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开办居民健康卡
12月30日,大连市居民健康卡正式启动。本市居民可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大连市中心医院的自助发卡机上,凭借二代身份证就可以免费办理居民健康卡,手持居民健康卡,患者不仅在以上三所医院节省就诊时间,提高就诊效率,还可以实现携带个人电子健康档案跨省市、跨医院就医。
记者从市卫生部门获悉,居民健康卡是国家卫生计生委推出的国家统一标准的健康卡,是国家实现卫生信息化的全国战略。该卡作为居民健康档案的载体,集银行卡、医院就诊卡于一体,是一张“全功能型”健康卡。
该卡是全国医疗机构通用、个人健康档案共享的医院诊疗卡,具有“自动更新、维护个人就医诊疗信息、个人健康档案”的功能。医生接诊患者时,通过读取居民健康卡,瞬间调阅患者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信息,快速准确掌握既往病情和诊疗信息,有效减少问诊时间。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持卡通过自助终端实现“快速自助挂号、预约挂号、缴费、自助查询个人医疗费用、医保结算、自助打印检验报告单、查询历史健康信息”等,大大缩短患者就诊等待时间。
同时,该卡具备银行储蓄卡的一切功能,并享受特殊的用卡优惠政策。特别是其内置国际最先进的金融IC芯片,卡片安全、防伪性能更高。使用这张具有银行卡功能的“居民健康卡”,患者不用再到挂号收费窗口排队挂号、缴费,在医院大厅自助终端就可通过刷卡完成。
据介绍,推行“居民健康卡”,是国家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据国家建设规划,至“十二五”末,我国将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卫生计生机构的信息网络安全互联;继而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基本覆盖全国人口并整合共享,在全国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
解读居民健康卡相关知识
1
什么是居民健康卡?
居民健康卡是卫生部信息化“3521工程”(即建设国家、省和地市(区域)3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5项业务应用,建设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框架提出的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医疗机构电子病历和三级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服务跨系统、跨机构、跨地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所必须依赖的个人信息基础载体,是计算机可识别的CPU卡。
2
为什么发放居民健康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并明确将卫生信息化作为深化医改的八大支撑之一。卫生信息化是推动医改任务落实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整合卫生资源,规范服务与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与监管能力,逐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居民健康卡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卫生信息化整体框架中连接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国家、省、地市三级信息平台,实现跨业务系统、跨机构、跨地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以及开展协同服务,推动卫生信息化建设直接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居民健康卡从功能上将逐步统一现有的新农合一卡通和医疗机构就诊卡、免疫预防接种证,方便居民预约挂号,方便查询疫苗接种记录、既往就诊记录、检查检验结果以及开具处方、治疗工作,进行费用结算。同时,有利于转变原有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减少重复检查,减少患者就医排队次数,缩短候诊时间,改善就医感受,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和改善医患关系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居民健康卡中都有哪些金融功能应用?
主要有三方面应用。一是就医结算支付——患者在医院持居民健康卡通过柜台或自助设备挂号、缴费时,通过医疗机构连接中国银行业务系统,直接从居民健康卡金融账户扣除就诊费用。二是银行预约挂号——持居民健康卡未来可通过中行网银、手机银行、自助终端等渠道实现合作医院预约挂号。三是全面金融服务——居民健康卡具备存款、理财、贷款、消费等,实现全部金融功能。
4
居民健康卡有什么功能?
(一)是身份识别。(二)是跨机构就医一卡通。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各类业务应用数据库进行交互处理,实现跨地区和跨机构就医,逐步实现全国就医一卡通。(三)是存储基础健康与主要诊疗信息,实现居民健康管理。居民健康卡作为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连接载体,支撑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在各系统间的共享交换。还可以脱机存储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有关信息,满足异地交换共享和社区及居民健康管理的需要。(四)是新农合费用结算与扩展功能。
5
居民健康卡的发放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民均可申领,发行对象为本地常住人口(含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居民健康卡首次制卡经费,卡应用支撑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等费用按照“政府主导,多方筹资”的原则解决。补办居民健康卡的成本经费由居民承担。
上一篇: 石家庄市正式首次发放居民健康卡
下一篇: 大同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