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区县试点电子病历互联互通 鼓励医生在社区开私人诊所
发布时间:2015-04-17
在西城的医院看过病,到海淀就医时,医生一下子就能调出患者以前所有的就诊记录和检查结果。从4月8日举行的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上获悉,2015年本市将在30家以上医院和8个区县试点电子病历的互联互通。为了让市民在社区就医更方便,本市还将鼓励有条件的医生在社区卫生机构开展多地点执业,在社区开办私人诊所。
热点一:
康复期患者能去哪儿?
三级医院必须建康复科
心脑血管疾病的增多、康复机构的缺乏,使得很多老年人康复护理病床一床难求。为此,市卫生计生委要求本市三级综合医院必须建立康复医学科。支持部分公立医疗机构转型,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康复护理医疗机构。加强健康服务业,开展特许经营试点工作,制定以特许经营方式开展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
此外,根据京津冀卫生协同发展规划,谋划在天津、河北共建一批高水平的护理医院和康复医院,为北京老龄人群提供康复护理服务。
在康复人才的培养方面,建立康复治疗师培养考核机制,实施专业技术人才转岗培训。有很多老年人对居家康复护理有需求,本市2015年将研究护士向社会提供护理服务的工作模式,开展社区居家康复。
热点二:
大医院看病难能缓解吗?
基层转诊病人必须满足
要解决大医院看病难,功夫主要下在基层社区——社区能看好常见病慢性病,相当一部分患者自然就不去大医院了。因此,市卫生计生委2015年将采取一些新办法推进层级就诊,让居民更信任社区医院。
首先,引导医联体核心医院与下一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签订集体多点执业协议,让更多的专家到基层提供医疗服务。核心医院对下级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转诊需求必须满足,并为此建立考核机制。同时,预约挂号逐步向预约转诊倾斜。
扩大新农合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制试点,研究除复诊、急诊等特殊情况外,参合患者未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自行到上一级医疗机构就医的,不予报销医药费用的政策。将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不低于1200元/人/年。
此外,鼓励有条件的医生在社区卫生机构开展多地点执业,在社区开办私人诊所。并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药品少,有些药买不到,一直是一些慢病患者隔长不短就得往大医院跑的主要原因。市卫生计生委表示,年内将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供给改革试点,支持由第三方利用电子商务手段满足社区居民的药品供应需求。这一设想究竟如何操作,相关部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热点三:
看病还需往城里扎吗?
五环内不再建综合医院
目前,优质医疗资源在城区过度集中的问题依然存在,22家市属医院18家都在市区,占比八成多。以东城区为例,现在全市千人口平均床位数为4.13张,东城区达到12张,是全市的3倍。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导致区域医疗服务水平的差距,也带来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并发症”。
2015年,本市将调整卫生资源布局,明确提出五环内不再批准建立综合性医疗机构,同时基本建成郊区县10个区域医疗中心,加强北京城市副中心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2015年,天坛医院的主体施工将基本完成,同时本市还将推进朝阳医院常营院区、安贞医院东坝院区、中医医院垡头院区、疾控中心、卫生职业学院搬迁等项目。
热点四:
网络怎样改变就医?
完成电子病历共享平台
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表示,2015年本市将完成全市电子病历共享平台和部分区县级平台建设,初步实现30家以上医院和8个区县的互联互通,实现患者就诊的化验、影像、诊断等信息共享,为实现首都健康云奠定基础。
此外,继续实施居民健康卡发放,实现就诊卡整合,方便持卡患者就医结算。
同时,实现本市户籍夫妇第一孩生育网上登记制。这意味着市民办生育服务证可以不再跑腿,在网上完成信息登记后,经过一定时间审核,通过之后即可发放生育服务证。
北京目前对于生育并非“审批制”,而是在备案登记后,为市民发放生育服务证。网上审核通过之后,市民如何领取生育服务证,卫生计生部门计划推出两种形式,一是市民自行网上打印,相当于获得一个生育服务证的电子号码;或是在审核通过后,通知本人前往领取该证。和其他省市相比,北京的生育服务证在落户时要用,因此具体选择何种形式,还需要和公安部门进一步沟通。
热点一:
康复期患者能去哪儿?
三级医院必须建康复科
心脑血管疾病的增多、康复机构的缺乏,使得很多老年人康复护理病床一床难求。为此,市卫生计生委要求本市三级综合医院必须建立康复医学科。支持部分公立医疗机构转型,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类康复护理医疗机构。加强健康服务业,开展特许经营试点工作,制定以特许经营方式开展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
此外,根据京津冀卫生协同发展规划,谋划在天津、河北共建一批高水平的护理医院和康复医院,为北京老龄人群提供康复护理服务。
在康复人才的培养方面,建立康复治疗师培养考核机制,实施专业技术人才转岗培训。有很多老年人对居家康复护理有需求,本市2015年将研究护士向社会提供护理服务的工作模式,开展社区居家康复。
热点二:
大医院看病难能缓解吗?
基层转诊病人必须满足
要解决大医院看病难,功夫主要下在基层社区——社区能看好常见病慢性病,相当一部分患者自然就不去大医院了。因此,市卫生计生委2015年将采取一些新办法推进层级就诊,让居民更信任社区医院。
首先,引导医联体核心医院与下一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签订集体多点执业协议,让更多的专家到基层提供医疗服务。核心医院对下级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转诊需求必须满足,并为此建立考核机制。同时,预约挂号逐步向预约转诊倾斜。
扩大新农合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制试点,研究除复诊、急诊等特殊情况外,参合患者未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自行到上一级医疗机构就医的,不予报销医药费用的政策。将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不低于1200元/人/年。
此外,鼓励有条件的医生在社区卫生机构开展多地点执业,在社区开办私人诊所。并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药品少,有些药买不到,一直是一些慢病患者隔长不短就得往大医院跑的主要原因。市卫生计生委表示,年内将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供给改革试点,支持由第三方利用电子商务手段满足社区居民的药品供应需求。这一设想究竟如何操作,相关部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热点三:
看病还需往城里扎吗?
五环内不再建综合医院
目前,优质医疗资源在城区过度集中的问题依然存在,22家市属医院18家都在市区,占比八成多。以东城区为例,现在全市千人口平均床位数为4.13张,东城区达到12张,是全市的3倍。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导致区域医疗服务水平的差距,也带来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并发症”。
2015年,本市将调整卫生资源布局,明确提出五环内不再批准建立综合性医疗机构,同时基本建成郊区县10个区域医疗中心,加强北京城市副中心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2015年,天坛医院的主体施工将基本完成,同时本市还将推进朝阳医院常营院区、安贞医院东坝院区、中医医院垡头院区、疾控中心、卫生职业学院搬迁等项目。
热点四:
网络怎样改变就医?
完成电子病历共享平台
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表示,2015年本市将完成全市电子病历共享平台和部分区县级平台建设,初步实现30家以上医院和8个区县的互联互通,实现患者就诊的化验、影像、诊断等信息共享,为实现首都健康云奠定基础。
此外,继续实施居民健康卡发放,实现就诊卡整合,方便持卡患者就医结算。
同时,实现本市户籍夫妇第一孩生育网上登记制。这意味着市民办生育服务证可以不再跑腿,在网上完成信息登记后,经过一定时间审核,通过之后即可发放生育服务证。
北京目前对于生育并非“审批制”,而是在备案登记后,为市民发放生育服务证。网上审核通过之后,市民如何领取生育服务证,卫生计生部门计划推出两种形式,一是市民自行网上打印,相当于获得一个生育服务证的电子号码;或是在审核通过后,通知本人前往领取该证。和其他省市相比,北京的生育服务证在落户时要用,因此具体选择何种形式,还需要和公安部门进一步沟通。
上一篇: 复旦将建“未来梦想医科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