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智慧医疗发展推介会精彩纷呈

发布时间:2014-05-12
浏览次数:

  4月,春暖花开的时节,十朝古都南京张开双臂,热情拥抱国内外IT行业、医疗卫生信息界专家。作为2014年南京科技创业创新与重大项目洽谈会的重点项目,南京智慧医疗发展推介会精彩纷呈,让近300名与会人员感知到智慧医疗的美好前景。南京市政府副市长胡万进在大会上致辞,欢迎国际国内各大精英企业积极参与到南京智慧医疗建设发展、人才培养、技术应用、运营管理与健康服务中,并对南京市智慧医疗前景充满信心。
  南京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智慧医疗建设近几年取得了阶段性成绩,智慧医疗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卫生专网已覆盖了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使用市民卡医疗功能的医疗卫生机构有173家,340多万张市民卡在联网的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医院信息系统不断完善,基层医疗综合信息系统已基本覆盖全市,儿童计划免疫、卫生应急指挥决策、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信息系统全面应用,22家医院共投入使用自助医疗服务终端460多台,实现了自助发卡、自助挂号、自助缴费、自助打印检验检查报告、预约挂号等,市民看病更加方便、快捷、安全。14家医院医检结果共享,超过500万份医检结果可方便市民查询。12320卫生热线话务量、服务总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通过12320电话、南京卫生12320网向市民提供健康咨询查询、健康自我管理、各种途径预约挂号、专家热线咨询等多项服务,仅预约挂号服务人次就超过了130万,并覆盖了电话、网站、医院、银行、手机、电视、微信等所有预约途径。同时,南京市还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卫生信息化科技项目,出版了《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专业书,印发了一批专业技术规范,获得了多项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证书。近期,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将推出微信预约挂号与健康服务、全市预约号源池共享、医疗专用账户统一支付等,老百姓看病将更加方便、快捷、安全。
  此次活动邀请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作《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专题报告,从宏观的层面解读了国家卫生信息化规划和工作重点。他充分肯定江苏省、南京市近年来在卫生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希望江苏作为全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第一梯队,继续全面推进市、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加快居民健康卡建设进度并深化行业应用。
  南京市拥有丰富的医疗卫生优质资源,在推介会上重点推介了妇幼健康综合服务平台运营、区域心电监护平台、“12320健康云”服务运营及医院信息化建设部分项目,向众多医疗卫生信息化企业伸出合作之手,希望通过投资合资、综合服务合作、相关项目商业化运作、向各类人群提供医疗保健延伸服务等方式,让更多智慧医疗相关项目落户,打造独具南京特色的智慧医疗“名医堂”,让市民享受更多便捷个性的信息化医疗服务。
  推介会上,IBM、微软、思科、EMC、TPP(英国)、联想、方正国际、东软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12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研究、探讨南京卫生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沟通无限、商机无限,众多IT企业高管与南京卫生信息界同仁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纷纷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推介会,能进一步加强与南京医疗卫生行业和各IT企业在医疗卫生信息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南京的“智慧医疗”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中国南京创洽会期间,南京都市圈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卫生局的领导、信息专家专题开会,共商良机、共谋发展,就加强城市间智慧医疗建设与合作、推动区域内医疗协同服务进行了广泛交流。由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东南大学、江苏捷士达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发的南京市自助智能医疗服务系统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专家的高度评价,目前已在省内外多个城市同步应用,未来将有力地推动各城市间医疗信息的共享交互。
  南京是中国软件名城,今年正积极创建国家健康名城。“智慧医疗”建设任重道远、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希望南京卫生系统和IT企业能携手奋进,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加快推进市级平台、市级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居民健康卡等建设,努力将南京打造成卫生信息化建设与“智慧医疗”建设名城,为南京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共同的“健康梦”再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