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清君:从远程医疗实践看“互认”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医院管理领域持续高热度讨论的话题。近年来出台的很多政策都提出鼓励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而此次出台的《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详尽规定了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范围、方法、可互认或不可互认的细则,监管尺度灵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不但涉及医院之间的协同关系、医保关系,也触及医疗机构精细化运行的深层机制。
体现科学务实原则
过去,患者的检查检验结果既是诊断依据,也可能成为日后发生医疗纠纷时的法律证据。这使医生“不敢”采用其他医院的检查检验结果,因为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就可能“说不清”了。在靠医疗收费项目增加收入的时代,医院和医生会倾向于多做检查,也使得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难于推进。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的颁布实施和不断完善,举证责任的相关规定得到修缮,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医生的顾虑。同时,随着医改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化,靠检查检验增加收入的机制在医保支付新政策下不再可行。这些变化,使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具备了推行的条件。
从多部门联合发文这一行动来看,国家实施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决心是明确的,做法也是符合实际的。《管理办法》明确,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控制合格为前提”“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而不是“一刀切”,体现了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的务实原则。
三方面因素很重要
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远程医疗领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传统。当申请方提出远程会诊申请时,检查检验结果会随着申请书提交给会诊专家,会诊专家也会认真判读结果数据。是否采信这些结果,取决于专家的综合判断。这些做法与《管理办法》的精神不谋而合。结合互联网医疗实践,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能否得到充分互认,取决于几方面因素。
医疗责任与划分 在远程医疗中,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方面的责任可分为数据采集的技术责任和结果阅判的决策责任。在远程会诊时,数据的采集和阅判责任在申请方,受邀方起到会诊与指导作用,只承担附带责任。在远程诊断时,数据采集方承担技术责任,专家承担判读结果的决策责任。《管理办法》明确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项目范围,其特征都是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客观性较强,不易受到患者特殊情况干扰,有利于互认机制落地。同时,《管理办法》规定检查检验结果不包括医师出具的诊断结论,有利于厘清双方责任和义务。
数据类型与传输 《管理办法》所称检查检验结果,是指客观检测的原始数据。建立互通共享的数据平台,有利于检查检验结果更好地在医疗机构之间“流转”。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的发展,为数据互通共享提供了平台和管理经验。国家在互联网医院准入审批中也设置了对互联网平台的评估,从信息和数据质量及患者安全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标准和质控措施。这对于跨机构传输检查检验数据提供了技术设施和渠道,为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提供了技术支撑。
数据同质化水平 医疗数据的同质化是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前提。检查检验的数据质量,主要决定于检测设备和技师技术规范程度。从以往远程医疗的实践来看,设备的性能受品牌和型号影响,医师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客观评估;技师经过短期培训,也可以使其检查检验操作趋于同质化。
因此,可以通过医联体、区域协同项目、机构协议等形式,对各医疗机构检查检验技术水平和数据质量进行预评估,将有利于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的落地。在数据分享环节的质控和监管也是必要的。在这方面,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多中心分布式记账存证体系,将会在检查检验结果数据的授权、使用、防伪、防篡改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引导公众理性看待
要特别注意的是,舆论应积极引导大众理性看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开展必要的宣教以规避可能出现的新型纠纷。
虽然患者的检查报告单上加印了“HR”互认标识,但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检查检验结果原始数据的获得情况、前次检查的质量情况(设备型号、技师水平等)、患者提供数据的可信度等,都是医师决定是否采纳检查检验结果数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例如,一个急重症患者3天前的CT未必反映当下的病情,4小时前的血气检验结果也未必反映当下的血清电解质平衡情况。患者用自己手机提供的图片是否符合诊断图像的质量标准,病历是否存在被篡改情况,也是医师在采信检查检验结果之前所要考虑的。
因此,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需要互联网信息技术提供支撑,需要进一步通过“互联网﹢医疗”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能力,最终提高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可信度。
(作者为国家卫生健康委远程医疗管理与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
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