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手术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映”
发布时间:2013-08-01
提到3D,人们的第一印象可能是电影大片。3D电影逼真的画面、触手可及的景物,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然而,当3D技术应用于外科手术时,您能想象是怎样一番景象吗?日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上演了这样一部精彩的3D手术“大片”,医生戴着3D眼镜,为患者精准切除了肺部肿瘤。这台由院长姜杰和他的团队一起完成的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开创了福建省胸腔镜3D技术手术的先河。
肌肉血管仿佛触手可及
7月23日上午,第一医院手术室6号手术间,患者安静地躺在手术床上,医生们则齐刷刷地戴着黑色“墨镜”。一台特殊的肺癌根治手术正在紧张进行中。医生们戴的不是普通墨镜,而是能洞悉患者肺部细微结构的3D眼镜。
手术由第一医院院长、厦门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全国委员姜杰教授主刀。首先,他在患者胸部打了3个直径1厘米至2厘米的小孔,插入3D摄像镜头和手术器械,患者胸腔内的图像立即显示在手术台旁边的屏幕上,通过3D眼镜,极富立体感的画面顿时呈现在眼前。“肌肉、血管、肺组织,都变成立体的,仿佛触手可及,就像是钻进了患者体内,相当震撼!”院长姜杰、胸外科主任于修义和手术团队医生们都满是惊奇。
有人说,腔镜微创手术对医生来说就像是戴着镣铐起舞。因为手术操作空间十分狭小,传统的2D腔镜下医生没法多角度观察,一旦涉及血管缝合等精细操作时,方向、角度往往不易准确把握。“3D技术将患者体内的解剖结构十分立体地呈现出来,这是革命性的突破,一下子将医生带入了自由世界,空间、方向、角度等都能非常准确地判断,医生得以精准地完成各种复杂的手术操作。”于修义说。
外科专家爱不释手
不久前,一位48岁的患者在第一医院做胸部CT检查时发现左肺下叶有个结节。此次借助3D技术,医生们为其切除了病变的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是早期肺癌。如果是传统的2D腔镜手术,切除肺组织时需要打钉,1个钉子就得花费3000元;现在凭借3D技术,切除时不必打钉,通过精细的缝合就能完成。人体的肺脏连接着很多血管,手术中血管的离断、缝合稍有差池,就可能造成大出血。这次手术中,姜杰顺利打开血管外面的鞘膜,实施了精准切除和缝合。而在以往,手术医生根本没法打开血管鞘,只能连同周围的组织一同切除。相比之下,3D手术无疑更加精细、损伤更小,也更加安全。
完成该台手术后,他们还为一位47岁的右肺毛玻璃样病变患者成功实施3D手术。目前两位患者恢复良好。今天,他们还将为一位患者进行3D手术治疗。作为一名驰骋手术台多年的微创外科专家,姜杰也忍不住感叹,3D技术令他爱不释手,有“找到知己”的感觉。
微创技术与世界同步
3D手术和机器人手术是目前微创外科界的两大发展趋势。姜杰认为,3D手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取代现今十分热门的机器人手术。因为机器人的精准,3D技术也能够达到,而且,由于3D手术的主体是医生,一旦手术中出现突发状况,医生能够第一时间及时应对,机器人则缺乏足够的应变能力。
当然,3D手术也并非完美无缺。手术结束后,姜杰就向3D手术设备厂家提出,如果能将现有的0度镜改良为30度镜,则能进一步扩大手术视野、手术空间和手术适应症。他的这一想法和厂家不谋而合。厂家当场表示,30度镜已经研制成功,今年年底有望进入国内市场。
“做腔镜微创手术,一定需要扎实的解剖知识基础和娴熟的开放手术技巧作为基础,二者缺一不可。”身为厦门市胸心外科学会的领头羊,姜杰自豪地表示,近年来,厦门的微创手术技术不断进步,一直与世界同步。他透露,时机成熟时,第一医院将尽快引进30度镜3D设备,除了肺部肿瘤,3D技术还可用于食管肿瘤、纵膈肿瘤等胸腔镜手术,以及普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的腹腔镜手术。届时,厦门的胸心外科诊治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肌肉血管仿佛触手可及
7月23日上午,第一医院手术室6号手术间,患者安静地躺在手术床上,医生们则齐刷刷地戴着黑色“墨镜”。一台特殊的肺癌根治手术正在紧张进行中。医生们戴的不是普通墨镜,而是能洞悉患者肺部细微结构的3D眼镜。
手术由第一医院院长、厦门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全国委员姜杰教授主刀。首先,他在患者胸部打了3个直径1厘米至2厘米的小孔,插入3D摄像镜头和手术器械,患者胸腔内的图像立即显示在手术台旁边的屏幕上,通过3D眼镜,极富立体感的画面顿时呈现在眼前。“肌肉、血管、肺组织,都变成立体的,仿佛触手可及,就像是钻进了患者体内,相当震撼!”院长姜杰、胸外科主任于修义和手术团队医生们都满是惊奇。
有人说,腔镜微创手术对医生来说就像是戴着镣铐起舞。因为手术操作空间十分狭小,传统的2D腔镜下医生没法多角度观察,一旦涉及血管缝合等精细操作时,方向、角度往往不易准确把握。“3D技术将患者体内的解剖结构十分立体地呈现出来,这是革命性的突破,一下子将医生带入了自由世界,空间、方向、角度等都能非常准确地判断,医生得以精准地完成各种复杂的手术操作。”于修义说。
外科专家爱不释手
不久前,一位48岁的患者在第一医院做胸部CT检查时发现左肺下叶有个结节。此次借助3D技术,医生们为其切除了病变的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是早期肺癌。如果是传统的2D腔镜手术,切除肺组织时需要打钉,1个钉子就得花费3000元;现在凭借3D技术,切除时不必打钉,通过精细的缝合就能完成。人体的肺脏连接着很多血管,手术中血管的离断、缝合稍有差池,就可能造成大出血。这次手术中,姜杰顺利打开血管外面的鞘膜,实施了精准切除和缝合。而在以往,手术医生根本没法打开血管鞘,只能连同周围的组织一同切除。相比之下,3D手术无疑更加精细、损伤更小,也更加安全。
完成该台手术后,他们还为一位47岁的右肺毛玻璃样病变患者成功实施3D手术。目前两位患者恢复良好。今天,他们还将为一位患者进行3D手术治疗。作为一名驰骋手术台多年的微创外科专家,姜杰也忍不住感叹,3D技术令他爱不释手,有“找到知己”的感觉。
微创技术与世界同步
3D手术和机器人手术是目前微创外科界的两大发展趋势。姜杰认为,3D手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取代现今十分热门的机器人手术。因为机器人的精准,3D技术也能够达到,而且,由于3D手术的主体是医生,一旦手术中出现突发状况,医生能够第一时间及时应对,机器人则缺乏足够的应变能力。
当然,3D手术也并非完美无缺。手术结束后,姜杰就向3D手术设备厂家提出,如果能将现有的0度镜改良为30度镜,则能进一步扩大手术视野、手术空间和手术适应症。他的这一想法和厂家不谋而合。厂家当场表示,30度镜已经研制成功,今年年底有望进入国内市场。
“做腔镜微创手术,一定需要扎实的解剖知识基础和娴熟的开放手术技巧作为基础,二者缺一不可。”身为厦门市胸心外科学会的领头羊,姜杰自豪地表示,近年来,厦门的微创手术技术不断进步,一直与世界同步。他透露,时机成熟时,第一医院将尽快引进30度镜3D设备,除了肺部肿瘤,3D技术还可用于食管肿瘤、纵膈肿瘤等胸腔镜手术,以及普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的腹腔镜手术。届时,厦门的胸心外科诊治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下一篇: 江苏省中医院3D网络虚拟医院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