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天津:完成社区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 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与二、三级医院信息互通

发布时间:2014-12-03
浏览次数:
  主播:从今年初开始,卫生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完成社区卫生信息化管理平台。目前,这个平台已经在基层医疗机构与二、三级医院的信息互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患者的就医提供了便利。请听记者张清淼的报道:
  (录音)他有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还有我们这儿所有的住院和近期门诊的健康记录......
  在河西区下瓦房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机房里,工作人员李根正在给记者介绍社区管理平台系统。记者看到,当鼠标随机点到一个患者的名字时,他近期在哪家医院就过诊、住过院,开过什么药,以及医嘱都清晰地显示出台。李根告诉记者,有了这个平台,社区医生和二三级医院的医生就可以真正做到互联互通了。
  (录音)一个是给我们大夫的诊疗一个参考,再有一个就是让我们社区的大夫学习一下三级医院的大夫对于这种病症的治疗。
  河西区下瓦房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曹曼丽说,目前,医院的社区管理服务平台自今年1月建立完成并运行后,一年来,这个平台基层和二、三级医院的信息互通起到了积极作用。
  (录音)我们目前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已经跟横向区里的,纵向跟市里的二、三级(医院)软件平台都接通了。信息化建设尤其对我们一级医院的大夫诊疗过程当中确实是提示,而且很快就能了解到病人的情况。还有一个对老百姓医疗费用现在目前都反映比较高。通过这个信息平台,我们一看这个患者近期检查的情况,暂时可以不做,减轻老百姓的一个负担。
  对于老百姓来说,信息平台的建立,也使他们的就医过程更加便利。患者张秀芝说:
  (录音)我在这都有一个健康档案,到这来一看,从电脑一调查来就知道我有高血压,而且就连吃什么药都有记载,而且对病情来说都有一个记载。毕竟我们记得不是说特别清楚,所以我觉得这个确实方便老百姓。
  社区卫生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全面推广全市统一的社区卫生综合管理的信息系统。他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通过整合全市的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基本药物、疾控等信息,形成一个覆盖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互联互通的机制。市卫生局社区卫生处处长窦双祥说,目前本市社区卫生信息化管理平台已搭建完成。通过这个系统,患者可通过社区医院转诊,免去挤大医院的麻烦:
  (录音)这次信息化把社区医生和大医院的预约挂号同时进行。也就是说我们当有患者、居民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时候,可能病情要到上级医院,比如二级医院或者三级(医院),那么,我们社区医生在诊桌上,通过电脑,把要去哪个医院预约诊疗的情况先给预约好。
  窦双祥表示,管理平台成熟后,卫生部门还将考虑加大它的功能:
  (录音)下一步采取叫远程会诊,结合信息化的不断升级,我们还会产生一个视频。比如家庭责任医生对于病人的入户检查,治疗用药情况采取医生和病人之间的胡同交流。同时远程会诊我们也力争在基层医疗机构和三级医疗机构建立一种关系,目前就是基层医疗机构和三级之间在技术上互相支持,使基层老百姓就医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