是多提供一些“地方卷”的题目来训练,二是多向我们反馈“地方卷”的考点(即本院的质控点),以便我们更好地改善产品。

  我当时也在场,产品方这段话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有两个原因:一是讲究语言艺术,将需求方预期和产品方之间的理解差异,缩小到双方均可以接受的程度;二是体现了病历质控发展到人工智能阶段之后,一个很重要的落地点:本地化调教。

  限于篇幅,本文只讲了3个病历质控的小故事,故事背后引发的思考和讨论,且听下文分解。

  作者简介

  李楠,CHIMA青年委员。现从事医院管理和信息化工作。作者观点仅代表个人,纯属技术交流,与供职单位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