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科需要更多“雷军”式的工程师
上周,小米召开了2021年春季新品发布会。
这场发布会分为上下半场,横跨两天。期间公布了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新产品、新技术,以及一些重磅战略。
对于媒体和小米粉丝来说,这些新事物新战略,都让人津津乐道,成为发布会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谈资。
我的关注点不太一样,我既不是“米粉”,也早已过了对技术狂热的年龄。我更关注雷军在发布会上的表现。
在这场发布会上,雷军又贡献了很多金句和很好的理念。这些话都非常“有嚼头”,仔细揣摩,很受用。
这篇文章,我就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医院信息科工程师应该向雷军学什么。
敢于“刷机”的职业态度
在发布会后半段,雷军系统地回顾了自己的创业奋斗史。期间,他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迄今为止,我(雷军)的人生经历过很多次重大蜕变。如果用发烧友的话讲,就是给自己刷过几次ROM。
随后,雷军仔细回忆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三次“刷机”,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此处不再赘述。
在我看来,这几次“刷机”,有些是被动的应变,有些是主动的选择,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雷军在某个领域做到让所有人羡慕的成绩和高度后,选择将过去的知识、经验、声望、荣誉统统放下,甚至清零,然后投身于一个新领域,完成了从程序员到管理者,从创业者到投资人,从互联网到硬件,从认知结构到人生阅历的巨大翻新。
正如雷军所言,没有这几次“刷机”,就没有现在的他自己和小米。
毫无疑问,对一名信息科工程师而言,技术是立身之本。
但是,技术门槛在不断降低的同时,也在持续压缩信息科工程师的生存空间;当自己所掌握的纯IT技能与周围工作环境发展变化的关联程度越来越弱时,重复乏味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多。
你有没有意识到,自己也需要一次格式化和刷机,这种刷机,有可能是一次转岗,也有可能是“甲方转乙方”,或者是一次考研。无论去向何方,重要的是放下现在拥有的一切,持续蜕变,持续刷新,才能赢得更有趣的人生。
温馨提示,“职场刷机”是有风险的,刷机前备份是一种美德。你需要备份的内容包括:无畏的勇气、坚定的意志、超强的学习能力和查找Bug时的那股韧性。
乐于“自黑”的娱乐精神
雷军是业界少有的具备娱乐精神的企业家。尤其是创办小米之后,为了拉近小米与用户的距离,雷军一改他武汉大学技术男和金山软件霸道总裁的形象,在网民心目中变得逐渐呆萌有趣起来。
当年小米在印度举行新品发布会,雷军登台亮相,用英语发言,因为发音不标准、语法不准确而频频闹笑话,后来发布会视频被用户剪辑制作后,传的到处都是。但他并没有生气,也没有像某些明星一样,一纸律师函引得恶评如潮,让大家觉得“玩不起”。
再后来,雷军甚至不满足于别人恶搞自己,开始自己主动玩自己,将雷军这个个人IP玩的风生水起,以至于大家都觉得,小米就是雷军,雷军就是小米。
医院信息科是一个典型的技术文化浓重的科室,矜持、内向、放不开,是这种文化常见的关键词。从我的上一篇文章《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信息科》的评论里,我也能感受到个别信息科工程师相对敏感的内心,有人愤愤不平,有人长吁短叹。
我希望大家只是在我的文章里图个一时痛快,或者感慨两句,而不是将这种态度带到工作中去。
信息科是一个保障和辅助为主的科室,高高在上只会让临床科室觉得“端架子”、“玻璃心”;而学会“适度”自黑,不仅能拉近和科室的距离,还能讨巧的自我保护。
善于“团结”的处事风格
雷军深知“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小米这家企业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注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自己所用,很少树敌(个人主观印象,如有不对,请批评指正)。这一切,与雷军向来谦逊低调、温润而雅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以雷军对于“米粉”的重视为例,在此次发布会中,雷军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和篇幅,来描述小米和米粉之间的动人故事,情到深处,台上的他几近哽咽,台下的米粉欢呼雀跃,效果非常棒。
众所周知,小米属于典型的粉丝经济。小米通过开发定制化的MIUI系统起家,然后在论坛里和使用者交流、互动,通过高频良性互动,积累了大量粉丝,有了粉丝基础,小米才开始着手做手机,有了手机之后,小米的粉丝经济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商业价值。
雷军这种相对理性、圆润的工作方式,同样值得信息科同仁学习。医院是一个很复杂的地方,人多腕多,他觉得你是配角,你觉得技术可以“一招鲜吃遍天”,两种观点天然对立。
信息科因为HIS而存在,软件是用户来使用的产品,不是技术员高高在上的炫耀技巧的平台。理顺了这层关系,再借鉴雷军“团结群众”的做法,很多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关系融洽了,工作就很好开展了。
在上一篇文章《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信息科》评论中,也看到一个有趣的评论,体现了很好的团结群众、与人为善的工作态度。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出于对雷军的个人崇拜。换句话说,这个人可能是雷军,也可能是张一鸣、张小龙等等,更有可能是我们身边的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事。
无论他们是谁,从事什么工作,一番研究下来,我发现他们都有一种共同的特质:技术出身,很快就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却没有沾沾自喜,更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及时将过往的功绩清零,带着空杯心态投身于新领域,适应新角色,学习新技能,最终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因此,这篇文章,更多地出于一种分析共性、学习借鉴、提高自身的目的,而不是盲目推崇,不代表作者的个人喜好。如有不到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