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扬帆:HIS系统上线宝典|新老旧账,创新来算
《HIS系统上线宝典|需求分级,紧快赶慢》这篇文章讲了需求产生的四个阶段,怀旧性需求是最为顽固的,为避免将新HIS改成与旧HIS一模一样,又要兼顾旧的操作习惯,那么我们必须用创新的手段,来解决历史问题。
下面以我院发生的几个实际案例来加以说明。
一患者多个ID号的问题
HIS系统使用早的医院,都会存在一个患者多个ID号的问题,即便更换HIS系统,患者的基本信息一般都会全盘继承。我院自1996年开始,门诊系统至今已积累1200多万条患者ID记录,而顺德区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仅322.91万人。由于佛山市医保规定,一个患者一天只能挂一次普通门诊医保号,同一天患者只能享受一个诊次普通门诊医保报销,但往往很多患者存在一天看两个或以上科室,需要挂两个号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旧门诊系统允许同一个患者在系统中有两个ID,一个是医保身份,另外一个自费身份,患者同一天在挂一个医保号后,如果需要再看其他科室,则用自费ID进行挂号,除身份证号较唯一以外,如果患者不能提供准确的信息,自费ID号会新增越多,有患者会多达几十个ID号。
多个ID号带来的弊端。旧门诊系统在查询患者历史就诊记录时,如果通过患者ID作为条件进行检索,只能查到当前患者ID对应的历史记录,无法查看到该患者其他ID对应的就诊记录,此时医生只能通过身份证号作为检索条件去查询相应ID对应的就诊记录,对诊疗活动带来很大的不便。
新HIS系统不再区分医保ID和自费ID,是通过读取患者当前ID的医保状态来判定是否可以报销费用。上线初期这个问题十分麻烦,原来医保与自费分得清清楚楚,现在糅在一起,出错的机率就增大了很多,但我们不可能再走回头路,因为我们还要建设患者主索引EMPI系统。
其实门诊部对于多个ID问题,也很头痛,但在讨论患者主索引规则时,各部门争论得相当厉害,主要有客户服务部(主要负责预约、建档)、门诊收费处、门诊分诊、门诊医生、医务科、质控科、财务科、信息科。焦点有两个,一是由哪个部门负责ID号的手工合并与拆分;二是EMPI的合并规则。前后折腾了半年时间,终于定下由客户服务部负责ID号的维护工作,从门诊收费处抽调2名挂号员到客户服务部协助此项工作,在门诊大厅设立患者建档专区。合并规则经充分讨论后,只选了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性别、出生日期,5个关键字段进行匹配。大家在需求单上会签后提交公司进行ID号清洗。如下图所示。
我们总计清理有效患者ID记录约463万条,再根据合并规则最终合并成140万条主索引记录,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EMPI系统完成患者历史记录自动合并后,每天新产生的患者ID也会按照规则自动合并,同时通过集成平台再将患者主索引ID推送给HIS系统,HIS系统将最近一次有医保就诊记录的设为常用ID,若没有医保记录就取最近的一次就诊记录作为常用ID,并将此标识返回给EMPI。以后该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只会调用常用ID,逐步减少使用多个ID的情况,同一个主索引内的多个ID诊疗信息,也会同时展现。
结论:新HIS系统,借助集成平台和EMPI系统,既完成了旧HIS系统患者多ID号的继承,又创新统一了多ID号规则及常用ID设置,为医院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日间手术流程优化
医院开展日间手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既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节约社保资金,又方便患者和家属照护。
我院在更换新住院系统时,没有时间和精力管理日间手术患者,全部当普通患者入院,在新住院系统稳定下来以后,我们开始梳理日间手术流程。
(一)旧系统主要流程如下:
1、门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是否办理日间手术,是则开具日间手术入院申请单;
2、患者拿申请单移步到日间手术中心,由护士代办理入院登记;
3、登记后,患者到门诊麻醉评估室,由麻醉医生代开术前医嘱套餐或增补麻醉需要的检验检查;
4、患者再返回到日间手术中心,护士确认医嘱,打印检验条码及各种检查单,患者逐项去完成术前检验检查;
5、完成检验检查后,患者回家等通知,手术前一天,主管医生及麻醉医生根据检验检查结果,评估是否可以进行日间手术;
6、日间手术当天,主管医生将患者转科到手术科室,并开手术申请,安排日间手术;
7、完成日间手术则办理出院手续。
(二)旧系统流程及功能缺陷分析:
1、由日间手术中心护士办理入院手续不符合规范;
2、由麻醉医生代开术前医嘱套餐不符合规范。
(三)新系统主要功能:
沿用住院系统常规流程,设置虚拟日间手术科室和虚拟床位,患者手术当天才转入到术科进行手术和办理出院。
(四)讨论后优化流程:
1、医院有必要设置日间手术中心统一管理患者,所以新系统必须进行流程改造;
2、在门诊医生确定收治患者为日间手术患者时,系统自动办理入院登记;
3、门诊医生切换到住院系统“日间手术中心”科室,为患者开具术前医嘱套餐;
4、患者到麻醉医生进行初步评估,增补麻醉需要的检验检查;
5、患者到日间手术中心,护士确认医嘱,打印检验条码及各种检查单,患者逐项去完成术前检验检查;
6、完成检验检查后,患者回家等通知,手术前一天,主管医生及麻醉医生根据检验检查结果,评估是否可以进行日间手术;
7、日间手术当天,主管医生将患者转科到手术科室,并开手术申请,安排日间手术;
8、完成日间手术则办理出院手续。
结论:经过优化解决了旧系统人员身份不规范的问题,减少了临床医护人员操作的步骤,所有流程是一条直线。
三回补医嘱
患者在紧急抢救的情况下,先执行口头医嘱,事后再补录医嘱,补录医嘱时,医生可以将医嘱开始时间往前调整到实际执行医嘱的时间,但新住院系统上线一段时间后,遇到一个问题:经常会出现患者急需转科到ICU进行抢救或转到其他科室进行治疗的情况,由于情况紧急,原来科室医生还来不及补录口头医嘱,患者就已经转科到ICU或其他科室,如何补录原科室的医嘱,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医务科。
一般都采用转科的方式进行补录,转科记录会在HIS系统中记录并传送给病案管理系统。另外也需要停掉当前科室的医嘱才能完成转科操作,十分麻烦。然而,有些医生很聪明,找到了“解决办法”,医生先开会诊医嘱,请原科室医生会诊,原科室医生接收会诊后,即可进行医嘱补录,完成医嘱补录后,当前科室医生再撤销会诊医嘱,避免收会诊费和写会诊记录。
显然,以上做法是不合规的,信息科与医务科、质控科、护理部、临床科室经过反复讨论后,制定跨科补录医嘱的流程,完美解决了由于紧急转科,来不及补录医嘱的问题,具体方法其实很简单:新增一条不带费用的“回补医嘱”。类似于会诊医嘱的功能,流程如下:
1、当前科室医生录入“回补医嘱”后,选择需要补录医嘱的科室;
2、当前科室护士站确认“回补医嘱”后,需要补录医嘱的科室,可以在医生工作站患者列表中选择到该患者,进行医嘱补录;
3、医生完成医嘱补录后,选择患者右键“结束补录”,患者在列表消失,医嘱补录结束。
说明:“回补医嘱”并非医疗行为所产生的医嘱,因此,患者病案归档时,系统会自动屏蔽掉“回补医嘱”。
以上三个案例,在很多医院都会遇到,可能也有比我们更优的解决方案。我们在做HIS项目时,不能全部照搬旧系统也不能全按照新系统,要深入了解旧系统的优缺点,再结合当前环境和条件,进行流程再造,合适才是最好,这就是用创新来解决问题。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郭扬帆,软件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信息科主任。广东省首席信息官协会医疗分会副会长,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信息分会专家,广东省医疗信息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委,顺德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主委等。主编著作二部《医疗卫生信息化项目管理实务》、《医院网络安全建设指引》,担任多部著作编委。1997年从事医院信息化工作,先后经历过多次甲方、乙方角色换位,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
上一篇: 薛万国:运营管理——医院信息化的新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