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一带一路战略下医疗联盟信息一体化构建【CHIMA 2018 案例分享】
新疆喀什是一带一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 是“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是连接我国与亚欧各国贸易通道的结合点,其战略地位无可替代。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成立于1934年,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甲医院。针对喀什地区县级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率50%左右,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率15%—20%的现状,我院紧紧围绕基层骨干人才培养、县乡医院能力提升,落实贯彻国务院“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和探索更加适合少边穷地区公立医院改革的最佳方式,用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医疗联盟信息一体化惠民体系,持续做好医疗惠民工作,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看好病”等突出难题,积极推进健康中国战略。
十项具体举措:
1、为县级医院培养院长,我院抽调了10名正高职称副院长、科主任派任县医院院长、副院长,在医院管理、学科建设、科研合作、人才培养、信息资源共享、新技术引进等为县医院做了大量的工作。
2、以人民健康为根本,基层医学人才培养为基础,培养县级医院学科带头人,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帮扶县医院临床科室,帮扶打造地区级重点专科、县级优势学科、院级特色专科。
3、培养县乡级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远程教学平台定期开展临床和护理两个专业的培训班,着力培养当地骨干人才,帮助县乡医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地区医疗卫生事业进步。
4、帮基层,强自身,惠民生,由我院科主任担任县级医院名誉主任,推动三甲医院优势资源下沉。
5、向下带动了三个县级医院加入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骨科手术机器人在边远地区的示范应用”科研项目中,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该科研项目与解放军总院、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实现多台机器人手术、手术示教与远程手术指导。我院建有国家A级标准机房,能够承载南疆区域医疗数据中心的重任。
6、历经十余年积极构建地县乡三级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推动和探索更加适合少边穷地区公立医院改革最佳方式,努力解决群众 “看病难” “看病远““看好病”等突出难题。 地县乡三级远程医疗会诊平台与疆内、疆外30余家上级医院开展了1.7万多例远程会诊,与县乡医院完成1.5万余例远程会诊。
7、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我院制订了《以糖尿病、高血压为试点推进双向转诊工作的实施方案》,与喀什地区各县级医院签订协议,明确转诊程序,截止目前我院下转病人1096人次。
8、1992年喀什地区依托我院成立了喀什地区急救中心(“120”),现已发展成为集“120”指挥、院前急救、院内抢救、重症监护于一体的地区综合性急救中心。多年来完成喀什地区多起重大突发医疗紧急事件救援救治,如:重大交通事故,地震应急救治,泥石流救治,应急综合实力强、实战经验丰富是我院急救中心的特色,我院在应急急救方面的突出表现,获得了各级党政领导和医疗同行的认可和赞扬,被原国家卫计委授予“全国卫生应急先进集体”称号。
9、以我院为核心构建区域医学诊断中心影像云共享平台。以“医联联盟”促“命运共同体”的创新模式带动整合型医疗,形成地区、县、乡镇医疗资源共享的分工协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分级诊疗落地。让喀什地区的老百姓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重症不出地区。
10、 赴巴基斯坦执行援外医疗任务,积极践行“健康外交”战略。 2017年11月底,受国家卫生健康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委派,我院首次派遣专家赴巴基斯坦执行援外任务,这是积极践行大国责任,服务国家“健康外交”战略的有力举措,新疆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对我院政治担当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充分信任和肯定。
实施效果
1、我院构建地县乡三级远程服务平台经验极具“普惠性”,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卫计委及内地省市兄弟医院的高度认可和肯定,邹小广院长多次被邀请在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180年院庆等国内外多个大型会上作主持及交流发言。
2、 2017年8月18日下午,由人民日报社、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农工党中央指导,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和人民网共同主办“会战2020•人民健康公益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在人民日报社人民网1号演播厅举行。我院“远程医疗惠民服务体系建设及应用”和“同心全科医生特岗人才计划”等15个健康扶贫案例在活动中进行重点展示,并入选“人民健康公益平台扶贫案例库”。
“十三五”发展规划
在国家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大战略下, 喀什的战略定位被确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结合点、增长极和区域中心。 2018年起,我院依托新院区建设,在国家支持下,利用5年时间建设成为南疆地区医疗中心及辐射中亚、南亚的区域性国际医疗中心。
1、国际应急医疗救援中心,地县乡医疗机构三级联动,指挥到现场,急救到现场,可接受国家级应急医院等远程指挥救援。2018年至2020年,打造并实现辐射中亚、南亚的国际应急医疗救援中心(陆空立体化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急救楼及国际救援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0㎡,有医疗急救直升飞机一架及停机坪,按照国家应急医疗队配置各类紧急救援车辆等。
2、建设南疆远程医学诊断中心影像云信息平台,以喀地一院为区域医联体中心,影像诊断互认,精准诊断。采取分级诊疗模式,乡级医院交由县级医院出具诊断报告,县级医院疑难诊断交由三甲医院出具诊断报告,三甲医院负责组织培训及疑难诊断病例远程讨论,方便患者就医,降低转诊率。
3、建成地县乡三医联动三级区域健康管理大数据中心,建立全民体检数据仓库,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健康大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技术,精准做健康指导、宣教及健康预测分析。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设智慧医疗联盟信息一体化惠民体系,持续做好医疗惠民工作,让南疆各族群众得到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惠民红利,帮助更多的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积极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公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提供可靠的卫生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