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大潮下的智慧医院建设

作者:黄昊 发布时间:2021-04-13
浏览次数:

数字化转型是最近非常火的一个词。


在“十四五规划”的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开篇写道“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十四五规划中这么重要的东西,那就应该去学习一下。




对数字化转型的疑惑



在“十四五”规划里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为代表的Cloud2.0新技术集群的融合发展,推动着技术范式的转变,并与各行各业广泛渗透和融通,成为新工业革命的主要驱动力,这些新技术也是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产业变革升级的强大新动能,技术发展已经如火如荼了呀。


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移动用户占绝大多数,10亿网民构成了全球最大的数字社区。这些从政策和社会现状都助推着数字化转型浪潮的形成。


但是,我在浏览了大量与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文章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所有谈数字化转型的论文及案例报道中,几乎是看不到医疗界的影子。近年来医疗机构也不断的在说转型发展,也行走在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的转型之路上,但是却都没有说到数字化转型,好像这两者并不搭。


既然科技界没有,是不是学术界会有呢?于是,我带着好奇的心态,利用数据万方数据库进行了个查寻,发现近五年发表的1万多篇论文中,也没有一篇谈到医疗机构相关的数字化转型。难道是数字化转型与医疗界绝缘么?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



为了探究这个有趣的现象,首先得了解什么是数字化转型。


关于数字化转型,目前并没有非常权威和明确的定义,主要有如下几类表述。


观点一:数字化转型是“以价值创新为目的,用数字技术驱动业务变革的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基于技术的变革而产生的,通过改变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极大发挥信息对提升经济效率的重要作用,推动企业业务模式的转变和发展。


G20峰会发布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指出, “数字经济”中的“数字 ”根据信息化发展程度的不同,可以为三个阶段:信息数字化、业务数字化、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目前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指数字化不仅能扩展新的经济发展空间,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整个社会转型发展。


观点二:叶丽雅(2013)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指企业应用移动设备、社交网络、数据分析、内置设备来改变他们传统做生意的方式。这包括改变客户参与、改变公司内部运营流程,甚至改变他们的商业模式。


观点三:朱洁(2019)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即数字技术)推动企业的业务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变革、商业模式重构与核心能力提升,进而贯通企业内部全产业链与外部全价值链的数字化,以构建更加开放的数字生态。


图1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




数字化转型的特点



在这些定义中,明确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价值创新”,即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是“数字技术”的发展;明确了转型的对象是“业务”的变化;明确了转型的本质是“变革”;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性质是“企业发展战略”,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短期的信息化项目。


虽然我们医疗信息化不谈数字化转型,但是最近两年提及最多的是智慧医院建设。这个词从提出到目前,其基本框架已经形成,相关标准也已经发布,各级各类医院也都按照标准在进行相关建设。那么我们所说的智慧医院与数字化转型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呢?




智慧医院建设



“智慧医院的范围主要包括面向医务人员的电子病历、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和面向管理者的‘智慧管理’。”


智慧医院的第一个领域是面向医务人员的电子病历。自2010年电子病历分级评价就开始在全国推进,2019年参加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的三级公立医院为1874家,较上年增加110家,参评率达99.36%,达到历史新高(见图2)。全国平均级别首次超过3级,其中78.13%的省份平均级别达到3级及以上,目前获评7级的医院有盛京医院、阜外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一共四家医院。三级公立医院更加重视电子病历建设,为下一阶段提升行业整体信息化水平营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引自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报告),也就是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基本上达到了三级电子病历水平,即基本建立了各个业务系统,但是全院级的数据共享尚未完成。


图2 2017-2019年三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参评率


第二个领域则是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主要指医院,特别是三级医院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候诊提醒、院内导航等服务。目前全国互联网医院已经达到1100多家,利用信息化手段去提升患者服务工作,近年来开展的非常迅速。已经成为了医院服务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提升患者就医便捷性和满意度上发挥出重大作用。


第三个领域是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医院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内部管理,相当于配备了“智慧管家”。例如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可实现药品、试剂、耗材、物品等物流全流程追溯,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由于医院管理涉及面广、内容较多,“智慧管理”的标准仅针对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从智慧管理的功能和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分为0级至5级。


相对于电子病历和智慧服务来说,智慧管理的建设之路还很长,有些工作还是沿用的手工模式,这也是未来几年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热点。(这方面的内容大家有兴趣,可以查看我之前的文章)


目前智慧医院的相关评审标准均已经发布,评审工作也在全国范围和部分省市开展起来。通过对标准的学习和实践,全国各级医院信息化建设均得到了长足发展。


但是从现实看,对医疗数字化转型路径的探讨还需要回到医疗的本质,医疗服务的本质还有很多不确定,无法量化的部分。


不仅是医疗信息化水平还不够高,就是医疗服务本身来说,也有其自身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


医疗服务是以专业技术服务为主、具有高风险性和高知识密集性的系统性综合性的社会服务。它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是具非公共品特性的准公共品;科学性和技术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它显著的系统和时间特性决定了服务提供方式的特点;对它进行质量的测度必须遵循知识类和服务类产品度度原则。


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出发 ,涉及生命的医疗服务还必然包括其他一些相关服务内容 :如住院环境 、饮食 、心理 、生活照顾等.它们均作为必要的辅助服务而归属于其中。有时,这些辅助性服务本身就是治疗活动的一部分。


加之很多疾病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依然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情况。所有这些都使得我们尚处于从数字化向信息化发展的阶段。现在在医疗行业广泛谈论数字化转型为时尚早,个人认为还不具有广泛性,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按照标准和规范,埋头搞好信息化建设工作,为数字化转型做好准备。




数字化转型对医疗信息化的启示



少数信息化建设先进医院,如上海瑞金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北京阜外医院、沈阳盛京医院等数字化建设的标杆医院已经具备了数字化转型的条件,他们也是我们其他医院学习和参考的对象。但是无论是智慧医院建设还是数字化转型都不是短期的项目建设,而是需要医院上下同心协力,制定规划,长期不断的实践和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医院尤其是需要制定出符合实际的信息化与业务融合的实施路径,而不能将信息化简单理解成拿来主义,甚至照搬先进医院的软件系统,妄图短期实现超越,诸多失败案例都证明,这都是不可行的。


从数字化到信息化到数字化转型的道路并不是每家医院都必须反复,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前人之路。提前做好设计。这不仅是对信息人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除了懂信息技术,更需要学习管理知识,学习业务流程,做一个懂业务和管理的信息人;更是对业务管理者提出的要求,管理者也需要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了解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具备数字化思维,要思考如何将信息技术与业务,与管理相互融合,这样才能加速推进智慧医院建设。


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在信息化发展历程中,是三条并行不悖的主线。数字化奠定基础,实现数据资源的获取和积累;网络化构建平台,促进数据资源的流通和汇聚;智能化展现能力,通过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呈现信息应用的类人智能,帮助人类更好地认知复杂事物和解决问题。


后记:

关于这篇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医院的文章,在撰写时借鉴了大量的文献和已经发布的报告及讲座,在此一并谢过。


来源:愚人老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